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晨 高寶磊 賴天瑩 陳曦
摘要:本研究以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進行網絡回收平臺使用意愿研究,基于技術接受模型,將社會影響、網絡回收平臺服務質量兩個外部變量納入TAM模型,從而構建使用意愿研究模型。研究表明:感知有用性、使用態(tài)度、網絡回收平臺服務質量、感知易用性、社會影響對大學生使用意愿起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最后根據結論為回收平臺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以期對推動廢舊電子產品網絡回收平臺發(fā)展提供一定參考作用。
關鍵詞:廢舊電子產品網絡回收平臺;技術接受模型;使用意愿;結構方程模型
1 引言
隨著經濟與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各種電子產品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在方便我們生活的同時,產品的種類越來越多并且更新周期日漸加快的電子產品也進一步加快了廢舊電子產品的產生。廢舊的電子產品中有大量有毒有害重金屬如鉛、汞,如果不通過正確的方式處置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同時,大部分廢舊電子產品還可以持續(xù)利用,非可利用的廢舊電子產品中也可以提取金、銀、銅等金屬。因此,對電子廢舊物進行合理、規(guī)范的回收處置既可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危害,也可以促進資源可持續(xù)利用,對構建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產生重要影響。
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給傳統(tǒng)的回收行業(yè)帶來了新的機遇,廢舊電子產品網絡回收平臺的出現(xiàn)給消費者處理廢舊電子產品提供了新的渠道,相比傳統(tǒng)的線下小商販回收,廢舊電子產品網絡回收平臺更加規(guī)范化、高效化,搭建起了消費者與回收企業(yè),處理企業(yè)之間的橋梁,是廢舊電子產品回收發(fā)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對于電子產品網絡回收平臺的研究相對較少,有學者認為愛回收、回收寶、愛收購、回收哥等平臺是一種基于C2B的網絡回收渠道,這種模式創(chuàng)新性的把互聯(lián)網與傳統(tǒng)行業(yè)相結合,通過第三方平臺建立起了消費者、回收商、處理廠商三者之間溝通的橋梁,這種創(chuàng)新性的模式以消費者為中心,注重用戶體驗,為消費者方便、快捷、安全的處理廢舊電子產品提供了新渠道[1]。也有學者認為廢舊電子產品網絡回收平臺是電子商務平臺一種特殊的模式,這種模式特殊之處在于消費者是回收行為中的賣家,而回收商是回收行為中付出金錢回報的買方。這種模式以消費者為主要服務對象,每個消費者需要處理的電子產品特點不同,該模式要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要求,是一種新型消費者到回收企業(yè)的電子商務模式[2]。
因此,本研究綜合以上研究,將電子產品網絡回收平臺定義為:廢舊電子產品網絡回收平臺就是基于互聯(lián)網和現(xiàn)代信息通信技術以回收廢舊電子產品為目的的一種電子商務模式。
2 研究內容與方法
2.1 研究內容
目前,已有研究大多集中于回收模式或者機制方面,而針對大學生群體為研究對象的舊電子產品回收意愿的研究相對較少。因此,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著重分析大學生群體使用廢舊電子產品網絡回收平臺的意愿,以識別影響較大的因素,引導大學生使用網絡回收平臺,對大學生合理處置廢舊電子產品具有現(xiàn)實意義。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過大量閱讀文獻以及學習相關研究情況基礎上,對已有研究不足進行分析,提出關于廢舊電子產品網絡回收平臺大學生使用意愿的理論模型(圖1)。根據所提出的的模型和假設設計出相應的調查問卷,并通過網絡的形式發(fā)送給使用過廢舊電子產品網絡回收平臺和對相關平臺有認知的大學生完成問卷。最后使用SPSS22.0軟件對調查問卷所收集到的信息進行信度與效度分析,并使用AMOS22.0軟件進行實證檢驗。
3 研究結果
3.1 樣本統(tǒng)計分析
本研究共收集大學生樣本342人,通過SPSS22.0軟件對342份有效問卷進行了簡單的頻數(shù)、百分比的統(tǒng)計分析后可知(表1)。男性為159人,所占比例為46.49%,女性有183人,所占比例為53.51%,樣本數(shù)據男女人數(shù)相對平衡,覆蓋合理。從樣本年紀分布來看,大四學生人數(shù)最多有120人,占比35.09%,這與發(fā)放問卷的朋友圈構成有關,大一學生有41人,占比11.99%,大二學生有71人,占比20.76%,大三學生有88人,占比25.73%,研究生及以上人數(shù)最少為22人,占比6.43%。從生活費角度來看,1000~1500元,1500~2000元,所占人數(shù)較多,反應了大多數(shù)大學生生活費所在區(qū)間。從處理廢舊電子產品的方式來看,通過互聯(lián)網賣給他人、網絡回收平臺回收、閑置處理廢舊電子產品的人數(shù)較多,所占比例都達到了20%。其次是線下商販回收、贈送也是很多大學生的處理方式??傮w來看大學生處理廢舊電子產品的方式是多樣化的,其中通過平臺處理也是一個重要渠道。
3.2 信度與效度分析
將收集的342份調查問卷運用SPSS22.0軟件進行信度分析后可知(表2),信度系數(shù)值為0.845,大于0.8,因而說明研究數(shù)據總體信度質量很高,可用于下一步分析。對數(shù)據效度檢驗的具體檢測結果如表3。從表中可知總量表KMO值為0.791,大于0.7接近0.8,Bartlett球形檢驗的卡方值為3046.696,p值小于0.05,說明本問卷具有效度,適合做因子分析,再看各變量的KMO值都大于0.7,除了網絡回收平臺服務質量只有兩個測量題項,因此KMO值無論如何都為0.500,說明數(shù)據具有效度,各變量也適合做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各個變量采取因子分析后可知,每個變量在提取出因子后,特征根均大于1,因子載荷系數(shù)均大于0.8,共同度均大于0.6,累積方差解釋率均大于50%,說明各項信息可以被有效的表達。因此,本問卷具有良好的效度。
4 結果分析
本研究在技術接受模型的基礎上增加了網絡回收平臺服務質量、社會影響兩個變量建立了使用意愿的研究模型,以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星收集了342份有效問卷,使用SPSS22.0軟件對問卷信度、效度分析了大學生對廢舊電子產品網絡回收平臺的使用意愿,通過分析可知:技術接受模型在研究大學生對廢舊電子產品網絡回收平臺的使用意愿這一議題上有良好的適用性。大學生對廢舊電子產品網絡回收平臺的使用意愿受很多方面影響,按照影響程度從大到小分別是感知有用性、使用態(tài)度、網絡回收平臺服務質量、感知易用性、社會影響。
然而,本研究調查對象所在年級大四所占人數(shù)較多,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更加嚴格把控數(shù)據收集過程,得到更多更嚴謹?shù)臄?shù)據,使研究結果更具有說服力。
參考文獻:
[1]李春發(fā),楊琪琪,韓芳旭.基于C2B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網絡回收系統(tǒng)利益相關者關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 (23):233-239.
[2]鄒雅玲.消費者廢舊手機網絡回收意愿影響因素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