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麗/青島市城陽區(qū)夏莊街道夏莊小學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毙W階段是閱讀的最黃金時期,這六年,可以說,什么都沒有海量閱讀、大大提高閱讀能力的發(fā)展更為重要。閱讀就是語文學習的“根”。真正的語文教育必須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去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讓學生“愛尚悅讀抒寫成長”!葉圣陶先生也道“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币虼耍挥袕V采百家之長,才能豐富語感,寫作能力也就水到渠成得以顯現(xiàn)。筆者在長期的一線教學中,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有了一些有效的嘗試和看法,與大家共享。
小學語文教材從“著眼于兒童的全面發(fā)展,致力于幫助學生學好語文”的編寫宗旨出發(fā),所選課文的題材和內容。將思想、道德品質教育滲透于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之中是對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挖掘和對現(xiàn)代社會風貌的展示。因此,每篇課文都文質兼美,值得美美地閱讀。
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是學生語文閱讀訓練時關鍵。默讀和朗讀兩者結合,提升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有重要作用。培養(yǎng)良好語感的最佳途徑是朗讀,聽覺和視覺同時刺激著讀者的大腦,把課文內容還原為思想、形象和畫面。朗讀還有利于理解字、詞、句、段在特定語境中的特定含義和作用,有助于學生語言的積累。而默讀要求閱讀速度快,在閱讀過程中對于文章含義和作者感情進行深入思考,能讓學生在默讀中去感受、理解、欣賞、記憶,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各種語言的法則規(guī)律、手法技巧。教學中在不同的情況下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就需要默讀和朗讀兩者相結合。同學們閱讀時要掌握基本閱讀方法,就需要做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圍繞“正確—流利—有感情”這三個目標進行朗讀訓練,圍繞“理解—體會—吸收運用”這三個目標進行默讀訓練。使學生們真正從會閱讀到懂閱讀的轉變,能夠從正確閱讀中終身受益。
小學生有很強的模仿力,總喜歡模仿老師。老師的范讀是提高學生朗讀能力的高效辦法。老師們在語文教學時應多給學生以示范通過范讀,教師怎么使書面的死板文字變得真實呢?那就需要用自己的真實語境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達到共鳴。另外,在朗讀時配上舒緩的音樂讓同學們在一定的氣氛中感受感情的熏陶。不同的課文想要達到良好的效果可以選擇與朗讀基調適合的音樂進行配樂朗讀。各年段都適合配樂朗讀,我們要根據(jù)文章的表達意境選擇與之相符的音樂進行配樂朗讀。
老師們喚醒學生對生活的回憶是能夠有效的達到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在教學中老師們最重要的是讓同學們將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才能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這樣才能以文本為中心的同時又超越文本,透過文字表面,達到對文本的深刻理解,從而形成更多富有個性化色彩的見解與看法。因此,在教學中善用多媒體、圖片等設施再現(xiàn)教學,達到個性化閱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痹陂喿x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在課后練習題中出現(xiàn)了“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等類似的要求。其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摘抄材料的過程中進行積累,而后轉化為自己的素材。隨文仿寫最大的優(yōu)點是不用專門給學生講寫法、講思路,而是讓學生通過模仿實現(xiàn)寫作知識的最直接的遷移,從而有效地降低寫作難度,使學生的寫作水平能在短期內獲得較大的提高。
我經(jīng)常跟孩子們說“要求背誦的課文、段落都不是白背的,它都可以用到你的寫作中去?!崩缭诮虒W《秋天》一文時,三至五小節(jié)是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列舉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寫出了秋天的田野里、小路旁、果園里迷人景色和豐收景象。讓學生體會作者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在學生充分學習朗讀的基礎上,追隨秋風繼續(xù)去尋找秋的足跡。
在學習完《泉城》和《九寨溝》之后,我讓孩子們仿照這兩篇寫景的文章,選一處家鄉(xiāng)的美景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可以用上文中的好詞好句好段。這里需要提醒一下,要讓學生學會仿寫,必須要精讀課文,“細心揣摩透熟”,而這些需要“細心揣摩透熟”的地方,往往就能作為讀寫的結合點,形成寫作契機。
閱讀的意義就在教會學生表達,教學中老師要善于捕捉這些寫作契機,進行舉一反三,串聯(lián)其他文本的閱讀,就能不斷讓思維得以訓練,學生的讀寫能力就會不斷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種類型的仿寫都不是一兩次就能訓練成功的,可以一次訓練一種描寫手法,也可以一次訓練多種描寫手法的綜合運用??傊?,只有多練多寫才能真正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能力。
