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雪, 吳 莉, 王學平*
(1.四川師范大學數(shù)學與軟件科學學院,四川成都610066;2.阿壩師范學院數(shù)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四川汶川623002)
Fuzzy關系方程是由法國學者 Sanchez[1]于1976年率先研究的.隨后,眾多的研究工作者投入到這個研究領域,詳細研究工作可參考文獻[2-12].1985 年,Di Nola等[13-14]發(fā)現(xiàn)用inf-α 型合成算子去進行Fuzzy關系的計算或推理規(guī)則的合成效果會更好,并提出了inf-α合成Fuzzy關系方程的研究.之后,李裕梅等[15]在完全并既約元的條件下研究了inf-α合成Fuzzy關系方程AαX=b有解的條件.李裕梅等[15-18]給出了完備 Brouwer格 L上inf-α合成有限模糊關系方程RαX=A有解的充要條件,并刻畫了解集.2005年,Yang等[19]研究了[0,1]格上模糊關系R的 α分解問題,給出了使AαB=R成立的所有(A,B)構成的集合,并由此給出了可α分解的矩陣收斂指數(shù)的算法.向太陽等[20-21]推廣了模糊關系R的α分解問題,研究了模糊關系R的αR分解問題,給出了使AαRB=R成立的所有(A,B)構成的集合,給出了可αR分解的矩陣收斂指數(shù)的算法.本文對定義在[0,1]上infαR合成Fuzzy關系方程RαRX=A的解集問題進行了討論.首先對方程 RαRX =a(其中,a∈[0,1])進行了討論,構造出了RαRX=a的所有極大解并確定了整個解集,進一步構造出了方程RαRX=A的整個解集.
定義 1.1[1]稱映射 A:X→[0,1]為 X 上的Fuzzy集,記 F(X)={A|A:X→[0,1]}.稱映射 R:X×Y→[0,1]為X ×Y上的 Fuzzy關系,記 F(X ×Y)= {R|R:X ×Y→[0,1]}.
設 R∈F(X ×Y),令MR=max{R(x,y)|x∈X,y∈Y}.
定義 1.2 設 R∈F(X ×Y),a,b∈[0,1],定義二元算子 αR:[0,1]×[0,1]→[0,1]滿足
由定義1.2有下面的定理成立.
定理 1.1 設 R∈F(X ×Y),則:
1)?a,c∈[0,1],b∈[0,MR],如果 b≤c,則aαRb≤aαRc;
2)?a∈[0,1],b∈[0,MR],b≤aαR(a∧b);
3)?a,c∈[0,1],b∈[0,MR],aαR(b∧c)=(aαRb)∧(aαRc);
4)?a,b∈[0,1],a∧(aαRb)≤b;
5)?a,c∈[0,1],b∈[0,MR],a∧b≤c當且僅當 b≤aαRc.
證明 1)如果 a≤b≤c,則 aαRb=MR,aαRc=MR,所以 aαRb≤aαRc;如果 b≤c< a,則 aαRb= b,aαRc= c,所以 aαRb≤aαRc;如果 b < a≤c,則aαRb=b,aαRc=MR,由 b≤MR知,aαRb≤aαRc.
2)對?a∈[0,1],b∈[0,MR],如果 a≤b,則aαR(a∧b)=aαRa = MR≥b,即 b≤aαR(a∧b);如果a>b,則aαR(a∧b)=aαRb=b成立.
3)由1)即知.
4)對?a,b∈[0,1],如果 a≤b,則 aαRb =MR,所以 a∧(aαRb)=a∧MR≤b成立;如果 a >b,則 aαRb=b,所以 a∧(aαRb)=a∧b=b≤b成立.
5)充分性 設 a∧b≤c,如果 a≤a∧c,則 a≤c,那么由 b∈[0,MR]可知 b≤MR= aαRc.如果 a >a∧c,則 b≤c<a.所以 b≤aαRc=c成立.
必要性 如果b≤aαRc,由定義1.2 即知a∧b≤c.
注 1.1 一般情況,定理 1.1 的 1)、2)、3)和5)中條件 b∈[0,MR]不能去掉.
