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澤
一到假期,通過方便快捷的在線短租平臺訂房已成為不少游客的選擇。有的短租房實際情況與平臺上發(fā)布的位置、房間條件等信息嚴重不符,甚至有的設施陳舊、無證經營,存在多種安全隱患。一些在線短租平臺對房源發(fā)布把關不嚴。
研究機構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在線短租市場交易額預計將達到169.6億元。與此同時,與短租房相關的消費投訴也日益增多。據(jù)江蘇省消費者協(xié)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針對在線短租房的投訴明顯增多,已占住宿類問題投訴的60%以上。
不少游客反映,打開在線短租平臺,特色房源圖片精美、位置絕佳,不少短租房在預訂時都“看起來很美”,實際現(xiàn)實中卻大打折扣。不久前,河南濮陽的小張剛大學畢業(yè),到上海參加工作面試。他在短租平臺上訂了一間房,照片里看著干凈整潔,實際卻完全相反?!暗匕遄兂闪怂嗟兀教幎际?,小小一間房擠了8個人?!毙堈f。
實際位置與網上描述的嚴重偏離,是租客投訴的另一大熱點。來自安徽的李女士向筆者訴說了她的遭遇:“我去年到南京參加公務員考試,在短租平臺上訂了一間離考點很近的房子,可是按照平臺上的地址卻怎么也找不到。后來打電話給老板,結果平臺上顯示距離考點只有十幾米的房子,我按老板指引的路東繞西繞,拖著行李走了半個多小時才到?!?/p>
業(yè)內人士介紹,一些在線短租平臺的準入門檻低,管理松散,申請成為商家只需要提供身份信息即可,對房源信息的發(fā)布把關不嚴。甚至用在網上挑的幾張照片,在一家短租平臺上填寫了地址等信息,進行了幾步簡單操作后,就顯示房源發(fā)布成功,10分鐘之后就有人聯(lián)系看房。而在發(fā)布房源的過程中,平臺只要求驗證個人身份信息,對發(fā)布消息內容的真假并沒有進行任何核實和確認。
根據(jù)多家在線平臺提供的信息,通過實地走訪發(fā)現(xiàn),很多在訂房App上打著“青年旅館”“民宿”等旗號的短租房,存在各類問題。
網上大肆宣傳,實則無照經營。筆者通過走訪南京、上海、合肥等地20多家在線短租房,發(fā)現(xiàn)這些短租房普遍打著“青旅”“民宿”的旗號,由民房私自改造而成,沒有牌匾和標識,均屬無照經營。一家短租房的負責人稱:“像我們這種房屋,如果按照旅館業(yè)標準管理,根本申請不下來營業(yè)執(zhí)照,只能通過在線短租房平臺發(fā)布房源信息。”
房屋內設施老舊,存在各種隱患。筆者在南京新街口的一家短租房采訪時,因乘坐的電梯出了故障,被困在電梯里近20分鐘。在珠江路附近的短租房采訪時發(fā)現(xiàn),3部電梯壞了2部,消防通道也堆放著各種各樣的雜物。
南京長樂街上一家由一間平房改造而成的短租房,進門通道棚頂漏雨,纏著膠帶的電線離床不足半米。而南京夫子廟附近的一家短租房為了提高房屋的利用率,在室內臥室和衛(wèi)生間都增加了隔板,被隔斷的走廊一次僅容一人通過。
交錢即住,很少登記核實身份信息。根據(jù)《旅館業(yè)治安管理條例》規(guī)定,住宿登記時,應當查驗住宿人員身份證件,逐人如實登記住宿人員的姓名、性別、民族、住址、有效身份證件種類和號碼以及入住、退房房號及時間等信息。筆者在20多家在線短租平臺訂房發(fā)現(xiàn),普遍交錢即住,僅有一家要求進行身份證件登記。
一位在線短租從業(yè)人員表示,這種短租房最大的特點就是利潤高、成本低。“一般來說,這類房子大部分是短租商家向別人租來的,交完租金剩下的全是自己賺的錢?;旧弦粋€人經營就夠了,省了不少成本,旺季一個月賺一萬多元根本不費什么勁?!彼a充道。
談到監(jiān)管,他對筆者說:“說實話查得并不嚴,即使查,我們也會用‘陰陽地址來規(guī)避,留在平臺上的電話也不是自己的。干好幾年了,也沒啥事。”更有一位在線短租商家坦言,不怕投訴,如果投訴多了,換個平臺重新注冊就好了。
一位在線短租平臺的客服在接受采訪時一再申明,平臺和商家之間只是合作的關系,對于商家的欺騙行為,平臺管不了,出了任何問題也概不負責。如果房客發(fā)生意外事件,平臺只能相應降低商家的評分,情節(jié)嚴重的再和商家協(xié)商,解除合作。
中國未來研究會旅游分會副會長劉思敏建議,互聯(lián)網平臺可以通過財產、人身安全保障方案及身份識別等手段,建立完善的房東、租客個人信用檔案登記制度和規(guī)范的個人信用評估機制,交易雙方可以根據(jù)累計評價和信用評級來進行雙向選擇。此外,還應加強行業(yè)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在立法層面提供更加強有力的保障。
據(jù)了解,目前一些地方已經出臺加強短租市場管理的相關政策,分類設定建筑設施、消防安全、經營管理的標準,由相關部門發(fā)放相應的經營許可或準予申報登記。
(摘自瞭望東方周刊官網2018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