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情境閱讀才能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稍诎嗬锝D書角擴展到校內開展校園讀書活動,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資源,鼓勵學生閱讀,與學生交流和溝通閱讀心得。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讀書的類型,選擇合適的閱讀圖書,注重閱讀過程中對閱讀作品的理解,如果遇到好的詞句就記錄下來,作為寫作素材進行積累。
每天早上晨讀十五分鐘,一般以古詩詞為主,保證每個學生背過一首詩;我們學校走廊陳列著許多課外書,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圖書,那里還為學生準備了彩色的小凳子,每天中午“師生共讀”。一到時間,大家都坐在教室里,(也可以到走廊里讀)手捧自己心愛的課外書籍,(可以是借閱學校的書,也可以是自己從家?guī)У臅?,也可以是老師推薦書目,或者是同學互相借閱的書。)靜心閱讀。剛開始時我是采取強制手段,每天要檢查人數(shù)、閱讀態(tài)度是否端正??墒遣坏揭粋€月的時間,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這些檢查漸漸的都不需要了,甚至有好多學生紛紛提前來到學校進行課外閱讀,還有的學生一寫完作業(yè)就捧起書來讀,他們說:讀書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知識可以傳授,可以記憶,但對語言和文學作品的深刻感悟與理解還是需要學生自己在實踐中慢慢體會,教師的指導很重要,但只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可以把一些科學的閱讀方法傳授給學生,以利于促進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開展。在推薦閱讀書目的時候,我一般會給孩子們上一堂閱讀導讀課,引起他們閱讀的興趣。本學期就給孩子們推薦了三本書:曹文軒的《草房子》、張吉宙的《青草灣》和E·B·懷特的《夏洛的網(wǎng)》。通過導讀課,孩子們馬上喜歡上了這三本書,并且閱讀興趣高漲。有些孩子每本書都讀了兩三遍。
還可以結合孩子們喜歡的課文進行群文閱讀。例如在講《開天辟地》和《普羅米修斯盜火》這一單元,我就結合孩子們對神話故事的喜愛,上了一節(jié)以《神話》為主題的群文閱讀課,除了書上這兩篇中外神話,我又補充了《女媧造人》《夸父追日》兩篇神話故事。通過閱讀神話故事,讓孩子們了解神話的起源、特點,感受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的豐富多彩,讓學生從中了解中國和希臘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歷史文化的璀璨與美好。課后,很多孩子去圖書室借閱了《中國神話故事》、《古希臘神話故事》等書。
小樹苗需要陽光、空氣等條件才能生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也需要家庭和學校創(chuàng)造合適的條件。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努力營造閱讀條件和氛圍,讓學生的生活學習中充滿書香。先從教室的文化布置上下功夫營造書香氛圍;接著建立了“愛尚悅讀抒寫成長”的微信閱讀群,我利用網(wǎng)上的APP親自錄制朗讀有聲書,發(fā)到微信群里,帶領孩子們朗讀。喜歡的孩子可以和老師一起讀,沒時間閱讀的也可以聽老師的朗讀。并且,孩子們紛紛效仿老師,下載APP錄制自己的有聲書,讀自己喜歡的書發(fā)到群里和大家一起分享。這種方式極大調動了孩子們閱讀的積極性。
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和養(yǎng)成好的讀書習慣。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家庭環(huán)境對他們起著非常關鍵的影響,因此在開展閱讀拓展的教學中,我經(jīng)常與學生家長交流溝通,并幫助家長引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他們了解到閱讀的益處,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同時制訂相關的閱讀計劃,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進而促進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這個寒假,我就舉行了“親子閱讀打卡”讀書活動,要求家長和孩子每天堅持閱讀打卡,把和孩子一起讀書的照片發(fā)到朋友圈,讓父母投入時間陪孩子一起看書,讓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在“悅讀”中度過美好時光。有些家長特意領著孩子到書城、書店等閱讀氛圍濃郁的場所選書、讀書。培養(yǎng)孩子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
只要開始讀下去,就會發(fā)現(xiàn)不同的風景,找到不同的自己。學生知識面要想得到拓展,閱讀與寫作等語言能力要想得到提升,就需要教師引領學生由課內閱讀走向課外閱讀,擴大閱讀量。通過對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選擇合適的時間、適合的讀物,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配合,調動學生閱讀興趣,使閱讀教學得以有效實施,發(fā)揮出其應有作用。
參考文獻:
[1]管建剛.管建剛和他的閱讀教學革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2]趙婷婷.仿寫——搭起閱讀和寫作之間的橋[J].課外語文,2015(10).
[3]王飛艷.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訓練探討[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6):257.
[4]陳瑾瑜.探尋“讀”“寫”之道[J].知音勵志,2016(19).
[5]施春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