例 1.1 設 R∈F(X ×Y),MR=0.7,則:
1)設 a =0.85,b=0.8,c=0.9,則aαRb=0.8,aαRc=0.7,因此 aαRb>aαRc;
2)設a =0.5,b=0.9,則 aαR(a∧b)=aαRa=MR<b;
3)設 a =0.9,b=0.8,c=1,則 aαR(b∧c)=aαRb=0.8,而(aαRb)∧(aαRc)= (0.9αR0.8)∧(0.9αR1)=0.8∧0.7 =0.7;
4)設 a=0.6,b=0.8,c=1,則 a∧b≤c成立,但 b>aαRc.
定義 1.3 設 R = (rij)I×J,A = (ai)i∈I,X =(xj)j∈J,稱
為定義在[0,1]上的inf-αR合成Fuzzy關系方程,且 rij,ai∈[0,1].xj∈[0,1]是未知的,I與 J 為指標集.如果X使RαRX=A成立,則稱X為inf-αR合成Fuzzy關系方程的解,記為 X1={X|RαRX=A},稱X1為方程RαRX=A的解集.
顯然,方程(1)的一個特殊形式為
記 X2= {X|∧j∈J(rjαRxj)= a}.
命題 1.1[14]如果 X1,X2∈X1且 X1≤X≤X2,則 X∈X1.
證明 僅證 X1,X2∈X1的情況.設 X1=)j∈J,X= (xj)j∈J,X2=)j∈J.下面分3種情況討論.
1)如果任意 j∈J,xj∈[0,MR],則由 X1,X2∈X1,X1≤X≤X2及定理 1.1 的 1)知,對任意 i∈I,
定義 1.4[22]設 P 為一偏序集,a∈P,若不存在x∈P使得x>a,則稱a為P的極大元.
定義1.5 稱所討論的inf-αR合成Fuzzy關系方程的解集中的極大元(如果存在)為所討論的inf-αR合成Fuzzy關系方程的極大解.
注1.2 設X*∈X1(X1為所討論的 inf-αR合成Fuzzy關系方程的解集),則由定義1.5知,X*是X1的極大元當且僅當任取X∈X1,如果X≥X*,則 X=X*.
本文所討論的Fuzzy集和Fuzzy關系均定義在[0,1]上.眾所周知,F(xiàn)uzzy關系可用 Fuzzy矩陣來表示,故對于給定的R∈F(X×Y),以下R既表示X×Y上的一個Fuzzy關系,也表示X×Y上的一個Fuzzy矩陣.
定理 2.1 設 R = (rj)j∈J,
則X≠?當且僅當a≤MR.
必要性 如果 a≤MR,設 X = (MR)j∈J,則 X∈X,即X≠?.
顯然,X2?X.設 R = (rj)j∈J,a∈[0,1],定義R⊙a = (rj∧a)j∈J.
定理 2.2 設 R = (rj)j∈J,則 X2≠?當且僅當X*2=R⊙a∈X2.進一步,X*2=R⊙a是 X2的最小元.
證明 1)首先證明X≠?時,X*2∈X,且X*2是X的最小元.
如果X≠?,則由定理2.1知a≤MR,那么對?j∈J,如果 rj≤a,則rjαR(rj∧a)= MR,即 rjαR(rj∧a)≥a;如果 rj> a,則 rjαR(rj∧a)= rjαRa = a.所以
即X*2∈X.又設 X = (xj)∈X,則 RαRX≥a,即(rjαRxj)≥a,那么對任意 j∈J,rjαRxj≥a.因為a≤MR,由定理 1.1 的 5)知 xj≥(rj∧a),即 X≥X*2.由X的任意性知X*2是X的最小元.
2)再證X2≠?當且僅當X*2=R⊙a∈X2.
充分性 如果X2≠?,則X≠?.設X=(xj)∈X2?X,則 X∈X,那么由 1)知 X≥X*2.又由定理 2.1知 a≤MR,因此?j∈J,rj∧a≤MR.所以由定理 1.1 的 1)知 a =RαRX≥RαRX*2≥a,即RαRX*2=a,所以 X*2=R⊙a∈X2.顯然,X*2=R⊙a是X2的最小元.
必要性 顯然成立.
由定理2.2可知下面命題成立.
命題2.1 rαRx=a有解當且僅當r∧a是它的解,且r∧a是rαRx=a的最小解.
記 Ri= (rij)j∈J為 R = (rij)I×J的第 i行向量,Xi2= {X|RiαRX = ai}.
定理 2.3 1)X1≠?當且僅當Xi2≠?,且X1=Xi2.
2)X1≠?當且僅當 X*1=(Ri⊙ai)是 X1的解.進一步,任取 X∈X1,X≥X*1.
證明 1)顯然.
