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濟稅源作為稅收的根本來源,其任何變動都會對稅收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進而引發(fā)各類稅收風 險。本文引入風險管理理念和經濟景氣指數預警理論方法,從宏觀經濟稅源層面入手,將宏觀經濟運行方面存 在的稅收風險作為研究對象,對潛在的稅收風險進行量化識別,以此分析宏觀經濟稅源和稅收發(fā)展變化趨勢,以 期對促進經濟稅收可持續(xù)協(xié)調發(fā)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宏觀經濟;稅收風險;預警體系
中圖分類號:F81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18)10-0089-04
風險管理理念起源于美國,最初應用于金融保險領 域,并以其較強的針對性、實用性和高效性,愈來愈廣泛 地應用到其他領域的管理活動之中。近年來,我國稅務 部門開始引入風險管理理念,針對微觀企業(yè)實施具體的 風險管理,以促進稅收征管效能提高,但總體上說對宏觀 經濟層面所引發(fā)的稅收風險專注度較少。就稅收風險而 言,宏觀經濟稅源作為稅收的根本來源,其任何變動都會 直接對稅收產生影響,宏觀經濟層面的不良變化對稅收 的影響可能更大,極易引發(fā)涉及面更廣的系統(tǒng)性風險,因 此,開展宏觀經濟層面的稅收風險識別和預警對提高稅 收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構建宏觀經濟層面的稅收風險預警體系的思路 和內容
開展宏觀經濟層面稅收風險預警研究的總體思路 是:以統(tǒng)計部門的宏觀經濟數據和稅務部門的稅收數據 為研究基礎,引入科學的風險預警指數合成方法,建立完 整的宏觀經濟稅收風險預警體系,據此識別宏觀經濟層 面的稅收風險,把握經濟稅收變動規(guī)律,科學預測未來發(fā) 展趨勢,促進經濟、稅收良性健康發(fā)展。按照上述研究思 路,本文將宏觀經濟層面的稅收風險預警體系分為四大 類。
(一)先行性風險預警指標。按照“經濟決定稅源, 稅源產生稅收”的原理,針對為把握經濟稅源發(fā)展趨勢 和合理預測稅收收入而提供信息參考的先行性風險預警 指標,本文篩選了國民經濟核算中的營業(yè)收入、利潤、增 加值、產銷量、外貿進出口、價格等 22 個指標作為研究對 象,使其盡可能地涵蓋稅收來源的各個方面和稅收產出 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并分別與稅收收入進行相關性檢驗,最終選
擇最有代表性的指標合成先行性稅收風險預警指數,為 合理預測稅收變化趨勢提供量化的數據支持。
(二)一致性風險預警指標。立足于量化反映經濟 與稅收的協(xié)調性相關關系,針對為跟蹤經濟稅源異動、動 態(tài)監(jiān)控稅收變動情況以及估算未來稅收規(guī)模而提供信息 參考的一致性風險預警指標,本文選擇彈性和稅負兩個 層面的 10 項指標以及稅收收入進度指標作為研究對象, 量化反映經濟與稅收的投入產出關系,并結合宏觀經濟 指標的增速與規(guī)模,合理估算當前稅收增幅和規(guī)模,在此 基礎上與當前稅收收入完成情況進行比對分析,提示整 體稅收收入風險。
(三)促進性風險預警指標。根據稅收反作用于經 濟的稅收效應理論,針對為研究財政稅收調控政策實施 效果、量化反映政策執(zhí)行對宏觀經濟的促進作用而提供 信息參考的促進性風險預警指標,本文主要選擇稅收優(yōu) 惠政策的收益對象以及受惠規(guī)模 2 項指標作為研究對 象,量化評價政策執(zhí)行對宏觀經濟和特定產業(yè)的促進作 用,揭示政策制定、政策執(zhí)行、實施效果與預期目標不匹 配的風險。
(四)結構性風險預警指標。利用經濟結構與稅收 結構的關聯(lián)關系,針對通過稅收結構的變化來反映宏觀 經濟運行態(tài)勢的結構性風險預警指標,本文主要從產業(yè) 結構、行業(yè)集中度、稅種結構等方面選擇 4 項指標作為研 究對象,通過稅源及稅收的質量狀況反映當前經濟發(fā)展 方式轉變進程中存在的結構性、趨勢性風險。
按照上述分類,初步確定了四類 38 項稅收風險預警 備選指標,共同組成宏觀經濟層面的稅收風險預警體系
(見表 1)。
目前國際上應用較多的經濟景氣指數合成理論方法 主要有兩種:擴散指數法(DI)和合成指數法(CI)。在 近年我國宏觀經濟研究實踐中,這兩種方法也開始有相 關應用,如: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國民經濟綜合景氣評分和 國經指數等均應用了上述方法。
(一)指數合成方法
