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渠皓翔
學(xué)校: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北臨城學(xué)校
經(jīng)過20多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來到了神秘的寧夏,今天早上,我們要去水洞溝。
來到景區(qū),大門柱子居然有四個巨人的雕像,看了解說詞我才知道,他們分別是法國古生物學(xué)家德日進、桑志華,中國考古學(xué)家裴文中和賈蘭坡先生,他們可都是對水洞溝的考古發(fā)掘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杰出人物。
我們過了這雄偉的大門,到了水洞溝遺址博物館。我飛快地跑了進去,仿佛瞬間穿越到了三萬年前。這里運用高科技真實再現(xiàn)了三萬年前遠古人其樂融融的漁獵生活場景,以及暴雨傾盆、洪水肆虐、山崩地裂等災(zāi)難場景,場景的唯美和逼真,讓我震撼不已。
體驗開始了,燈光都關(guān)上了,這時屏幕出現(xiàn)了一個風(fēng)雪交加的情景,一群原始人頂著風(fēng)雪前進。他們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終于到了水洞溝地帶。他們在這里無憂無慮地生活著,直到有一天,災(zāi)難來臨了!山洪暴發(fā),地動山搖……此時此刻,我分明感受到了腳下的大地在不停晃動,原來地震的感覺就是這樣呀!遠古人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動物也都陸續(xù)倒下了,水洞溝人就這樣消失了……不一會兒,體驗結(jié)束了,剛剛的一幕可真讓人驚心動魄??!之后我們又看了從地下挖掘出來的文物,有人類的頭骨化石,還展示了各種各樣的石器,我還了解了人類的進化史……
參觀完了遺址博物館,我們又去了“張三小店”,這是為紀念對水洞溝文化遺址的發(fā)掘做出貢獻的農(nóng)民張三而重修的小店。很快我們參觀完畢,我便催爸爸媽媽走快一點。
前面就是水洞溝村了,我本以為這里的房子是用土筑的呢,沒想到居然是草搭的。這里有很多茅草屋,一看就是聚集村落遺址。我走進了一座金字塔形的房子,里面是地穴式的,像個“地窩子”,但進去感覺特別涼爽。雖然屋里比較簡陋,但卻是冬暖夏涼,舒適宜人。
過了水洞溝村,就是考古發(fā)掘地了,我興奮地向那里跑去。我還想過一把考古癮呢!工作人員先教我們?nèi)绾慰脊?,然后給我們分發(fā)工具,我們就開始行動了。我先用鏟子畫了一個方框,然后就一層一層地向下挖。我繼續(xù)向下挖著,忽然,碰到了一個很硬的東西,于是我停止了挖掘,改用刷子掃開土。噢,原來是一塊白色的石頭。工作人員說,這是一塊瑪瑙石,也叫金剛石,它堅硬無比,一般不容易摔壞,而且它是火山熔漿形成的,至少也得用25億年的時間。我驚訝地看著這塊石頭,真沒想到這么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竟如此神奇!
我們坐完了電瓶車,又坐上馬車繼續(xù)前行,車夫一邊趕馬車,一邊唱起了《蘭花花》,聽著這地道的陜北民歌,感覺真的來到了黃土高原;看著兩旁的斷崖,又找到了穿行于峽谷之中的感覺……
下了馬車,我們又步行600米來到了洪山湖碼頭準備坐船。水岸長城、斷崖倒映在水中,藍天白云映于水中,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下了船,我們又步行了很長一段路,到了坐駝車的地方,準備向我期待已久的藏兵洞出發(fā)。我暗想:原來大名鼎鼎的藏兵洞在這里呀!馬上要見到你的廬山真面目嘍!藏兵洞位于大峽谷之中,是500年前明代所建,是全國唯一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立體軍事防御體系。我走了進去,里面高出溝底10多米,上下相通,左右相連,洞中分叉特別多,像迷宮一樣,根本看不見盡頭。要是沒有導(dǎo)游和路標(biāo)的指引,我們準會被困在這里。這藏兵洞里有居室、糧食儲藏室、水井、灶房、兵器庫、火藥庫、炮臺、陷阱等設(shè)施。最可怕的是陷阱,有的深約一丈,里面會倒置一些鹿角、竹簽或鐵錐之類的東西,上面再覆以柴草、浮土,洞內(nèi)光線昏暗再加上敵人不熟悉洞內(nèi)環(huán)境,很容易掉入陷阱,一旦落入,非死即傷,至今里面還遺留敵人的“尸骨”呢!看了真讓人不寒而栗!同時,我也真是佩服古人的智慧呀!
參觀完了水洞溝,我們坐上由拖拉機改裝而成“高級觀光車”顛簸而別,這時我還真是戀戀不舍呀!
點評:寧夏探秘之旅,作者對體驗過程的描寫細膩而又活潑,層層推進,引導(dǎo)讀者一同穿越三萬年。在游歷中感悟文化和歷史,勝讀一本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