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月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7-0183-02
一、班級特色文化定義
班級文化是班級師生在共同學習生活中所形成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生存方式的總和。是班級成員在班主任的引導下,朝著目標邁進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而特色是具有獨特的特殊色彩,有自己的顏色和別人不一樣。讓孩子們認為“我們的班就是與眾不同”,這是符合兒童心理的。
二、班級文化特色的確立
作為一名小學的班主任,尤其是對一年級的新生,很多人會頭疼,剛開學的個別孩子哭鬧,不愛上課,初次家長見面對年輕教師的不信任,都是我剛接手班級時面對的困難。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陷入了沉思。笛卡爾的相互作用是我一下子有了靈感。建立一個讓孩子看起來舒服的環(huán)境。讓他們覺得上學和在家也是一件幸??鞓返氖?。再加上我們學校的環(huán)境特點,基本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孩子一般由老人看管,想要讓班級正常運作這些老年人的力量不可小視,再加上大多數(shù)老年人不服老,年輕時又是種地行家。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開學初組織一次種植活動,活動前做好預案,得到了家長的響應。不到一天,花盆、花土、種子、化肥、全部到位并成立了“種花小分隊”有了顧問花匠。孩子也很興奮,自動的分成了幾小組,選擇了各自喜歡的花。愛哭不哭上學的小男孩,拉著我的手說“老師我要種向日葵”;家長說,自從知道班級要種花,每天上學都比平時起得早,也不哭了,可能他對上學有了期待。種植的日子到了老年部隊沖在了前面。我擔心他們累,他們卻說,這個活動有意義。好像自己也年輕了,有用武之地了。當花種好后,我發(fā)現(xiàn)家長們更支持工作了。每次掃除別的班,需要按順序排值日生,而我們班大多都積極響應,干得又快又好。家長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啦,隨著孩子們花園成立,孩子們也發(fā)生了變化。以前不愛上學的孩子更愛上學。每天都問我小花什么時候長出來,以前下課就吵鬧的孩子們不再吵鬧。組團的在花盆旁邊安靜的觀察。我也適時地和他們說,小花是有生命的,他們也怕吵怕鬧,你們是大孩子要懂得保護它們,愛護它們。我更能聽到有的小女孩站在花的旁邊給小花唱歌。在笛卡爾的概念中,“物質”無異于現(xiàn)代概念中的有機氛圍。如果孩子們以豐富的方式與環(huán)境進行交互,不言而遇,教師和更廣泛的學校環(huán)境必須同樣是豐富和充滿活力的。這是我明白創(chuàng)建班級文化的重要。而這個“魔法花園”的建設才剛剛開始。
三、班級特色文化的實施
1.以花的名義規(guī)劃班級的物質文化
課桌上的名簽卡是欣欣向榮的向日葵。
班級墻壁的公告欄。班級公約的設計上是蒲公英,圖書角擺上文竹,垃圾桶旁貼上鮮花,讓孩子們所處的每一個地方都如在自然中輕松愉悅。
2.以花知名創(chuàng)建小組制定公約
我把班級分成11個小組,四人一組,自由思考,選出自己的組名,孩子熱情很高,并為自己的小組賦予自己的寓意。
1) 梅花組 2)蘭花組 3)向日葵4)串紅組 5)草莓組 6)風仙組 7)菊花組 8)牡丹組 9)仙人掌組 10)四葉草組 11)蒲公英組
我不曾想到2年級的孩子會有這樣的創(chuàng)造力。因為我知道班級的每個小組,都是一個整體,而這些小組間公平競爭,良好的氛圍就構成了一個班級。而且每個小組中的各個人員都有自己要負責的任務,從條件公約制度中,實現(xiàn)了人人有事做,有人管的良好風氣,每個人都是班級的主人,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班的一個小女孩,孩子聰明但個性很強,愛馬虎,自從當了組長后,有了很多的改變,因為組長公約是這樣制定的:組員問的問題要仔細解答。自己的作業(yè)要又快又好。能管住別人,管好自己,及時用贊美的語言評價組員。當了組長一段時間后孩子的家長主動和我談起孩子,記在家的進步都很多,發(fā)脾氣,使小性子的時候越來越小了,覺得孩子長大很多。
3.以花之名設計活動
對于剛步入校園的孩子們來說,他們和集中移動還不是很強,經常是我怎么樣我怎么樣,自我為中心很嚴重,而好的精神面貌,和協(xié)的同學關系,師生關系,學校關系,都是通過活動來體現(xiàn)的。
首先我做了觀察日記,孩子們分組分學號,每人看周觀察,一次并畫下來了,寫一段感受。并確立“用心發(fā)現(xiàn)美,奇思助我想”的主題。一個學期下來我讓小組成員看有自己小組的記錄,小花從發(fā)芽到長葉,開花的奇妙變化并體現(xiàn)合作的樂趣。我把每個小組的觀察日記定成冊子,就變成了一本豐富多彩的書,把它放在圖書角,現(xiàn)在是孩子們最愛的一本書之一。
通過此次活動還要及時捕捉每個教育的機會,記得在觀察串紅時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那天我正好串紅的花蜜剛剛成熟,我就摘了下為分給當時觀察花的孩子,結果這個小男孩會到家里大哭大鬧,說自己的花被別人吃了,他的媽媽也給我打電話表示,讓我第二天一定要讓他吃到花蜜,不然小家伙不會罷休,雖然家長也知道這是孩子愛發(fā)脾氣可也拿孩子沒辦法。我第二天把男孩叫了過來,我問他,但是種花時的心情,是誰買的盆,哪的種籽,誰在照料它,男孩答得很流利,我又問男孩,哪些花是誰的呢?他不說話了,我說小花是我們大家的。它不屬于任何人,等你不亂花脾氣時你就可以吃到花蜜了,男孩聽了點點頭,那段時間他特別乖,第二周正好輪到他觀察花,他不僅吃了花蜜,還得到了一粒串紅的種籽,到現(xiàn)在這個小男孩已經懂事多了。
我又把每個孩子與花接觸的照片配上文字,發(fā)到家長平臺微信號中,讓家長一同見證孩子們的變化,欣喜自己為班級做的貢獻是值得的。
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在他周圍以及在學校走廊的墻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動室里經??吹降囊磺校瑢τ谒衩婷驳男纬删哂兄卮蟮囊饬x,這里的任何東西都不應當是隨意安排的。孩子周圍的環(huán)境應當對他有所誘導,有所啟示。我們要竭力要使孩子所看到的每幅畫,讀到的每句話,都能啟發(fā)我去聯(lián)系生活,努力的創(chuàng)造班級文化,做有特色的文化。還記得臺灣作家張曉風的文章!《世界,我交給你一個孩子?》寫道“學校啊,當我把我的孩子交給你,你保證給他怎樣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給你一個歡欣誠實又穎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每讀到這我就深深的反省,我們每個人都為遇到一個好的班主任而幸福,而我更期待自己做一位優(yōu)秀的班主任,創(chuàng)建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班級文化。
心若向陽,一樹開花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愿我們在一路花香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