擴散指數法(DI)作為經濟檢測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方 法,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得到確立并廣泛應用,但是擴散 指數存在著不能反映經濟波動幅度、干擾較大等缺點,于 是第二種指數編制方法合成指數(CI)應運而生。合成 指數法(CI)在編制方法上要比擴散指數復雜的多,它不僅考慮各指標的波動狀態(tài),而且將波動程度綜合考慮 進來,以彌補擴散指數的不足。因此,相對于擴散指數法, 合成指數更具有量化的特征。
(二)指數合成方法應用研究
從具體應用看,擴散指數更多地關注變動趨勢,特別 是對于經濟變動“由弱轉強、由強轉弱”等轉折性的重 大變化尤為敏感;合成指數除了能預測經濟波動的轉折 點外,還能在某種意義上反映經濟循環(huán)變動的強弱,可以 將具體變動趨勢加以量化體現。因此在實際應用中,CI 和 DI 兩種方法可以結合使用,共同成為經濟景氣監(jiān)測預 警的基本方法。
基于上述擴散指數 DI 和合成指數 CI 的編制方法及 應用特點,本次研究將分別采用兩種方法進行指數合成, 以便更好地為稅收變動規(guī)律實施預測預警。首先,將前 文篩選出的各項風險預警指標構建為一個整體性的宏觀 經濟稅收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然后,分別應用兩種方法編 制先行性經濟稅收風險預警擴散指數、先行性經濟稅收 風險預警合成指數;最后,以上述經濟稅收風險預警指數 的波動變化情況為數據基礎,建立類似國民經濟預警的 “紅黃綠藍”稅收預警信號體系,由此判斷稅收發(fā)展趨勢 以及是否存在結構或趨勢性的問題,并開展稅收風險預 測預警。
三、宏觀經濟層面的稅收風險預警實證分析
本次實證研究首先選擇先行性風險預警指標開展應 用性分析,由于系統(tǒng)性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更偏向于對宏 觀經濟稅收發(fā)展趨勢和結構變化的把握與監(jiān)控,因此,我 們在做實證研究時,盡可能地將實證研究的時間周期拉 長,選擇了某市 45 個月度周期的經濟數據和稅收數據作 為研究對象,將其代入到先行性稅收風險預警指標體系 中,通過先行性風險預警指數找出稅源變化趨勢或結構 變動相對于稅收波動在時間上的領先周期,為后期把握 稅收發(fā)展規(guī)律提供先兆性信息。
(一)基于擴散指數法的先行性稅收風險預警指數 實證研究
1. 實證研究過程
擴散指數簡稱 DI, 通過該指數把握稅收變動趨勢、 揭示稅收運行風險的基本思想如下:當所選擇的涉稅經 濟指標中的大部分呈上升趨勢時 , 說明后期稅收來源充 足,稅收收入處于較快增長階段 , 當涉稅經濟指標中的 大部分呈下降趨勢時 , 說明經濟稅源有所萎縮,稅收收 入增長可能會有所回落或呈現下降趨勢。擴散指數的 計算公式是:DI= 上升的指標數目 / 選用的總指標數目
*100%。若指標既不明顯上升、也不明顯下降,則以 0.5
計入分子、以 1 計入分母。 經過相關性檢驗和同質化指標的取舍處理,我們從
前文的先行性風險預警指標中挑選出最具代表性的營業(yè) 收入變動率、個人所得稅應稅收入變動率、工業(yè)企業(yè)主營 業(yè)務收入變動率、工業(yè)企業(yè)利潤總額變動率、商品銷售總 額變動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變動率六大指標,編制稅 收月度先行性擴散指數(以下簡稱“月度擴散指數”)。 月 度 擴 散 指 數 的 取 值 范 圍 在 0 ~ 100% 之 間,以
50% 為水平線,可以將其劃分為四個階段:當擴散指數大 于 50%,且處于上升趨勢,稅收總體處于加速增長狀態(tài); 當擴散指數大于 50%,但處于下降趨勢,稅收總體處于增 長狀態(tài),但增幅有所回落;當擴散指數小于 50%,且處于 下降趨勢,稅收總體處于加速下滑狀態(tài);當擴散指數小于 50%,且處于上升趨勢,經濟總體處于下降通道,但下滑 趨勢有所減緩??傮w而言,擴散指數類似于經濟周期的 “一階導數”,總是趨于在總量本身改變方向之前先行改 變方向。因此,根據擴散指數的變化,可以了解稅收變動 的過程,把握整體趨勢,判斷稅收運行的轉折點。為更加 直觀地反映擴散指數先行的效果,將月度擴散指數、月度 擴散指數滯后一期與各類稅收變化率繪成折線圖,可以 明顯看出指數與稅收之間的相關關系和先行周期。
圖 1 月度擴散指數與稅收收入總量變動率的關系曲線
圖 2 月度擴散指數滯后一期與稅收收入總量變動率的關系曲線
2. 實證研究結論
