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理軍 王崇霞 金小書 何志剛 龐再明
摘 要:金葵子土壤調理劑主要原料是白云石、硅礦和有機物料,有機質≥5%、CaO≥20%、SiO2≥20%,pH為10.0~12.0,主要用于酸性土壤。為了驗證該產品在湖北水稻上的應用效果,2016年在湖北省崇陽縣進行了一系列田間試驗。
關鍵詞:土壤調理劑;中稻;田間試驗;技術總結報告
中圖分類號:S15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004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
試驗設在湖北省咸寧市崇陽縣青山鎮(zhèn)鋪前村中稻田內,土壤質地為砂壤,類型為水稻土。前茬作物為油菜,產量121kg/667m2。土壤基礎理化性質為:pH值6.3,全氮0.68%,速效氮93.6mg/kg,速效磷61.1mg/kg,速效鉀為242.7mg/kg,總鉛50.31mg/kg,有效鉛11.0mg/kg,有效鎘為0.31mg/kg。
1.2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2個處理,分別為:對照,習慣施肥,氮肥施用量為純氮11kg/667m2,其中基施50%,分蘗肥30%,穗肥20%;習慣施肥配施金葵子土壤調理劑,施用量150kg/667m2,基施,分蘗期追施普通尿素7.6kg/667m2。各處理3次重復,隨機排列。小區(qū)面積30m2,小區(qū)間設置隔離行,小區(qū)外設置保護行,用塑料薄膜的土埂隔開,單排單灌。
供試作物為中稻,品種為中谷優(yōu)1361。2016年5月20日浸種,22日播種,大棚集中育秧;6月11日耙田,12日劃小區(qū)作田埂并按各處理施肥,13日人工栽秧;6月23日667m2施肥尿素7.6kg;10月14日收割。
1.3 中稻生長、產量及產量構成因子
水稻分蘗期調查分蘗數,收獲時測定株高。各小區(qū)單收單打計產,在脫粒稱量稻谷鮮重的同時,按小區(qū)分別準確稱取稻谷1.0kg,帶回晾干后再稱重,計算含水量,用于換算各小區(qū)稻谷實際產量。同時調查產量構成因素,包括穗粒數、千粒重、結實率。
1.4 土壤pH、土壤與籽粒重金屬測定
中稻收獲后,每個小區(qū)取5個點,采用梅花形取樣,采樣深度0~20cm,混合均勻后帶回實驗室測定土壤總鉛、有效鉛、總鎘、有效鎘,同時測定土壤pH。收獲后的籽粒測定有效鉛及有效鎘。pH值采用玻璃電極法測定;土壤及籽粒鉛、鎘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
1.5 統計分析
采用t檢驗分析施肥對中稻生長、產量、產量構成因素、土壤及籽粒重金屬的影響,多重比較采用鄧肯氏比較法。所有分析采用SPSS19.0軟件完成,P?0.05表示差異顯著,P?0.01表示差異極顯著。
2 結果與分析
2.1 土壤調理劑對中稻生長、產量及產量構成因子的影響
表1和表2顯示,施用土壤調理劑顯著提高了中稻產量,增產6.6%。表3顯示,施用土壤調理劑提高了中稻株高、穗長、分蘗數、總穗粒數、穗實粒數、千粒重。
2.2 土壤調理劑對土壤pH和重金屬的影響
結果顯示,土壤調理劑對土壤pH的影響不大。本土壤調理劑為堿性肥料,但在此試驗中,并未提高土壤pH值,這可能與取樣時間有關系。因為采樣時間為中稻收獲時,此時距離施肥已經有較長時間,土壤調理劑對土壤pH的影響已經監(jiān)測不出來。施用土壤調理劑對土壤鎘的去除效果比較明顯,對降低有效鉛的效果也比較明顯,但提高了總鉛的含量(表4)。
2.3 土壤調理劑對中稻籽粒重金屬的影響
土壤調理劑對中稻籽粒總鉛有提高,但總鎘有下降(表5)。
3 小結
本試驗應用結果表明,施用土壤調理劑促進了中稻生長,提高了中稻株高、穗長、分蘗數、總穗粒數、穗實粒數、千粒重,能顯著提高中稻產量,增產6.6%,同時能有效降低土壤鎘和籽粒鎘的含量,但提高了土壤總鉛和籽??傘U,這表明施用施用土壤調理劑能帶來一定的鉛污染風險。
參考文獻
[1]孫薊鋒,王旭.土壤調理劑的研究和應用進展[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3(1):1-7.
作者簡介:劉理軍(1979-),男,湖北崇陽人,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yè)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