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云
(山西四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在當前高層建筑工程中,高層建筑管井內大管道安裝比較常用的方法倒裝提升法,即自上而下的立管施工。但針對現場實際工程而言,對于管道井高度較低、6 m以上的長管道,往往無法合理有效實現豎向吊裝,無法滿足現場施工安裝要求。遇到這樣類似的工程時,運用正裝法對管井內大管道進行安裝則可合理解決此類問題。
某工程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龍城大街與平陽南路交叉口東南角位置,工程名稱為國瑞企業(yè)總部基地龍瑞苑商務寫字樓項目,本工程項目由辦公樓及配套商業(yè)服務設施和地下車庫組成。1層~5層為裙房,裙房上坐落著A,B,C三座辦公樓均為25層,與冷水機組對應設置3臺方形逆流式冷卻塔,冷卻塔設置于A座辦公樓屋面,冷卻水立管管徑為DN600,屋面高度為95.55 m。本工程總建筑面積196 742.43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57 219.13 m2;地下建筑面積39 523.19 m2;制冷機房設置于地下1層,機房內設3臺1 300冷噸、1臺600冷噸的離心式冷水機組,冬季采暖熱水由鍋爐房直接提供。
高層建筑管井內管道安裝主要有直裝和倒裝兩種方法。比較常用的倒裝法依據自高至低的順序進行安裝。此施工方法需將管道首先運至1層或地下1層,但高層建筑管道井高度往往較低,6 m或12 m長管道無法豎向吊裝,需將管道切割成4 m甚至更短,造成管道焊縫增多,施工工程量增加,施工難度加大,對于管道垂直度要求、施工安裝進度、管道焊接質量及施工成本等都受到影響。運用正裝法對管井內大管道進行安裝則可解決此類問題,首先利用塔吊將6 m或12 m管道吊至屋面,然后利用塔吊將管道豎起,吊至管井位置從屋面吊至1層,自下至上依次安裝,首先是安裝、固定水管支架,其要求必須牢固堅定,安裝、固定完成后必須經過現場檢驗,認定每一道施工工序合格達標,方可進行管道吊裝。吊裝過程中,上、下兩段的管道運用焊接方式實施對接。對接工藝必須做到對接處受力情況好,應力分布均勻,聯接強度高。這種對接安裝方法一方面提高了施工進度,而且保障了施工安全;同時還減少了吊裝次數、極大降低了因管道切割再組裝所造成的安全事故的發(fā)生,通過采用塔吊作為吊裝設備減少了管道搬運距離,節(jié)省了搬運時間,不僅可以實現技術積累的不斷增加,而且還為施工安全質量提供保障,為下一道工序提前施工提供保障,縮短了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從而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
大體分為四個部分:
1)準備工作,其中包括施工前準備、預留孔洞、測量放線工作以及制圖;2)預制、安裝工作,其中包括管道支架和管道;3)試運行工作,在試運行前必須做好壓力試驗和管道防腐、清洗工作;4)竣工驗收工作,必須做好每一道工序的驗收工作,嚴格認真,真實有效。a.施工準備:熟悉圖紙、資料及標準規(guī)范,根據施工圖紙設計要求,提出冷卻水管道安裝所需的鋼管、槽鋼及輔材等材料;準備施工機械、工具和量具;準備加工場地、臨時設施等。b.核實預留洞位置、尺寸及樣式,清除管井內鋼筋、模板等障礙物。c.畫出管道及支架安裝位置詳圖,并依照圖紙確定管道及支架的位置、標高等。