(1)月度擴散指數與稅收收入總量的變動趨勢基本 一致,二者呈高度正相關關系。先行性預警指標包含營 業(yè)收入變動率、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變動率、 工業(yè)企業(yè)利潤總額變動率、商品銷售總額變動率、社會消 費品零售總額變動率等指標,這些單一指標與稅收收入
總量呈現高度相關關系,因此,可以參照擴散指數的運行 趨勢來合理預測稅收總額和營業(yè)稅的變動趨勢。
(2)月度擴散指數先行于稅收收入總量變動大致一 個月度。由月度擴散指數滯后一期與稅收指標的關系圖 可以看到,月度擴散指數與稅收收入總量的先行周期大 致為一個月。換言之,可以利用當期月度先行擴散指數 的變動情況預測下個月的稅收收入變化趨勢。
(3)月度擴散指數僅能定性反映下一期稅收收入的 變動趨勢,而無法量化評價具體的稅收波動幅度。由于 擴散指數的編制方法相對比較粗放,僅通過“0、0.5、1” 來分別代表單一指標的下降、持平或增長,因此,月度擴 散指數的具體數值并無量化的具體含義,僅能通過最終 得到的擴散指數與“50”這一臨界值的差距幅度來定性 判斷稅收變動趨勢。
(二)基于合成指數法的先行性稅收風險預警指數 實證研究
1. 實證研究過程
合成指數簡稱 CI,是指從各種經濟活動的主要經濟 指標中選取一些對景氣敏感的指標 , 用合成各指標變化 率的方式 , 把握景氣變動的大小。合成指數與擴散指數 是相對的 , 但合成指數的功能更強大些 , 它不僅能預測 經濟周期波動的轉折點 , 某種意義上還能反映經濟周期 波動的強度即振幅。類似于擴散指數,以下擬采用月度 經濟數據,編制月度稅收先行合成指數(以下簡稱“月 度合成指數”)。
首先,確定基準日期。周期波動的基準日期是波動 達到周期的波峰和波谷的時點 , 即周期波動的轉折點日 期。一旦我們確定了基準日期 , 周期的持續(xù)期間、擴張 和收縮時間也就相應地確定了。因此 , 基準日期是分析 和預測商品市場波動周期和波動特征的重要依據。同時 , 基準日期也是確定經濟指標之間時差關系的基準。
其次,確定風險指標和基準指標。風險指標仍然沿 用上文所選的六大指標,即營業(yè)收入變動率、個人所得稅 應稅收入變動率、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變動 率、工業(yè)企業(yè)利潤總額變動率、商品銷售總額變動率、社 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變動率?;鶞手笜耸怯脕泶_定基準循 環(huán)和拐點 , 更重要的是為風險指標分類(先行、一致或 滯后)提供時差分析參考。結合指標內容與擴散指數擬 合效果,我們選取稅收收入總量變動率作為基準指標。
第三,對原序列進行季節(jié)因素調整。一般情況下 , 時間序列受四類因素的影響 , 它們分別是:循環(huán)序列、季 節(jié)因素、趨勢序列和不規(guī)則序列,本文將季節(jié)因素和不規(guī)則因素去掉 , 得到趨勢循環(huán)序列 , 即為最終分析的序列。 第四,利用時差相關系數法確定風險指標的先行、一
致、滯后性。以稅收收入總量變動率作為基準指標,然后 使其它六項風險指標超前或滯后若干期,計算其相關系 數。本文利用 Eviews7.0 計算稅收收入總量變動率與六 項指標的時差相關系數。稅收收入總量的先行性指標為 個人所得稅應稅收入變動率、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主營業(yè) 務收入變動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變動率,且個人所得 稅應稅收入變動率先行一個月度,剩余兩項指標先行兩 個月度。對稅收收入總量而言,需要將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 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變動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變動率后 移一個月度,最終計算的合成指數比稅收總額領先一個 月度。
第五,進行指數合成。目前,國際上有三種計算合成 指數的方法,分別為 NBER 合成指數構建方法、日木經 濟企劃廳的合成指數計算方法、OECD 的合成指數計算 方法,本文采用 NBER 合成指數方法構建合成指數。
圖 3 稅收收入總量變化率合成指數滯后一期和稅收指數曲線
2. 實證研究結論
(1)月度合成指數與稅收收入總量的變動趨勢基本 一致。針對稅收收入總額的先行性預警指標包含個人所 得稅應稅收入變動率、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 變動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變動率三項指標,這些單一 指標與稅收收入呈現高度相關關系,因此,合成指數與稅 收收入的走勢基本趨于一致。