2)設 X = (xj)j∈J∈X1,于是對任意 i∈I,(rijαRxj)= ai.于是由定理 2.1 知 ai≤MR.又由定理 2.2 知,X≥Ri⊙ai,因此 X≥(Ri⊙ai)=X*1.因為對任意 i∈I,j∈J,(rij∧ai)≥(rij∧ai),所以由定理 1.1 的 1)與 2)知,任意 i∈I,j∈J,rijαR[(rij∧ai)]≥ rijαR(rij∧ai)≥ ai.又對任意j∈J,
所以由定理1.1 的1)知,對任意 j∈J,
定理 3.1 X2≠?當且僅當G(a)≠?.
證明 充分性 如果X2≠?,設X= (xj)j∈m∈X2,于是(rjαRxj)= a,因此存在 j∈m使a=rjαRxj. 由 命 題 2.1 及 定 理 1.1 知 a =rjαR(rj∧a)=rjαRa,即 j∈G(a),所以G(a)≠?.
注 3.1 當 a=MR時,易見 G(a)=.令X*=(1,1,…,1)T,則 X*∈X2.再由命題1.1與定理2.2知,此時 X2=[(R⊙a)T,X*].
以下假設方程(2)中a≠MR.
定理 3.2 如果 X2≠?,?j∈G(a),定義為:?k
證明 如果X2≠?,由定理3.1的證明知,∈X2.接下來只須證在X2中的極大性.假設X∈X2且X≥,則當 i≠j時,顯然 xi==1;當i=j時,由X≥知 xj≥a.又因為 X∈X2,所以
a = RαRX = (r1αR1)∧… ∧(rjαRxj)∧… ∧
(rmαR1)= MR∧(rjαRxj)∧MR= rjαRxj,即 a =rjαRxj.因為 a≠MR,所以由定義 1.2 知 xj=a,即 X =,由注1.2 知是X2中的極大元.
定理3.3 如果X2≠?,則X2的每一個極大元都具有(3)式的形式.進一步,X2有|G(a)|個極大元.
定理3.4 如果X2≠?,則任意X∈X2,存在X2中的極大元,使≥X.證明 設X=,于是 a=RαRX =),則存在使得 a = rjαRxj,由定理3.2的證明知 xj= a.設= (1,…,1,1,…,1)T,則X.又由定理3.2 知,是X2的極大元.
由定理2.2、定理3.3、定理 3.4 及命題 1.1 易證下一定理.
定理3.5 如果X2≠?,則
例 3.1 已知 R = (0.6,0.8,0.7),a =0.63,求解inf-αR合成Fuzzy關系方程RαRX=a.
由定理3.5知方程RαRX=a的解集為
下面將證明方程(1)的每個解都有大于或等于它的極大解,并給出方程(1)的解集構造.
定理 4.1 如果 X1≠?,則 M = {X|X=∈Mi是X1的一非空有限子集,且X是M的極大元當且僅當X是X1的極大元.
所以M?X1.又因為M關于Fuzzy包含“≤”是一個有限偏序集,所以M有極大元.
設X*是M中的極大元且存在X∈X1使X≥X*.于是由定理2.3知任取,X∈Xi2.所以由定理3.4 知,任取,Xi2中有極大元使≥X≥,所以∈M,由X*在M中的極大性及≥X≥X*知X=X*.因此X*也是X的極1大元.
反過來,設X*是X1的極大元.因為M?X1,要證X*也是M中的極大元,則只需證X*∈M即可.事實上,由定理2.3的1)知,任取,X*∈Xi2.所以由定理3.4 知任取,存在 Xi2的極大元 Xi使 Xi≥X*≥X*1,所以≥X*,且M.因此∈X1.由 X*在 X1的極大性知,=X*,所以 X*∈M.
定理4.2 如果X1≠?,則任取X∈X1,存在X1的極大元X*使X*≥X.
證明 設 X∈X1,由定理2.3 的1)知,任取i∈,X∈Xi2,因此由定理 3.4 知,任取,存在∈M使≥X.設 M*=,則M*∈M.i
進一步,由定理4.1知,一定存在M中的極大元M使M≥M*,又因為M*≥X,因此存在X1的極大元M使M≥X.
定理4.3 如果X1≠?,則
例 4.1 已知
求解inf-αR合成Fuzzy關系方程RαRX=A.
解 易得
所以,由定理3.2知方程R1αRX=a1的極大解為
故由定理4.3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