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李根厚
媒體采訪我時,幾乎必問我這個問題:“你的座右銘是什么?”我認為吃飯、做事、學(xué)習(xí)的常識才是人生哲學(xué),從這個意義上講,我沒有什么特別的人生哲學(xué)。
但是聽的人不甚滿意,還會追問,這時我的回答始終只有一個:“求其次,不要做最好?!甭牭娜孙@然感到意外。這個世界都在強調(diào)“要做就做到最好”,我為什么“求其次”呢?
應(yīng)該說,我很不喜歡“最好”二字。我所謂的“求其次”不是求“差不多”,是要做到自己滿意的程度,但不是患上完美強迫癥。
上大學(xué)后,我開始登山。登山的人總喜歡把征服山峰作為目標,但我不是如此,因為登山本身足夠讓我喜悅。每次登山,我都欣然投入山的懷抱,我不為登峰失敗感到可惜,反而覺得可以欣賞山上的雪景是最好的享受。
后來我做了醫(yī)生,但我喜歡的繪畫、詩歌和登山依然伴著我,并且我還把繪畫和詩歌應(yīng)用到治療上?,F(xiàn)在回想起來,在基本的醫(yī)學(xué)診療上營造藝術(shù)環(huán)境,確實使得治療效果更加好。
我之所以能做如此多的事情,是因為我做每件事的時候都保留了30%的余力。如果想把事情做到完美,必須投入所有的時間和精力。為了爭第一而榨干自己,就沒有余暇和余力可以旁顧。
我現(xiàn)在因為健康問題已經(jīng)無法登山了。即使去尼泊爾,我也只能做簡單的徒步旅行??粗|手可及的山峰,腦海里回放當年登峰的情景,這就足夠讓我喜悅了。我現(xiàn)在是靠眼睛登山,而不是靠雙腿登山,這也是“求其次”才得來的喜悅。
哪怕我終于不敵歲月,臥床不起了,也有許許多多的喜悅在等著我——臥床看著喜馬拉雅山的影像,用頭腦來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