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阿緣 張純真
[摘要]目的 探討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模式對高血壓患者血壓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廈門湖里區(qū)湖里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80例高血壓患者,采用信封式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管理,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模式。分別于患者入組時及干預6個月后,觀察兩組患者血壓、生活質量及滿意度評價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干預前的血壓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血壓值均低于干預前,且研究組患者的血壓值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干預后的生存質量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干預后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模式可降低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改善其生活質量,提高其滿意度。
[關鍵詞]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模式;原發(fā)性高血壓;個體化管理;生存質量;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5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7(a)-0187-04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family doctors′ contract-signing services model on blood pressure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EH).Methods From July 2016 to January 2017,8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Huli street in Huli district of Xiam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nt up to the family doctor signing service mod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blood pressure,quality of life and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pectively when the patients entered the group and 6 months after the intervention.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pressu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P>0.05).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blood pressur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nd the blood pressur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Family doctor contracted service model can lower the blood pressur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EH and promot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Family doctor contracted service model;Essential hypertension;Individualized management;Quality of life;Nursing satisfaction
高血壓是以動脈血壓持續(xù)升高為特征的“心血管綜合征”,是社區(qū)人群中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亦為導致冠心病、腦卒中的高危因素[1]。近年來,高血壓所致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呈增長態(tài)勢,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2]。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模式是我國城市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的一種新模式,逐步建立起醫(yī)生與家庭間穩(wěn)定的簽約服務關系,為家庭及其成員提供安全有效的醫(yī)療衛(wèi)生和健康管理服務。有研究表明,通過完善社區(qū)高血壓的管理可對高血壓疾病進行有效的控制,家庭醫(yī)生制度是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進行服務的有效措施[3-5]。廈門湖里區(qū)湖里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坐落于福建省廈門市湖里風湖街,始終保持著“品質優(yōu)越、誠信為本”的理念,以先進的管理理念,科學系統(tǒng)的管理方法,靈活的機制,不斷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旨在為社區(qū)群眾提供高質服務。筆者通過分析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在高血壓健康管理中的影響和意義,為該模式得到居民的認可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本社區(qū)80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上述患者均符合原發(fā)性高血壓診斷標準[6]。納入標準:①原發(fā)性高血壓者;②對本次研究知情、參與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多臟器功能衰竭者;②溝通障礙者;③精神異常者;④繼發(fā)性高血壓者。該研究經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本研究共選入符合標準的患者80例,采用信封式隨機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22例;年齡38~82歲,平均(52.25±10.45)歲。研究組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36~78歲,平均(56.43±12.3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均行常規(guī)的治療,包括口服降血壓藥物,維持機體內電解質、酸堿度平衡及合并癥的相關治療,并依據其具體情況實施單一用藥,聯(lián)合用藥方案。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管理:對患者的生活方式進行指導、改善,主要包括戒煙、戒酒等措施,降低鹽類、脂肪的攝入,指導其規(guī)律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等。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模式,依據患者的血壓分級予以個體化的護理措施,對于低危血壓的患者,予以飲食、用藥指導、心理支持干預;對于高危血壓的患者,予以飲食、用藥指導、心理支持干預,并予以藥物干預,記錄藥物使用情況。其家庭醫(yī)生簽約的內容為由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簽約家庭醫(yī)師,成立健康檔案,家庭醫(yī)生分析個體高血壓升高的風險因素,接受家庭意識的指導及管理。本研究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隨訪方案,低危的高血壓患者,28 d隨訪1次,高危的高血壓患者,14 d隨訪1次,還有三甲醫(yī)院的??漆t(yī)師每周二上午坐診,可以在??漆t(yī)師會診之后進一步調整治療方案。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3.1 血壓值 社區(qū)護士于干預前及干預6個月后使用魚躍水銀血壓計測量患者血壓。每次測量2遍,每次間隔1~2 min,取其平均值。采用重復測量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壓值的變化情況。
1.3.2 生存質量SF-36(健康狀況問卷量表)[7] 主要包括36個問題及8個維度,其生理職能、精神健康、情感職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生理機能、精力及總體健康,其評分范圍為0~100分,其評分與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程度呈正比,分數越低,則代表生活質量越差,效度為0.98,信度為1。
1.3.3 護理滿意度問卷 采取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分范圍0~100分,8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滿意為60~80分;不滿意為60分以下。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效度為0.97,信度為1。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6.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壓值的比較
兩組患者干預前的血壓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血壓值均低于干預前,且研究組患者的血壓值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干預后生活質量情況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干預后的生存質量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2.3 兩組患者干預后護理滿總意度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干預后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3 討論
