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等教育大眾化浪潮在世界各國普遍興起,高等教育規(guī)模不斷擴張,隨之而來的教育質量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是“質量時代”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新挑戰(zhàn),世界各國都把高等教育質量的提高放在重要的位置,并根據(jù)本國國情制定了相應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美國作為教育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之一,其公立大學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形成了內外協(xié)同運作模式,政府和高校通過協(xié)商達成共識,形成了更為完善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威廉瑪麗學院(The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于1693年2月8號由英國國王威廉三世和女王瑪麗二世的特許狀成立。雖然威廉瑪麗學院早已成為美國頂尖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但由于對英國皇家憲章的恪守,仍然保留“學院”的稱號。威廉瑪麗大學以特別注重本科教學著稱,學院認為,優(yōu)秀的教學質量對學生來說,是打開智力和個人可能性的鑰匙。大學專注于這一理念,堅持有限招生,培養(yǎng)高質量的本科生、研究生和職業(yè)教育,為學生步入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其歷史開始,就致力于社區(qū)服務與可持續(xù)發(fā)展領域的人才培養(yǎng),努力建立一個公平與包容的學校。與大多數(shù)綜合大學所不同的是,威廉瑪麗提供的是美國本科自由教育的精髓,無論是本科生、研究生,還是教員,都可以進行自主研究,自由選擇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發(fā)展領域。威廉瑪麗還是最早設立“榮譽行為準則”的大學,榮譽制度是威廉瑪麗學院的最重要的傳統(tǒng)。
高校建設完善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首要條件是樹立先進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以及人才培養(yǎng)定位,確定每個專業(yè)的具體培養(yǎng)目標,明確人才服務面向。威廉瑪麗學院致力于培養(yǎng)具有人文素養(yǎng)和專業(yè)研究能力的綜合素質人才。本科生同樣可以參與學術研究活動,這種包容和自由性的培養(yǎng)理念,使得威廉瑪麗學院學生的綜合素質大大提升。正如威廉瑪麗學院的校訓“傾聽呼嘯的大風”一樣,學院培養(yǎng)的是在不斷的鉆研與創(chuàng)新中勇往直前的精英人士。
監(jiān)事會(BOV)是威廉瑪麗學院的管理機構,弗吉尼亞州州長任命個人服務的任期是大學四年。監(jiān)事會由17個成員國組成,由總統(tǒng)W·泰勒·瑞福雷三世、教務長邁克爾·R·哈黎瑞恩和五個高級管理員直接管理威廉瑪麗學院,其學術和行政活動以及所有部門均直接向監(jiān)事會匯報。監(jiān)事會的成員每年都會多次聚集在威廉斯堡召開研討會,會議主要討論威廉與瑪麗學院的長期計劃和預算,會議對公眾開放,但是沒有公眾發(fā)表意見的機會。監(jiān)事會通過其10個委員會定期參與校園社區(qū)和一些特殊活動。
在威廉瑪麗學院,教務長辦公室負責核心學術管理和規(guī)劃。大學教務長監(jiān)督藝術與科學學院、教育學院、法律學院、梅森商學院和海洋學院等五個學校。教務長和總統(tǒng)密切合作,高級管理層和監(jiān)事會有效地規(guī)劃和管理大學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工作,在21世紀作為一個領先的文科大學,加強威廉瑪麗學院的建設,建立一個新的經(jīng)濟模式。教務長的首要責任是培養(yǎng)世界一流的教師并與他們合作,創(chuàng)造一種氛圍,刺激他們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課堂上關注學生的成績和研究實驗室。教務長辦公室的另一部分由副教務長、院長和高度專業(yè)化的管理員組成,他們具有豐富的知識、經(jīng)驗和偉大的承諾,維護著威廉與瑪麗學院300多年的聲譽。威廉與瑪麗學院的行政業(yè)務管理有五個專業(yè)人員來完成,他們管轄人力資源管理、預算、招生、新生專業(yè)取向等領域,這些人員執(zhí)行學校的工作計劃和培養(yǎng)目標,是學校的執(zhí)行機構。
威廉瑪麗學院的課程設計主要針對精英教育而展開,天才教育中心是威廉瑪麗學院的重點課程開發(fā)中心,該中心專門為高能力的學習者以及他們的老師、父母設計開發(fā)課程。1987年,天才教育中心在威廉瑪麗學院的教育學院成立,從中心剛開始的時候,它的一個主要重點示范課程是綜合課程模型(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Model )(VanTassel‐Baska, 1986, 1995, 2002),一個專為高能力學習者的課程設置而打造的課程發(fā)展框架。為了應對天才學習者早熟的特點、學習的強度和復雜性等特點,構建更高級別的課程開發(fā)、跨學科概念、問題和主題的三維內容。該課程開發(fā)優(yōu)先測試科學、語言藝術、數(shù)學、寫作和教育工作者等研究團隊。綜合課程模型的許多中心材料已經(jīng)得到美國教育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和國家天才兒童協(xié)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ifted Children)的質量認證。美國50個州和28日國際社區(qū)的教師和學生使用天才教育中心的示范課程。這些課程都可以通過天才教育中心下載使用。
在威廉學院的課程單元,具體的學習內容使用具體的教學模式,以此加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技能。每個模型的上下文中使用一個特定的研究單位。每個模型都非常靈活,可以適應許多課程,在不同的課上都可以使用。例如,導航器Navigators是專為教師和學生開發(fā)的學習指南。這里面的指導能夠鼓勵讀者將遇到的問題結構化,從而幫助他們突出書的主題和概念,文學的技巧,將書本與真正的世界連接起來。學生也能夠開發(fā)自己的詞匯和寫作技巧,從而探索和模擬不同作者使用的語言和風格。
