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戴·赫·勞倫斯享有性愛大師之譽,其作品大部分都是以性愛為主題。對勞倫斯而言,一方面,性愛是人類最本質(zhì)的欲望,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及進行生產(chǎn)勞動的原始動力。具體來說,人類作為頭腦高度發(fā)達的生物群體,一旦缺失了性愛,便會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甚至踏入自我毀滅的深淵。這種與生俱來的性愛欲望不會被磨滅或消失。因此,兩性的性愛關(guān)系對人類生存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不可忽視。另一方面,勞倫斯認(rèn)為和諧的性愛不僅是生理上的契合,而且還應(yīng)該是精神上的契合,二者相輔相成。若僅僅存在生理上的性愛關(guān)系,缺失了精神上的共鳴,這樣的性愛是不和諧的,即就是所謂的性愛矛盾。和諧的性愛關(guān)系將會幫助人類獲得財富、幸福,甚至能夠幫助人類獲得重生,避免死亡的厄運。反之,則將適得其反,人類必將遭遇自我毀滅的厄運。男女雙方在性愛中都是主角,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彼此相互信任,相互影響,相互成就。
首先,資本主義社會是故事發(fā)生的大背景。勞倫斯描寫了“機車”、“貨車”、“黑煙”、“礦坑”“煙囪”“卷揚機”等意象,這些意象便是對資本主義工業(yè)文明的真實寫照。此外還有“蘆葦?shù)南駱淙~”、“亂草叢”、“鳥兒慌忙逃竄”“荒涼落寞的田野”等,這些描寫從側(cè)面也反映了工業(yè)文明社會一片黑暗混亂的景象。沃爾特作為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一名普通勞動者,繁重的工作,資本家的殘酷剝削,使他無力面對眼前的重壓,更不愿意與妻子交流溝通,反而疏遠(yuǎn)伊麗莎白,借酒精來麻痹自己從而逃避這一切。然而在酒精中他似乎也未找到重生之路。漸漸地,他內(nèi)心的恐懼以及對資本主義文明的排斥導(dǎo)致了他最后的悲劇。這樣看來,沃爾特的死似乎歸咎于萬惡的資本主義,他是資本主義的受害者。實際上,透過萬惡資本主義這層面紗,可以發(fā)現(xiàn)沃爾特之死的幕后兇手實際上是他與妻子之間的性愛矛盾,即他與伊麗莎白之間沒有建立一種和諧理想的性愛關(guān)系。因為沃爾特在面對生活的重壓時,他并沒有選擇尋求妻子的依靠,反而整日酗酒,借此疏遠(yuǎn)伊麗莎白;反而妻子即使對他的酗酒行為不滿,還是依舊等他回家。由此看來,沃爾特與妻子之間并沒有精神上的契合,思想上出現(xiàn)了分歧。所以,他們之間的性愛是不完整的,彼此的性欲望沒有相互滿足。這種不和諧的性愛使得沃爾特即使選擇酗酒也難以獲得解放,因為只有和諧的性愛才能幫助他實現(xiàn)重生獲得幸福。性愛矛盾越積越深直至最終爆發(fā),即沃爾特的突然死亡。
此外,勞倫斯對沃爾特的居住環(huán)境也進行了適當(dāng)?shù)拿鑼?。一方面,外部環(huán)境,“煤渣路向下走三步,有一所低矮的小屋座落在側(cè)軌的肋形平面邊沿。一棵藤蔓象骨頭似的大葡萄藤牢牢地攀在那屋子上,仿佛要一把扯走那個瓦頂似的。幾株寒冬的報春花生長在磚砌的小院子四周?!?,不難看出,他居住的房子簡陋破舊且環(huán)境臟亂,日子過得并不富裕。另一方面,內(nèi)部環(huán)境,“廚房很小,洋溢著火光”、“廚房后部,樓梯最下幾級伸進里面來的地方,坐著那個男孩兒……”,這也展現(xiàn)了一個狹小擁擠的生活環(huán)境。這兩方面都反映出這個家庭過著貧窮潦倒的生活,烘托出一種不和諧、壓抑的家庭氣氛。而且,小說中還提到妻子伊麗莎白總是在孩子面前直接抱怨丈夫酗酒的惡習(xí),使得孩子們對父親的印象也是糟糕至極,這樣的抱怨實際上也映證了這個家庭的不和諧。在這種環(huán)境下,沃爾特定是過得很壓抑,日積月累,他漸漸身心不堪重負(fù),為最后的悲劇埋下禍根。然而這只是表層現(xiàn)象,這種所謂的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歸根結(jié)底還是在于沃爾特與妻子之間的性愛矛盾。妻子與丈夫沒有通過建立和諧的性愛關(guān)系來創(chuàng)造幸福的生活,反而妻子還在惡化家庭環(huán)境,她的抱怨只會讓孩子排斥厭惡自己的父親。如果妻子能夠與丈夫相互信任,在性愛中相互成就滿足彼此,這些表面看起來不利的環(huán)境狀況也會變得愜意,使他們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因為完美的性愛可以幫助他們獲得財富去改變眼前不利的生活環(huán)境;完美的性愛能夠使他們獲得幸福,生活得愜意舒心,避免最后的悲劇。所以實際上還是沃爾特與妻子之間的這種性愛矛盾導(dǎo)致了他最后的死亡悲劇。
總之,勞倫斯作品中的性愛是永恒的主題,通過分析《菊馨》中沃爾特的死亡之因,不難發(fā)現(xiàn)導(dǎo)致這場悲劇的幕后兇手實際上是沃爾特與妻子伊麗莎白之間的殘缺的性愛關(guān)系,這種性愛矛盾為最后沃爾特的死早早埋下了禍根。所以只有完美的性愛才能使得他們獲得重生,避免死亡的厄運。
:
[1]D.H.勞倫斯.The Novel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2]劉宇晶.談勞倫斯小說中的兩性觀[J].時代文學(xué)(下半月),2014(08):109~110.
[3]劉春紅.勞倫斯小說《菊花的幽香》賞析[J].動畫世界·教育技術(shù)研究,2012(9):260.
[4]陸佳.試論勞倫斯的“兩性和諧”[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xué),2007.
[5]余麗錚.勞倫斯《菊花的幽香》的主題探究[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14(06):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