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佳,白蕾
作者單位: 325400浙江省平陽,平陽縣人民醫(yī)院
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的治療多以調(diào)節(jié)機體內(nèi)分泌及代謝平衡為主,再應用促排卵藥物誘導排卵而使患者獲得妊娠,但仍有部分患者未能獲得有效排卵,故如何有效評估患者的療效對其預后評估具有重要的意義[1]。而近年來,相關研究顯示,子宮卵巢動脈血流變化與PCOS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對評估PCOS的預后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目前關于其評估PCOS促排卵療效的報道較少[2]。對此,本研究通過檢測PCOS患者促排卵治療前后子宮卵巢動脈血流,探討其變化及其與療效的關系,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6年 9月至2017年9月浙江省平陽縣人民醫(yī)院收治和隨訪的PCOS患者70例,經(jīng)臨床癥狀、病史、影像學及實驗室等證實為PCOS[3-4];B超提示至少一側卵巢內(nèi)直徑<0.8cm、卵泡數(shù)≥10個;無先天性腎上腺皮質(zhì)增生、庫興綜合征及分泌雄激素的腫瘤等;簽署知情同意書。年齡21~38歲,平均(30.26±4.94)歲;體質(zhì)量指數(shù)17.2~29.5kg/m2,平均(24.87±3.21)kg/m2。同期選取體檢健康人員70例,年齡22~ 39 歲,平均(30.82±11.56)歲;體質(zhì)量指 數(shù) 17.5 ~ 29.2kg/m2,平 均(24.26±3.18)kg/m2。所有人員均排除有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嚴重性疾病或有腎上腺、甲狀腺等內(nèi)分泌疾病或入院前3個月內(nèi)有抗炎類、激素等治療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促排卵治療 PCOS患者在月經(jīng)2~5d或撤退性出血第6天給予二甲雙胍(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370,0.5g×20片)隨餐或餐后口服,3次/d,250mg/次,連用2個月后;在月經(jīng)第2~5天或撤退性出血第6天給予克羅米芬(上海衡山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107,50 mg×15粒)隨餐或餐后口服,3次/d,50mg/次,連用5d;在月經(jīng)第11~12天,檢測子宮內(nèi)膜發(fā)育情況并觀察卵泡的變化,當卵泡成熟(直徑≥18mm)時,肌注10000IU注射用重組人絨促性素(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國藥準字H44020673,2 000IU)誘導排卵,療程為 12周,治療期間指導患者夫婦同房相關事宜。
1.2.2 子宮卵巢動脈血流參數(shù)和排卵檢測 健康人員于入院時,PCOS患者于治療前后在月經(jīng)周期3~5d或閉經(jīng)期進行超聲檢測,即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由同一超聲醫(yī)師通過超聲探頭(美國GE-LOGIQP6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4~8 MHz,容積探頭,內(nèi)置分析軟件)行多切面掃查子宮及卵巢的形態(tài),完畢后轉換多普勒血流顯像并將彩色取樣框先后放在子宮肌層與內(nèi)膜交界處、子宮頸峽部兩側、卵巢間質(zhì)內(nèi),設置取樣容積寬度為1mm、聲束與血流的夾角為60°,檢測和記錄卵巢動脈搏動指數(shù)(PI)、卵巢間質(zhì)動脈阻力指數(shù)(RI)、子宮動脈阻力指數(shù)(RI)等子宮卵巢動脈血流參數(shù),并觀察排卵情況。
1.2.3 卵巢儲備功能 健康人員于入院時、PCOS患者于治療前后抽取左上臂靜脈血6ml置入無菌抗凝試管中,血清分離(3 000 r/min,10 min,離心半徑 8.5 cm)后通過日立7600-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卵泡刺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睪酮(T)等卵巢儲備功能指標,試劑盒由深圳市國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上述操作均嚴格依據(jù)說明書相關規(guī)定進行。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子宮卵巢動脈血流和卵巢儲備功能,比較促排卵不同療效的子宮卵巢動脈血流和卵巢儲備功能,分析促排卵治療PCOS的子宮卵巢動脈血流與卵巢儲備功能的Pearson相關性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2檢驗。相關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法。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健康人員和 PCOS患者子宮卵巢動脈血流和卵巢儲備功能比較 PCOS患者卵巢PI、RI和FSH均低于健康人員,PCOS患者子宮RI和LH、E2、T均高于健康人員,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 0.05),見表 1~ 2。
