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瑩瑩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5-0155-02
送走上屆畢業(yè)的學生,我又回到了闊別六年的一年級數(shù)學課堂。那么一大群天真可愛的學生,課下活潑好動,課堂上也是閑不住的。身為教師的我們都知道,低年級的孩子年齡較小,注意力不穩(wěn)定,持續(xù)時間短,而且自控能力差,很難做到我們理想中的“遵守紀律、不亂講話、認真聽講”。因此,提高低年級數(shù)學課堂的有效性顯得尤為重要。
一、讓孩子學會傾聽
《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學會傾聽”,傾聽老師的講課,傾聽同學的發(fā)言,只有讓孩子學會認真的傾聽,才能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有效地進行。剛教一年級的老師往往最頭疼的就是,你的問題還沒說完,早就有聰慧的孩子說出了答案,根本沒有給其他學生思考的時間。當你告訴他們要舉手之后才能發(fā)言,他們就搶著舉起自己的小手,嘴里還不停地嚷著:“老師,我,我,我?!碑斈阏堃晃粚W生起來回答問題時,其他的孩子要么垂頭喪氣,要么隨意插嘴,只顧說出自己想說的話。所以我們要加強課堂常規(guī)的建設,尤其是讓孩子學會傾聽。我會告訴班級里的學生,當老師在講課或小朋友在發(fā)言的時候,其他人要認真傾聽,做一個有禮貌的聽眾,這樣才是尊重別人的一種表現(xiàn)。當一位同學回答問題之前,我會先要求全班同學都安靜下來,同時鼓勵發(fā)言的同學聲音響亮。當然自己也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當學生發(fā)言的時候,我會做一個耐心、專心和細心的傾聽者。久而久之,學生也會形成一種良好的傾聽和發(fā)言的好習慣。
二、讓孩子學會朗讀
朗讀是語文課常用的教學方法,很少被用在數(shù)學課堂中??墒牵艺J為朗讀在數(shù)學課堂中也大有用武之地。朗讀可以用在需要學生看題,審題的時候。低年級學生由于識字不多,獨立讀題有困難,要由教師范讀或領讀,或者給生字注音,或者將它放大在黑板上,然后在教師的幫助下朗讀,同時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題目中的關鍵詞語、重要數(shù)據(jù)、已知信息和所求問題等。在通過朗讀弄清題意后還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題意,要求不用過高。只要學生對題意理解較好,那么做起來就會輕松正確。朗讀還可以用在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適時的朗讀,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的記憶,激起學生的興奮,讓學生重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三、讓孩子學會動手
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倍K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手和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手使腦得到發(fā)展,使它更明智,腦使手得到發(fā)展,使它成為思維的工具和鏡子?!毙W生的認知規(guī)律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對于好動且好奇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動手操作更容易吸引他們的參與,讓他們在課堂上親手動一動,勝過老師一遍又一遍的講解。正所謂:聽過了,就忘了;看過了,就明白了;做過了,就理解了。他們最深刻的體驗莫過于自己雙手實踐過的東西。因此,要讓學生動手做數(shù)學,而不是用耳朵聽數(shù)學。這也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措施之一。
四、讓課堂變得有趣
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數(shù)學教師,我們都知道,大部分的學生都認為數(shù)學太枯燥無味、太抽象、太難以理解。確實,它沒有語文課的詩情畫意,沒有音樂課的悅耳動聽,也沒有美術課的多姿多彩。這是由它的學科特點而決定的。但我們依然可以想辦法讓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變得有趣,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欲望,使他們愛上數(shù)學,愿意去學數(shù)學,不再讓枯燥成為數(shù)學的代名詞?!皵?shù)學好玩”是數(shù)學大師陳省身先生在2002年8月世界數(shù)學家大會上為少年兒童的題詞。本來,玩就是小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讓他們在充滿生機與樂趣的課堂上,可以使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獲得發(fā)展。教學“左右”的時候,在初步認識左右后,我和學生一起做“聽口令,做動作”的游戲,先由我說,學生做: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左手指左眼,右手指右眼。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右手拍左腿,左手拍右腿。
左手叉腰,右手舉起來。
……
然后學生說,我和其他同學一起做。在這樣的游戲中,學生學得好,記得牢。除了游戲,一個精彩的故事,一則小小的謎語,一個有趣的問題,都可以帶領學生快樂地走進神秘的數(shù)學殿堂。
五、不吝于表揚孩子
新課改以來,很多人都說,我們的課堂有了太多的表揚聲,動不動就是“棒、棒、你真棒”“你真聰明”……這樣的表揚是不是起不到積極的作用呢?誠然,表揚絕不是像以上那樣僅僅停留在形式上,而是通過老師適時、恰當?shù)谋頁P,達到激勵學生、鼓舞學生,增強學生自信心的效果。教學中我們要更新評價觀念,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學生,實施以鼓勵為主的評價。當學生思維出現(xiàn)障礙時,給予必要的幫助,使他們“跳一下也能摘到果子吃”;對于學生探求的結果,既指出“對”與“錯”,也指出“好”與“壞”;既看結果本身,更與學生原有學習水平對比,讓學生感受到進步即成功。善于運用表揚的力量,如“你真棒,想法很獨特,老師很佩服你”;“你的回答聲音很響亮,很棒!”……。這樣的激勵性語言不僅能鼓舞學生的斗志,增強學生的自信,而且能讓他們在體驗成功的同時,會燃起他們無數(shù)次探求的意念,成為學生繼續(xù)努力的動力。
其實,表揚并非一定要用語言,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可起到激勵表揚的作用。還有教師應該關注批評與表揚的關系,它們兩者是一個對立統(tǒng)一體,二者缺一不可。這里所說的批評并不是板起面孔呵斥學生,也不是不留情面的挖苦學生,更不是貶損人格的辱罵學生。教師的表揚與批評都應該是一門藝術,只要每一位教師對學生的表揚是發(fā)自內心的真誠,對學生的批評也是出自內心的愛護。
總之,我們必須根據(jù)學生的生理、心理、年齡特點,采用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這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yǎng),在學習和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再學習,更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