我國心腦血管病死亡率>40%[8],每年300萬例心血管病死亡中一半以上與高血壓有關[9-10],因此,控制高血壓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關鍵。原發(fā)性高血壓防治指南[11]建議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控制不僅僅是單一的藥物治療,應該包括生活方式改善、規(guī)范藥物治療等綜合管理措施;另外高血壓患者常合并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多種危險因素,應制定個體化管理方案,依據患者自身情況進行綜合管理[12-16]。本研究基于社區(qū)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模式,通過簽約方式,對簽約成員依據其自身健康狀況進行個體化管理。結果顯示,經過6個月的個體化管理,患者血壓較管理前明顯下降,提示家庭醫(yī)生簽約式服務模式、個體化管理血壓具有明顯的控制效果。
隨著管理理念的不斷深入,醫(yī)學模式亦不斷轉變,高血壓問題不僅會對機體造成損害,對生活、心理等方面亦產生了較大的影響[17-20],故對高血壓的治療不能只局限于血壓的控制,還需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相關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緒及生活習慣與高血壓的發(fā)病具有密切的關聯(lián)性,不良情緒可導致機體內兒茶酚胺水平急劇升高,導致外周血管阻力,心肌收縮力增強,以此升高血壓[21],故臨床中在對患者行生理護理的同時,關注其心理變化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6個月的健康管理,患者的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提示個體化健康管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控制不能僅靠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同樣重要,尤其是依從性的改善管理[22-24],本研究依據患者的血壓分級及相關危險因素予以個體化的護理措施,包括成立健康檔案、高血壓知識的宣教、藥物指導、飲食、用藥指導以及心理支持。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隨訪方案及頻率。本研究結果顯示,管理后,研究組患者的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患者對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模式接受且依從性高。具體細化到每一位患者的個體化管理,這些管控措施十分有效,值得推廣。
家庭醫(yī)生制為新型的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模式,且在慢性病的治療、管理中廣泛應用[25]。有研究表明[26],家庭醫(yī)生簽約制度在西方國家的應用獲得了顯著的效果,對于簽約的家庭成員的健康可進行全過程的服務模式干預,家庭醫(yī)師針對患者的特殊情況,實施個體化的治療方案,與家庭建立緊密的服務關系,通過改善患者的生活習慣,予以針對性的指導。近年來,廣州市海珠區(qū)沙園街社區(qū)[27]、北京市門頭溝區(qū)門城地區(qū)社區(qū)[28]等衛(wèi)生服務中心,研究發(fā)現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能控制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在社區(qū)應用價值較顯著,與本研究的結論相聯(lián)系。
綜上所述,對高血壓患者行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模式干預的效果顯著,可平穩(wěn)患者的血壓水平,提高其生活質量,提高其護理滿意度,值得在社區(qū)中推廣實施。
[參考文獻]
[1]謝敏,宋陽春.基層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的高血壓家庭醫(yī)生管理模式評估[J].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2017,33(5):462-466.
[2]陳先輝,孫國平,王家驥,等.家庭醫(yī)生服務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知信行及家屬相關知識的影響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5(9):841-845.
[3]胡曉艷,張樺,朱瑜,等.家庭醫(yī)生高血壓病人契約式管理190例效果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6):666-668.
[4]梁倩雯,王明芳.家庭醫(yī)生及護士責任制管理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5,14(6):32-36.
[5]王甦平,周鑫,龔睿婕,等.家庭醫(yī)生醫(yī)護團隊模式對社區(qū)高血壓控制效果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5,13(2):244-246.
[6]黨愛民,陳炳偉.2013歐洲高血壓學會/歐洲心臟病學會高血壓管理指南更新要點解讀[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3, 28(6):401-403.
[7]方芳,沈彬.健康狀況問卷量表應用于心房顫動患者生命質量評價的適用性研究[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0,19(7):664-665.
[8]白小明,宦紅梅.社區(qū)家庭醫(yī)生高血壓集中管理模式對高血壓臨床檢查指標影響率研究[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5,5(17):197-199.
[9]唐海沁,符趙鑫,張勇,等.世界各國高血壓臨床指南的現狀分析和循證評價[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4,33(8): 852-858.
[10]張倩倩,陶琳琳,聶玉梅,等.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及相關性[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7,33(21):3566-3569.
[1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12]郭藝芳,胡大一.解析2014年美國成人高血壓治療指南[J].中華內科雜志,2014,53(4):259-261.
[13]洪顏,諸葛小寅,陳育群,等.家庭為中心的個體化管理在1型糖尿病患兒中的應用及效果[J].醫(yī)院管理論壇,2017,34(3),35-37.
[14]殷和佳.個體化管理在社區(qū)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可行性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7,35:207-209.
[15]侯璐蒙,黃燕林,滕艷娟,等.基于5E模式的個體化管理對尿毒癥患者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的影響[J].中國血液凈化,2017,16(6):403-406.
[16]劉鳳穎,劉才萍.護士教育門診對糖尿病患者個體化管理的效果評價[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7,13(3):51-52.
[17]費凱.家庭醫(yī)生責任制在社區(qū)高血壓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上海醫(yī)藥,2016,37(22):40-41.
[18]洪忠新,丁冰杰.平衡膳食是防治原發(fā)性高血壓病的基石[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7,20(3):283-289.
[19]康玉明,李宏寶,齊杰,等.高血壓中樞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7,38(1):1-6.
[20]柏平,朱江,姚艷林,等.同型半胱氨酸、葉酸及維生素B12對高血壓及其合并癥的臨床價值[J].檢驗醫(yī)學,2017, 32(1):41-44.
[21]何燕,楊莉,楊文慧,等.老年高血壓并抑郁癥與兒茶酚胺氧位甲基轉移酶基因多態(tài)性的相關性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7,46(26):3601-3604.
[22]鐘菊招.高血壓和高血脂患者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影響因素研究[J].心理醫(yī)生,2016,22(18):49-50.
[23]劉曼,卜秀梅,劉曉亭,等.基于跨理論模型的家庭訪視護理對社區(qū)高血壓病人低鹽飲食依從性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7,31(15):1850-1853.
[24]解桂紅.中醫(yī)健康宣教對高血壓生活質量以及依從性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7,36(4):152.
[25]趙珊珊,顧吉,陸萍,等.基于家庭醫(yī)生制服務開展社區(qū)居家舒緩療護的效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16):1523-1527.
[26]Nakayama T1.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prostacyclin synthase gen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Int Angiol,2010, 29(2):33-42.
[27]王戎昕.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模式對高血壓患者管理效果分析[J].山西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7,27(3):71-73.
[28]譚艷玫.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模式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管理效果[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7,8(20):56-58.
(收稿日期:2018-02-06 本文編輯:白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