2.2 促排卵不同療效 PCOS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PCOS患者治療后排卵58例(82.86%),年齡 21~ 38歲、平均(30.12±4.58)歲;體質(zhì)量指數(shù)(17.2~29.5)kg/m2,平均(24.82±3.24)kg/m2。無排卵者12例,年齡22~38歲,平均(30.82±4.63)歲;體質(zhì)量指數(shù) 17.4~29.4kg/m2,平均(25.06±3.29)kg/m2。排卵組和無排卵組年齡、體質(zhì)量指數(shù)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2.3 促排卵不同療效的子宮卵巢動脈血流和卵巢儲備功能比較 促排卵治療前,排卵組和無排卵組卵巢PI、卵巢RI、子宮RI和FSH、LH、E2、T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均P>0.05),排卵者卵巢PI、RI和FSH值明顯高于無排卵者,排卵者子宮RI和LH、E2、T值均低于無排卵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4。
2.4 促排卵治療 PCOS的子宮卵巢動脈血流與卵巢儲備功能的Pearson相關性分析 卵巢PI值與FSH值呈正相關(r=0.678,P < 0.05),與 LH、E2、T 值呈負相關(r=- 0.657、- 0.682、-.662,均P<0.05),卵巢RI值與FSH值呈正相關(r=0.702,P < 0.05),與 LH、E2、T 值呈負相關(r=- 0.687、- 0.711、-0.677,均 P<0.05),子宮 RI與 FSH值呈負相關(r=-0.657<0.05)、與LH、E2、T 值呈正相關(r=0.672、0.688、0.624,均 P < 0.05)。
表1 健康人員和PCOS患者子宮卵巢動脈血流比較
表2 健康人員和PCOS患者卵巢儲備功能比較
表3 促排卵不同療效的子宮卵巢動脈血流比較
表4 促排卵不同療效的卵巢儲備功能比較
PCOS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患者體內(nèi)性激素水平變化存在密切關系。性激素異??墒棺訉m內(nèi)激素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影響患者內(nèi)分泌狀態(tài)繼而影響卵巢儲備功能,最終導致排卵功能障礙,甚至PCOS的發(fā)生。本研究結果顯示,PCOS患者卵巢 PI、RI和FSH明顯低于健康人員,PCOS患者子宮RI和LH、E2、T明顯高于健康人員;與文獻[5-6]研究基本一致,這表明子宮卵巢動脈血流變化、卵巢儲備功能與PCOS的發(fā)生有關。這可能是由于在PCOS的發(fā)生過程中,其不僅引起了患者體內(nèi)的性激素水平紊亂,還使子宮卵巢的血流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導致了機體的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從而促使了卵巢組織增生和多囊形成。同時,本研究中,PCOS患者促排卵治療后,排卵58例(82.86%),此與徐美鳳等[7]研究基本一致,這表明促排卵治療能夠有效促進患者卵泡的生成、成熟及排出,但可能由個體或多因素影響,仍有部分患者療效欠佳。而排卵者卵巢PI、RI和FSH均明顯高于無排卵者,排卵者子宮RI和LH、E2、T均明顯低于無排卵者,這說明了子宮卵巢動脈血流變化與PCOS的病情轉歸有關。這可能是由于患者經(jīng)調(diào)節(jié)機體糖-脂代謝和促排卵等治療后,能夠有效改善性激素的紊亂狀態(tài),促進卵巢儲備功能的恢復,并改善子宮卵巢動脈的血流循環(huán);尤其是促排卵成功的患者,可能由于治療過程中對患者性激素紊亂狀態(tài)的改善作用更顯著,繼而能夠更有效地恢復卵巢儲備功能,使子宮卵巢動脈的血流循環(huán)恢復得更良好。
此外,本研究的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卵巢PI、RI值與FSH值呈正相關、與LH、E2、T值呈負相關,子宮RI與FSH值呈負相關、與LH、E2、T值呈正相關;這進一步說明了子宮卵巢動脈血流變化與促排卵療效的關系,提示在PCOS促排卵治療后,監(jiān)測患者子宮卵巢動脈血流的變化,將有助于評估患者卵巢結構的變化和內(nèi)分泌功能情況,尤其是可進一步評估患者促排卵治療的療效及預后,對指導患者的治療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