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口常開,據(jù)說是人類延年益壽的養(yǎng)生之道。笑一笑,十年少,情緒影響健康,自然也不無科學道理。但是,有一種吸食“笑氣”產生的愉悅,效果卻是適得其反。笑一笑,可能會有想象不到的悲劇在后頭。
最近,一篇《最終我坐著輪椅被推出了首都國際機場》的文章,在網絡引發(fā)超過10萬次點擊。文章中,一名在西雅圖留學的中國女學生自述,因為好奇,在國外吸食笑氣,導致生活及身體機能全面紊亂,幻覺來襲、手腳麻木、身體癱瘓、大小便失禁……最終不得不放棄學業(yè),坐著輪椅回國。
那么,笑氣到底是一種什么東西?
笑氣,學名一氧化二氮,是一種麻醉藥品,1772年由英國化學家約瑟夫·普利斯特里發(fā)現(xiàn),是一種無色稍有甜味的氣體。1798年,普利斯特里的雇員在無意中吸了這種氣體后,不由自主地大聲發(fā)笑,并手舞足蹈,笑氣由此得名。20世紀早期,它作為一種重要的麻醉劑被用于醫(yī)療。1844年,美國牙科醫(yī)生韋爾斯吸入笑氣后讓助手為其拔牙,牙拔下卻并不感到疼痛。從此,笑氣作為麻醉劑進入醫(yī)院。時至今日,仍是各大醫(yī)院用于鎮(zhèn)定、止痛的藥品之一。
笑氣也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劑,可以用來制作奶油蛋糕。一些酒吧和網店,把它包裝成“奶油氣彈”,在網上公然開售,每個裝有8克“奶油氣彈”,平均售價僅4—10元,吸食者眾多。
笑氣有輕微麻醉作用,人吸了以后會產生幻覺,而用奶油槍抽出液態(tài)一氧化二氮,注入氣球再吸食,這樣的吸法被稱為“吹氣球”。吹完一個氣球,可以使人精神興奮、神魂顛倒,吹了一個還想吹第二個。
現(xiàn)在,這種“吹氣球”玩法已被引入了國內。吸笑氣,這幾年來在國內一些重點城市也呈流行之勢。最近,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收治了一名19歲的患者,入院時由輪椅推進來,沒法走路,情況非常嚴重。這個年輕人的噩夢,也是從一次朋友聚會開始,在朋友的勸說下,他從最初一次吸幾瓶笑氣,到一天吸一百來瓶。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物質成癮診療中心今年已收治了兩例笑氣成癮的住院病人,門診也接診過若干例病患。
笑氣愛好者說,這不是毒品。偶爾吸一次,不會上癮,沒傷害。這是大錯特錯的。因為笑氣剛吸入時微微感覺有點缺氧,吸完感覺很舒服,并能在隨后的幾分鐘內保持高度亢奮狀態(tài)。這種“魔力”來自于它使機體的組織窒息后產生的。人們和它“親密接觸”一次,從高度亢奮重發(fā)出笑聲后,你就迫切希望和笑氣有第二次、第三次及上百次的“親密接觸”,結果就產生一種依賴性,笑了再想吸,吸了繼續(xù)笑,笑聲不止,這就是上癮。
天使是化了妝的魔鬼。笑氣笑里藏刀。笑氣是一把殺人刀,被割出血來不知道。笑氣吸到最后,非但讓人笑不出來,反而讓許多家庭和本人欲哭無淚。
長期吸入笑氣,會引起大腦脫髓鞘的病變,包括導致腦部中樞神經系統(tǒng)缺氧,因而帶來損壞;因為遠端的神經末梢受到損傷,腿不能走路,手不能拿東西,可以導致身體癱瘓,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據(jù)國外相關數(shù)據(jù),2006-2012年期間,英國有17人因吸食笑氣導致死亡,美國每年約有100多人因吸食笑氣死亡。
人們往往習慣于用自我安慰來麻痹自己,認為最壞的結果不可能降臨到自己頭上。這也錯了。匹茲堡的一位專家西利爾·威奇特說得好,服用笑氣的后果就像是在玩俄羅斯輪盤賭,誰也無法預料結果。你愛上了笑氣,哭聲離你也不遠了。吸不得也,笑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