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浩鵬
摘 要 本文主要對會計學基礎精品課程建設策略進行了探討分析。文章第一部分指出會計學基礎課程建設的問題,第二部分闡釋了會計學基礎精品課程建設的意義,第三部分探討提出會計學基礎精品課程建設的策略。
關鍵詞 會計學基礎 精品課程 會計學
一、會計學基礎課程建設的問題
(一)課程教學手段對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所忽略
在現(xiàn)代教育的過程中,由于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所有教學活動都應該緊緊圍繞如何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能夠主動思考和積極探索,有效提升學生綜合分析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水平。但是在當前會計學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老師作為傳授會計學基礎知識的人,明顯處于主導地位,而學生作為學習會計學基礎知識的人扮演著配角。在這樣的會計學基礎課程教學中,課堂的實際教學氣氛往往非常沉悶和枯燥無味,學生不但缺乏分析和解決會計學問題的能力,而且學生學習會計學基礎知識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沒有有效激發(fā)出來。
(二)課程內容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理論和輕實踐的現(xiàn)象
在當前會計學基礎課程教學中,對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播過于重視,對實踐教學有些忽視,這和會計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的特點有些背道而馳。對于缺乏會計實踐經驗的學生來講,有些較為抽象的會計基礎理論知識理解起來難度非常高。如今,盡管諸多院校都設立了會計模擬實驗室,然而卻存在模擬實驗設施不完善、會計電算化程度較低、實驗教材更新遲緩等問題。
(三)教師缺乏豐富的實踐經驗
由于會計基礎課程教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這便要求教師不但應該具備全面的會計基礎理論知識,同時還應該具備足夠的會計實踐經驗技能。如今,很多院校的會計學教師都較為缺乏會計實踐經驗,這些教師都是一直從事會計學基礎理論教學,實踐業(yè)務技能一直沒有及時進行更新,因此當會計法規(guī)、會計制度以及會計準則等產生變化的時候,很有可能發(fā)生和會計實踐相脫離的問題。
二、會計學基礎精品課程建設的意義
(一)有助于更新會計學教育觀念
建設會計學基礎精品課程,能夠使會計學專業(yè)教師不斷對過去的教育觀念進行更新,能夠不斷改進課程教學模式和手段,確保會計教學內容不僅生動形象而且具體直觀,達到激發(fā)學生會計學基礎知識和實踐水平的目的。
(二)有助于強化會計學專業(yè)教師隊伍建設
在建設會計學基礎精品課程的過程中,必然離不開會計學專業(yè)教師的有效參與,這對會計學專業(yè)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和教學水平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廣大教師必然想方設法地不斷提升自身的業(yè)務能力和教學水平。
(三)有助于完善會計實訓基地建設
理論和實踐并重是會計學基礎精品課程建設的主要目標。在建設會計學基礎精品課程的過程中,地方政府或者教育部門肯定會不斷加大對于院校會計實訓基地的投資力度,從而不斷完善會計實訓基地建設。
三、會計學基礎精品課程建設的策略
(一)對課程教學模式與手段進行改革
第一,融合多種教學手段與方式。由于課堂講授的課程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會計專業(yè)教育的實際需要了,院校要全面構建情境式教學、討論式教學、啟發(fā)式教學、案例教學以及多媒體教學相融合的課程教學模式體系。比方說對于借貸記賬法運用部分的知識,應該主要采用課堂實訓以及案例教學的手段,輔之以課堂講授,努力實現(xiàn)學做合一。第二,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會計業(yè)務素質,實現(xiàn)以訓強技和以賽促訓。應該經常組織開展各種類型的會計基礎知識業(yè)務技能競賽,比方說會計軟件基礎操作競賽、珠算能手競賽、點鈔票競賽等,并且要努力實現(xiàn)會計基礎知識業(yè)務技能競賽的常態(tài)化,依靠競賽的手段和方法全面加強學生的會計基礎知識技能訓練。同時,對會計學基礎知識的教學質量進行檢驗,從而不斷提升會計學基礎精品課程建設的質量。
(二)課程教學內容要具有實用性和科學性
為了確保課程教學內容的科學、實用,最為關鍵的事情便是選擇實用性較強、內容較為新穎的優(yōu)秀精品教材。要結合當前以及今后一段時期經濟社會發(fā)展對于會計人才的需要,和一些行業(yè)企業(yè)聯(lián)系合作,立足于會計學基礎精品課程的建設目標,選擇和確定課程教學所使用的教材。教材的選擇要依靠立體化的形式,應該以紙質形式的教材為主,網絡、電子、音像等形式的教材為輔。這樣不但能夠達到傳授會計學基礎理論知識的目的,還能夠引導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會計學基礎業(yè)務能力。另外,課程教學內容還應該將會計資格證考試的有關內容納入其中,緊緊圍繞會計學專業(yè)畢業(yè)證以及會計資格證所要求的職業(yè)素養(yǎng)、業(yè)務能力以及知識水平等認真開展課程教學。
(三)努力打造“雙師型”的師資力量隊伍
所謂的“雙師型”的師資力量隊伍就是指會計學教師隊伍不但具備教師的職稱資格,而且還要獲得會計師、高級會計師以及注冊會計師等資格證書,確保會計學教師隊伍不但能夠進行會計學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而且還能夠進行會計學基礎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這應該嘗試依靠內部培養(yǎng)和外部引進兩種渠道來實現(xiàn)。第一,內部培養(yǎng)。應該注重會計學專業(yè)骨干教師以及學科帶頭人的培養(yǎng)和選拔,加強會計學專業(yè)老師一些計算機實用軟件應用的學習培訓。第二,外部引進。應該不斷提升會計學專業(yè)老師報考會計師、高級會計師以及注冊會計師的積極性,擇優(yōu)選拔一些會計學專業(yè)老師多參加一些國家或者省市組織的業(yè)務培訓,甚至是脫產進修學習,從而有效提升會計學專業(yè)教師隊伍的業(yè)務能力。
(作者單位為山西農業(yè)大學信息學院)
參考文獻
[1] 劉東華.“基礎會計”精品課程建設與探索[J].會計之友(中),2008(2).
[2] 唐俊芬.基礎會計精品課程建設的思考[J].會計之友(中),2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