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麗媛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蘇 常州 213000)
胃潰瘍是現(xiàn)在臨床上消化內(nèi)科比較多見的一種疾病,治療起來比較困難,不但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還會給患者造成經(jīng)濟負擔[1]。胃潰瘍的病程一般相對比較持久,病情發(fā)展較慢,即使治療后也很容易出現(xiàn)反復發(fā)作的情況[2]。因此,在患者發(fā)病后對其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減少患者出現(xiàn)不良的心理是極為重要的,已經(jīng)成為臨床學者們研究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3]。為此本次實驗選擇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胃潰瘍患者80例進行個性化護理,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胃潰瘍患者80例,把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齡22~70歲,平均(53.9±12.5)歲,病程5.2-10年,平均(6.5±3.8)年;觀察組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齡27~72歲,平均(54.2±12.8)歲,病程6-11年,平均(7.6±3.5)年。所選擇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沒有比較明顯的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本次實驗已經(jīng)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經(jīng)過患者家屬的同意。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
(1)均取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2)所有患者臨床資料齊全;排除標準:(1)不能正常溝通交流的患者。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一般護理,即對患者進行各項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飲食指導心理疏導等,觀察組采取個性化飲食護理干預措施對其進行護理,具體如下。
1.3.1 用藥護理
患者入院后,要密切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根據(jù)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藥物使用劑量的調(diào)整?;颊哂捎陂L時間服用藥物進行治療,有可能會出現(xiàn)不良反應(yīng),影響預后,因此需要對其進行用藥指導,告知患者不能隨意停服或是減少劑量,如果在服用抗酸藥物的時候,則不能進食一些含酸性的食物;如果服用鉍劑藥物,則需要在吃飯前服藥,并且要采取預防措施以免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yīng)。告知患者該病的發(fā)病原因,機制,治療措施進行預后情況等,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告訴患者服用藥物的名稱、劑量以及注意事項等,告知患者一定要按時按量服用,不能自行停藥或者是改變劑量,以免影響恢復效果。
1.3.2 飲食護理
告知正確的飲食習慣對于疾病恢復的重要作用,護理過程中告知患者日常飲食要注意搭配,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脂肪含量高、熱量較高、蛋白質(zhì)較高的東西,不能進食辛辣等刺激性較高的食物??梢赃m當?shù)倪M行有氧鍛煉,但是要注意運動的時間,以半小時左右為宜,運動時間不宜太久,以免身體不能耐受。飲食規(guī)律、少食多餐、軟食為主,細嚼慢咽,不能暴飲暴食;食物要多樣,要適當,粗細要搭配,油脂要適量;多吃甘薯、鮮果、豆制品等可以清楚自由基的食物,少吃甜食。
1.3.3 生活指導
對患者的好習慣進行鼓勵,對于不好的習慣幫助其改正,告知患者每天按時休息,保持睡眠充足,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進行適當?shù)幕顒渝憻挘绱蛱珮O,有用,漫步走等,但是要注意運動量適宜,不宜劇烈運動,以免病情加重。
1.3.4 健康教育
在患者出院后,對其進行出院指導,告知一些注意事項以及和疾病有關(guān)的健康小常識,增強患者的認知水平,并且要按時服藥,如果身體出現(xiàn)不舒適感的時候,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以免耽誤治療。還要對患者進行隨訪,告知患者定期到醫(yī)院進行復查,指導其按時按量服藥,以便于幫助患者消除進緊張焦慮等不良的心理癥狀,讓患者出院后保持心情愉快,放松心情,密切注意病情變化情況。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療效,生活質(zhì)量、滿意度等變化。
1.5 判斷標準
顯效:說明臨床癥狀消失,潰瘍得到明顯的改善;有效:說明癥狀有所緩解,潰瘍縮??;無效:說明臨床癥狀沒有發(fā)生任何好轉(zhuǎn)[3]。有效率=(顯效+有效)/總數(shù)×100%。滿意度分為3個等級,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總數(shù)×100%[4]。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兩組治療有效率的比較
觀察組的有效率為92.5%,對照組的為80%,兩組比較,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的比較(n,%)
2.2 兩組不良心理反應(yīng)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比對照組的要低,兩組比較(P<0.05),見表2。
組別 例數(shù) SAS評分 SDS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40 78.4±1.3 39.8±4.2 69.77±1.5 37.8±3.4對照組 40 79.1±0.8 62.4±4.7 70.02±1.2 60.5±3.2
2.3 兩組生活質(zhì)量的比較
觀察組的生活質(zhì)量明顯比對照組的要好,兩組比較,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zhì)量的比較
胃潰瘍一般情況下病情持續(xù)時間較長,病情復雜多樣,治療起來也相對比較困難,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恢復[5]。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有噯氣、胃部疼痛等,如果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則會有嘔血、便血等情況出現(xiàn),嚴重的會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6]。胃潰瘍可以發(fā)病于不同的年齡,導致該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旦發(fā)病后必須要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以免患者出現(xiàn)出血、穿孔、幽門梗阻等癥狀[7]。有相關(guān)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該病的發(fā)病主要與患者的HP感染密切相關(guān),或者是胃酸的分泌異常增多而導致的,除此之外還有遺傳或者是環(huán)境等因素都會導致胃潰瘍的發(fā)病[8]。由于該病持續(xù)的時間較長,如果治療效果不佳,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不良的心理情緒癥狀,例如緊張、焦慮抑郁等,使得治療的依從性降低,不利于患者的預后康復[9-10]。本次所得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采取個性化飲食護理干預的療效比對照組一般護理的要好,觀察組的有效率為92.5%,對照組的為80%,兩組比較,P<0.05,可以提高治療的依從性;觀察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比對照組的要低,兩組比較(P<0.05),說明個性化護理對于幫助患者緩解不良的心理情緒癥狀有積極的指導作用;觀察組的生活質(zhì)量明顯比對照組的要好,兩組比較,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有學者認為,通過對患者進行系統(tǒng)的飲食護理干預,可以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zhì)量,促進預后。本次試驗主要通過對患者采取個性化護理干預,以便于幫助患者改善生活質(zhì)量,提高治療的效果,個性化護理主要是指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時候,根據(jù)不同患者的具體病情,制定出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從而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zhì)量[11]。其次,還可以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和疾病相關(guān)的健康小常識,提高患者對該病的認知程度,緩解其不良的心理癥狀,積極主動的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指導患者保持心情放松,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注意飲食習慣,每天按時有規(guī)律的進食,保持營養(yǎng)均衡,有利于促進病情的康復[12]。
綜上所述,對于胃潰瘍的患者,采取個性化飲食護理干預,可以改進療效,消除不良的心里想法,提改善生活質(zhì)量,可以在今后的護理過程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