威廉瑪麗學院的教師遵循高效的教學質量,專業(yè)的教師把教學工作變成一個協(xié)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他們利用技術、溝通能力、合作和研究,積極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生活。這些教師并不是僅靠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能力,而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收集數(shù)據(jù),從而幫助學生有效率地學習。威廉瑪麗學院的教師認為,學生的進步必須時時刻刻管理和協(xié)調,并且要有關鍵的教學原則。這些原則包括:激活先驗知識、建立聯(lián)系、尊重工作記憶、管理教學水平、建立期望值、提供準確的實踐和發(fā)展中的自主性。
作為一個高效的教師,這七大教學原則融入在他們所說所做的一切當中。首先通過激活先驗知識來上課,當學生表現(xiàn)出缺乏先驗知識時,教師通過填補學生的先驗知識來建立與現(xiàn)有知識和技能的聯(lián)系。一旦激活了學生的先驗知識,這些教育工作者就會針對這一信息研究有關工作記憶的極限。在這一過程中,他們設計教學任務,為學生的學習最大化地平衡和連接已知和未知的信息。教師的管理是一個動態(tài)、流動的過程。這些教師知道,他們必須不斷地檢查以確保與學生的技能相匹配的教學任務。當這種平衡得以實現(xiàn)和維護,教師開始對學生的鞏固學習建立預估期望值和設計任務,投身于準確的實踐中。最終使得學生朝著自主性的學習發(fā)展方向而進行高效的學習。
威廉瑪麗學院的課程評價體系使用藍色/ explorance評價體系,該體系的應用使得學校的所有課程評價體系自動化,并且可以定制每個部門的具體需求和學校課程。該系統(tǒng)支持跨列表課程評價,使得課程評價更加方便,它還可以評價team-taught課程,并且可以匿名評價,學生能夠提供有意義的評論,使得評價結果更公平。該系統(tǒng)具有強大的報表功能,電子郵件和信息都有自動提醒功能。評估的結果被老師用來修改課程的內容和授課方法,同時評估結果也用于幫助人員決策和提供額外的信息認證。
威廉瑪麗學院的認證和評估機構是有效性認證機構辦公室(IAE),該機構負責學校相關的評估和認證工作。主要包括評估研究預算、管理學院戰(zhàn)略規(guī)劃、項目審查和認證等方面。評估報告公開于院長和其他相關辦公室、委員會和教師,評估的結果會向弗吉尼亞南部院校協(xié)會、國務院高等教育和其他外部機構報告。威廉瑪麗學院由南部院校協(xié)會認證委員會大學授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學校中的個人項目則由美國大學商學院大會、美國法學院協(xié)會、全國教師教育鑒定委員會認證。
2013年,威廉瑪麗學院學院批準更改通識教育課程,采用新的大學“科爾”課程。從2015年秋天開始,科爾課程通過定期監(jiān)控每個課程的實施來進行評估??茽栃枨笤u估的目標是:(1)協(xié)助教育政策委員會(EPC)監(jiān)測科爾課程。(2)提供部門、項目和教師的信息,用于改善和提高科爾課程。(3)擬定外部報告要求。威廉瑪麗學院每個學年都會進行一次科爾評估。評估指導委員會使用課程組合評級指導來審查每門課程組合,提交一個報告分發(fā)給教育政策委員會,以及有關部門的項目負責人、文科中心研究員和教師。
評估指導委員會與有效性認證機構辦公室(IAE)緊密合作并指導學院的評估項目,委員會包括教員、任命教職員工和行政聯(lián)絡人三個崗位。評估指導委員會的結構優(yōu)化了評估項目,降低了行政部門和國家的擔憂,學院評估的效率更高了。
1986年,弗吉尼亞州立法機構通過了一項決議,決議要求國家高校建立評估項目來衡量學生的成績。1987年3月,弗吉尼亞國務院高等教育發(fā)布了指導意見。多年以來,評估項目的指導方針變得更加規(guī)范,威廉瑪麗學院通過內部保障集中解決外部要求,由外部審查小組和監(jiān)督評估指導委員會定期評估。目前,學院已通過和制定了一個框架來記錄校園制度有效性的過程,這個框架稱為PIE。PIE為學校評估制度的記錄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框架:學院的有關部門可以清楚地說出自己的目的或任務;教師可以說出對學生學習的期望;學生可以說出與學習有關的活動的期望和計劃;一些以證據(jù)為基礎的決策可以得到充分的依據(jù)。
通過對威廉瑪麗學院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分析,可以得出,提高當前我國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應該從完善教學管理組織系統(tǒng)入手,權衡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制定有自身特色的課程體系,并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評價系統(tǒng),將教學質量評價落到實處。與此同時,調動學校教師的積極性,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能夠自主地高效學習。綜合所有可利用的資源,服務于教學,從而使得教學質量體系更加完善并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樊增廣,史萬兵.制衡與博弈:國際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模式分析[J].外國教育研究,2015(08):118~128.
[2]W&M at a Glance.The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EB/OL].https://www.wm.edu/about/index.php.
[3]W&M at a Giance.The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EB/OL].https://education.wm.edu/centers/cfge/_documents/curriculum.pdf.
[4]馮衛(wèi).美國公立研究型大學內部教育質量保證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6.
[5]江珊.哈佛大學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探析——基于學生評教的視角[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02):86~91.
[6]方鴻琴.我國高校質量保障體系一般模式構建與質量審計[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7]陳文貴.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研究與構建[D].天津:天津大學,2005.
[8]董海燕.我國大學本科教學質量評價指標與保障體系的國際化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