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鐘玉 武漢大學 湖北武漢 430000
全省共建成“青年之家”綜合服務平臺2082 個,其中,全國示范性“青年之家”9 個,省級示范性“青年之家”194 個。
1.陣地覆蓋規(guī)?;晒躏@。全省各地依托社區(qū)服務陣地,如社區(qū)活動中心、圖書館、文化館等建立“青年之家”,重點開展文化體育、親子教育、社區(qū)志愿服務等社區(qū)型活動;依托企業(yè)經營場所,尋找青年聚集度高、社會形象健康向上的企業(yè)建立青年之家,如咖啡館、健身房、電影院等服務型企業(yè),以及大型園區(qū)、樓宇等,通過簽署共建協議等形式,引導市場化機構與共青團合作開展服務大局服務青年的活動項目;依托黨建工作陣地建立青年之家,有效匯聚黨政資源,與其他群團組織良性互動,有力推動黨團組織對青年的引領與服務工作相融合。
2.區(qū)域性特色平臺亮點紛呈。部分地區(qū)靈活思考、大膽嘗試,打造了一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特色功能性陣地:團開封市委與創(chuàng)業(yè)青年合作,成立脫單公社“青年之家”,解決廣大社會青年交友圈窄、找對象難的社會問題;團漯河市委根據青年工作、生活特點,積極整合青年喜歡聚集的場所資源,建立了致尚健身“青年之家”為代表的青年聚集場所。
3.線上線下融合發(fā)展見成效。在“青年之家”實體店初具規(guī)模的基礎上,按照全團統(tǒng)一部署,大力推進“青年之家”進駐云平臺工作,有效促進“青年之家”線上線下融合發(fā)展,取得了積極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004 家青年之家入駐云平臺,其中省市縣三級團的領導機關186 家,云平臺活躍程度位居全國第七。
1.基層陣地活力不足。一是基層基礎依然薄弱。由鄉(xiāng)鎮(zhèn)(街道)團委主導管理的“青年之家”平臺在功能布局、氛圍營造、設施設備投入等方面存在普遍不足,有的甚至出現一房多用現象,難以滿足服務群體實際需求。二是運營保障不足。由于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政經費投入不足,部分“青年之家”常態(tài)化組織服務存在一定困難,“掛牌子”多,“真用好”少。
2.平臺運營形式單一。一是依托平臺單一。河南省絕大部分“青年之家”是依托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社區(qū)活動中心、圖書館,部分建立在健身房、咖啡館、電影院、大型園區(qū)等地,但是對于非公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中心這些青年聚集地的利用率低。二是團屬性質弱化。許多“青年之家”存在著有平臺,有人員,沒有團組織,沒有團的標識,青年來到平臺不知道是共青團建立的,無法做到真正地凝聚聯系青年。
1.創(chuàng)新運營原則,規(guī)范運營管理。
團干部聯系?!扒嗄曛摇本C合服務平臺是各級團干部聯系服務青年群眾的門戶窗口,是“青年之家”作為共青團門店的重要支撐。河南省完善團省委機關干部密切聯系青年機制,機關干部直接聯系3-4 個青年之家,定期值班坐店,通過輪班管理制參與到服務中去。
24 小時服務。針對“青年之家”開放和服務時間與青年作息時間不相適應的問題,將“青年之家”開放時間調整為青年 8 小時之外的業(yè)余生活時間,各級“青年之家”服務活動主要放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便于青年參與。通過輪休、補休方式調劑休息時間,推動團干部更多時間在基層,更多機會在青年身邊,讓團干部工作生物鐘和青年生活生物鐘共振同頻。
青年評議制。建立與青年工作特點相適應的考核評價機制,綜合運用黨政評價、團內考核、青年評議等方式開展工作考核評價。在項目設計方面,著重考核與黨政中心工作和與青年現實需求的契合度。在青年評議方面,重點通過第三方測評機構,采取電話隨訪、抽樣問卷等方式,重點考核青年對“青年之家”的知曉度和滿意度。
2.打造中央廚房,推動功能發(fā)揮。
進行分類管理。對河南省2082 個青年之家按照技能培訓、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婚戀交友、維權及心理疏導、公益服務等內容進行分類,根據服務類型加強市域統(tǒng)籌,分類指導建設。
統(tǒng)籌整合資源。統(tǒng)一配送教育培訓、學習資料、項目服務,編印工作指導手冊和《好道理手冊》,建立服務項目資源庫,實現資源向基層下沉、分類配送。
3.提升工作方法,充實工作力量。
建立常態(tài)化督導機制。制定省級示范性青年之家暗訪督導及摘牌機制,加強“青年之家”實體平臺建設運營工作,真正實現從“建起來”到“活起來”的轉變。與全省從嚴治團督導組工作進行結合,加入對青年之家建設工作的暗訪督導,督導中對發(fā)現的省、市級示范性青年之家不合格的、云平臺不活躍的,給予摘牌,長期建立青年群眾對不規(guī)范青年之家的舉報渠道。
強化專業(yè)隊伍建設。充分認識基層團干部工作投入和基層團組織工作保障不足的現狀,按照“專業(yè)事務交給專業(yè)隊伍”的思路,充分利用持證社工隊伍的專業(yè)優(yōu)勢,補充“青年之家”平臺服務隊伍工作力量缺口,通過積極爭取黨政支持,組織各級青聯委員、學聯代表、青年典型、社會組織骨干參與青年之家建設、服務,構建“團干部+社工+志愿者”的運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