(2)月度合成指數與稅收收入總量的波動幅度基本 吻合。由月度合成指數滯后一期與稅收收入總額之間的 關系圖可以看到,月度合成指數不僅與稅收收入總量的 變動趨勢基本一致,而且在多數時間周期內與稅收收入 的變動幅度也基本吻合,再由合成指數的編制原理可知, 月度合成指數不僅可以先行預知稅收收入的變動趨勢, 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稅收收入變動幅度的強弱程 度,為進一步的稅收趨勢預測建立良好的基礎。
(3)合成指數先行于稅收收入總量大致一個月度。 由月度合成指數滯后一期與稅收收入總量之間的關系圖 可以看到,合成指數與稅收收入的先行周期大致為一個月。即,可以利用當期月度先行合成指數的變動趨勢和 變動幅度預測下個月的稅收收入變化趨勢以及增減幅 度。
根據上述實證研究,可以配合趨勢圖對經濟與稅收 周期波動的轉折點(峰或谷)進行分析和把握,會更加 直觀地增加對未來稅收變動趨勢的預見性。
圖 4 經濟稅收預測預警指數趨勢圖 四、本次研究成果及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本文著重研究了宏觀經濟層面的稅收風險預警體系
的構建思路及方法,并據此開展了實證研究,主要研究成 果如下:一方面,將稅收風險關注領域從微觀企業(yè)延伸到 宏觀經濟層面,并系統(tǒng)性地構建了較為完整的宏觀經濟 稅收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據此量化評價宏觀經濟層面帶 來的潛在稅收風險;另一方面,借鑒和采用了經濟景氣指 數的理論和方法,嘗試構建稅收風險預警擴散指數和稅 收風險預警合成指數,以期量化描述經濟稅收整體變化 趨勢及規(guī)律,對預測經濟稅收變動趨勢和科學配置征管 資源起到指向性作用。
本次研究只是在宏觀層面對稅收風險實施預警的探 索性研究,下一步應繼續(xù)優(yōu)化完善納入風險預警的單項 指標,并對風險指數計算合成的方法做深入研究,以提高 稅收風險預警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提高稅收管理工作的 預判能力。
注 釋:
① OECD(2004),Compliance Risk Management:Managing and Improving Tax Compliance,Forum on Tax Administration, Centre for Tax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OECD, Paris.
參考文獻:
[1]Mark S.Dorfman.introduction to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M]. 北京 :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2.
[2] 鐘穎 .COSO 框架下集團企業(yè)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 [J]. 財 會通訊 ,2016(17).
[3] 王道樹 . 稅收流失估算:美國的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J].
涉外稅務 ,2011(8).
[4] 蔣震 . 大企業(yè)稅收風險管理的思路和基本框架 [J]. 稅收經濟研究 ,2011(6).
[5] 陳國政 . 上市公司景氣指數指標體系構建研究 [J]. 上海經 濟研究 ,2017(12).
[6] 蔣雯婕 . 企業(yè)稅務風險預警機制探究 [J]. 金融經濟 ,2017(24). [7] 沈峰 . 略論企業(yè)稅務風險內控機制的構建與測評 [J]. 稅務
研究 ,2015(7).
[8] 李萬甫 , 黃立新 . 構建“互聯(lián)網 + 稅收大數據應用”機制 的思考 [J]. 稅務研究 ,2016(7).
[9] 李 曉 曼 . 稅 收 遵 從 風 險 管 理 [M]. 北 京 : 電 子 工 業(yè) 出 版 社 ,2016.
[10] 徐國祥 . 統(tǒng)計預測和決策 [M]. 上海 :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 社 ,2012.
作者簡介:傅卓榮,單位為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
(責任編輯:朱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