魯曉帆
(吉林建筑大學城建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4)
計算機網絡是高校網絡工程專業(yè)開設的核心課程之一,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專業(yè)課程[1],它不僅強調對專業(yè)知識的理論學習,還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實踐應用能力[2].其教學效果對學生的專業(yè)學習至關重要,對學生未來的職業(yè)生涯和自身發(fā)展、成長有著重要意義.而當代大學生更具個性,缺乏合作學習和溝通能力,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容易退縮.目前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仍占主導地位,教師主導課堂[3],學生被動學習,在這樣環(huán)境下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對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顯得尤為重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尤其是在教育領域,網絡技術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支持,同時不僅提供獲得學習資源的途徑,還能為自主學習提供更多的信息[4].學生自主學習獲得更多的學習資源,靈活便利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同時,有助于學習者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和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但自主學習有一定的獨立性,但不等同于獨立學習[5].因此,課堂中引入基于互聯網的自主合作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進行自主學習,充分利用互聯網教學資源和教學理念,使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中轉變角色[6],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教師變成引導者和學生學習的顧問.在計算機網絡課程中采用傳統(tǒng)教學與互聯網教學優(yōu)勢相結合的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主要提出了針對網絡工程類課程構建適合學生的自主學習模式,并在計算機網絡課中進行了教學實踐.
自主學習的理論基礎為建構主義[7],而建構主義的核心就是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學習是與傳統(tǒng)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顧名思義,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地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chuàng)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8].
互聯網環(huán)境下的自主學習是學生將互聯網或者網絡教學資源平臺作為學習的工具,自主地按照教學大綱或者授課計劃要求來確定和選擇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實時交互的方式,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案與學習方法進行學習,這樣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輕松學習教學內容,完成課程學習目標.
隨著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在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形勢下,高校教育必須及時適應互聯網技術帶來的變革[9],多媒體教學手段、網絡學習資源的日益豐富,使得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學習成了一種新的教學方式,線下、線上教學活動并行,讓傳統(tǒng)教育煥發(fā)新活力.構建互聯網環(huán)境下學生自主學習模式,要求學生明確自主學習任務[10],學習內容要更具有針對性,明確知識的重點難點,通過互聯網教學資源自主或者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單元測試,在線交流反思學習[11],通過案例教學達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后對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分析、自主學習總結反饋,進一步明確自主學習任務,完善教學任務及授課計劃等.經過網絡工程專業(yè)課程的教學實踐總結了學生自主學習模式,從而構建了一個如圖1所示的互聯網環(huán)境下學生自主學習模式.
圖1 互聯網下自主學習模式
2.2.1 設計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活動設計過程中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根據課程的教學大綱及授課計劃合理安排教學任務、教學目標,明確知識點分布,問題的設計要符合教學情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問題答案的探知欲望[12].
2.2.2 自主選擇學習目標,突出重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13],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因此知識點重點難點突出,難易層次分明,使學生對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探究欲望,能夠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的動機,學生在學習中不感到困惑和迷茫,從而使教學與學習良性循環(huán).
2.2.3 精選知識點,解決實際問題.在明確知識點分布的基礎上,適當精選具有代表性和操作性強的知識點,在理解的基礎上用實驗輔助教學,真正讓學生參與互動教學,同時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計算機網絡這門課程,理論性、技術性較強,需要用實驗或者實例教學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此來掌握熟悉相關的工作原理及網絡技術.我院教學使用教材為謝希仁編著的《計算機網絡教程》(第4版)[14].本文以4.2.4小節(jié)ARP地址解析協(xié)議為例,根據我院教學大綱及授課計劃教學內容,主要確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習者特征分析、學習方式:
教學內容:了解ARP概念、了解ARP高速緩存表、熟悉ARP工作原理;
教學目標:通過建立小型局域網,使學生對局域網有一個初步認識.通過案例分析,使學生了解ARP工作過程及原理.操作及討論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和動手實踐能力;
學習者特征分析:通過理論、實例分析和實踐操作,循序漸進的方式,使學生對研究ARP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產生濃厚的興趣;
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
首先確定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應用自主學習的模式,明確自主學習任務,互聯網有大量的學習資源,可供學習者參考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自主地選擇自己想做的ARP地址解析協(xié)議實驗,了解ARP工作過程及原理,如圖2所示,使用網絡模擬器PacketTracer工具中“模擬模式”進行仿真實驗,詳細學習ARP地址解析協(xié)議查找目的主機的全過程.對于不理解的問題,教師輔助教學,學生通過自己的鉆研和實驗去分析解決問題,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從而產生探索新知識、新領域的動力[15].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改革教學手段,擴展學生知識視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圖2“模擬模式”下ARP地址解析協(xié)議仿真實驗
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學生自主學習,應該以學生為主,充分發(fā)揮其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通過自主學習模式在計算機網絡課堂中的應用,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通過對學院網絡工程專業(yè)2015級1班的教學實踐,成績與2014級1班相比有較大幅度提升,優(yōu)秀率提高了3個百分點,及格率提高了8個百分點.
同時學生教學反饋非常好,課堂教學生動,教學資源豐富,實驗案例新穎,知識點重點難點突出,聯系實際,學以致用.今后,我們會積極探索,不斷完善學生自主學習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網絡工程專業(yè)同類課程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