在主體結構完成后和塔吊設備未拆卸前,采用塔吊設備冷卻水管道吊至冷卻塔屋面,起吊時塔吊應平穩(wěn)、勻速緩慢上升,兩個吊鉤位置應處于管道長度三等分位置,保證水平管道受力均衡,吊至屋面后管道并一字排開,整齊排放,吊裝前應檢查吊索、吊鉤及吊耳使用情況,確保安全,并確定塔吊所能承受的吊裝載荷W1,吊索、吊鉤及滑輪組重量W2,再計算出一根鋼管的理論重量W3,若W1>K1×K2×(W2+W3),其中K1為動載荷系數(一般取1.1),K2為不均衡載荷系數(一般取1.1~1.25),則可以進行起重吊裝,反之,則需對鋼管進行切割,一般是將12 m鋼管切割成6 m,滿足W1>K1×K2×(W2+W3)。
由于受到塔吊起重設備吊裝荷載和塔吊吊裝高度的限制,將每根12 m長φ630×10冷卻水管道(螺旋焊管)切割成6 m,切割完畢后用氣焊打坡口,打完坡口對管口焊渣等用角磨機進行清理,使坡口面出現金屬光澤。
管道吊至屋面后應對每節(jié)管道安裝吊耳,計算出所吊管道的重量W3,吊耳強度應根據所吊裝管道的重量W3進行核算,確保吊裝安全,可選擇10 mm厚鋼板作為吊耳,鋼板尺寸為250 mm(高)×100 mm(寬),同時將焊接牢固的鋼板作為管道對口器使用,方便下一根管道與當前管道完成對接。
1)利用塔吊作為起重設備,首先用鋼絲繩將吊環(huán)固定,固定牢固后將塔吊開啟,保持管道為緩慢勻速上升狀態(tài),直至管道豎直,然后吊索勻速上升,將管道吊至屋面管井正上方位置,并將管道緩慢下降(如圖1所示),同時安排兩名技術工人配合,將管道校正至合適位置,塔吊緩慢釋放吊索下降,當塔吊吊鉤吊至管井屋面預留洞口以下時,用木棍將吊索擺正,防止塔吊吊鉤碰到管井預留洞口,塔吊下降速度應保持勻速緩慢,避免由于速度過快造成管道或吊鉤與管井相互碰撞情況(如圖2所示)。管井各樓層相應預留口須安排專人看護,當確認無安全隱患之后,管道吊裝至1層指定位置后,先將預制好的套管穿過管道后安裝正確,然后將管道與已安裝好的支架用肋板焊接固定,管道與肋板處應加設管道護板,管道底部有鋼板作為支撐,防止管道脫落,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2)檢查測量第一根管道安裝符合規(guī)范要求且處于安全固定狀態(tài)下后開始對第二根管道進行吊裝,將吊索與第二根管道吊耳固定牢靠,同樣利用塔吊起重設備緩慢起吊,吊至第一根管道正上方時,塔吊速度降低,使管道緩慢下降,同時安排兩名技術工人配合利用對口器使兩根管道對口,對管道對口中心進行調整,管口對好之后,然后實施點焊,點焊位置盡可能做到對稱均勻。點焊之后,將套管穿過管道放置合適,用已制作好的肋板焊接在管道護板上,并將肋板與管道支架用螺栓固定,焊接均為滿焊,焊縫應飽滿(如圖3所示)。
3)根據相同步驟,將管井內每根管道進行對口焊接,每吊裝一根管道,將兩根管道對口點焊,并將管道固定牢固,管道吊裝完成后,拆除吊索及最上部一根管道上面的吊耳,并對管井內每根管道實施焊接,焊縫均應滿焊。焊接后對焊縫層間進行錘擊,及時清除焊縫上的焊渣殘余物。
完成上述安裝工程后,第二次對管道外觀、管道固定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與施工單位確認管道不再進行開孔、焊接作業(yè),審請施工設計人員批準進行壓力試驗。管道壓力試驗應按“先分后總”的方法進行試驗(先分段試驗,合格后再整體試驗)。
由于高層建筑空調管井空間小,操作不方便,給冷卻水、冷凍水等大管道的安裝帶來困難,管道焊縫越多,施工難度越大。通過現場工程實例證明,采用正裝法完成管井內大管道安裝,規(guī)范施工程序,認真完成每一道工序的標準,精確落實檢查驗收工作,不僅可以降低施工難度、提高工程進度,還可以確保施工安全,有效的保障工程質量、提高整體施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