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鳳
摘要:數學作為職高教育必修的一門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十分重要,然職高數學課堂的現狀十分慘烈,學生厭學棄學的現象普遍。本文認為,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應當極大的注意發(fā)揮其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只有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提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中職數學課堂走出困境!
關鍵詞:中職數學;自主學習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知識的不斷更新變化,世界日新月異。一個人不能僅靠學校學到的知識,每個人都必須學會終身學習。終生學習是建立在自主學習能力之上,正如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出版的《學會生存》一書中所說的“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可見自主學習能力成為每個人類生存的基本能力。所謂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個體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和手段,主動探索新知,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提升能力檔次的過程。從心理學講,自主學習是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的一種積極自覺的學習行為,使學生個體非智力因素作用與智力活動的一種狀態(tài)。然而,職高學生學習能力弱,自主學習能力更弱,如何在職高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有必要,以下談談自己的幾點粗淺認識。
一、加強師生情感交流,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和諧氛圍
職高學生都非常感性,本人堅信親其師,方能信其道,不斷加強師生情感交流,為自主學習創(chuàng)建一個自由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自主學習碰到困難的時候積極主動向教師尋求幫助,克服困難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教師只有用感情去教,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當作學生的知心朋友,學生才會有感情的學進而迸發(fā)出對教師的喜愛,以及對真理和科學的追求。學生的情感總是在教師情感感染下逐漸萌發(fā)的。在課堂上,教師應善于語言感染,與學生情感交流,及時做出評價,不僅能使學生很好的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而且還能引起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課余時間,教師應積極向學生拋出橄欖枝,鼓勵學生有困難有問題找老師。關愛學生的同時,又要嚴格要求學生,在他們碰到困難時給于相應的關心和幫助,但又不能包辦代替。他們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必須要他們自己做。只有這樣才能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不受傷害,才能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去主動地自覺地努力完成學習任務,從而自尊自信自強,這是自主學習的動力。
二、運用信息技術,為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平臺
社會科技飛速發(fā)展,計算機,手機等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已十分廣泛。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信息技術為學習者提供了有力的建構工具,學習者可以利用一些專門的學習工具軟件來對相關的問題進行探索,操縱有關的變量,觀測和分析有關的數據資料,讓數學學習探究變得更加具體,直觀,減少抽象,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比如幾何畫板軟件,適用于數學平面幾何,函數作圖等等,能夠為老師和學生動態(tài)的展現幾何對象的位置關系,運行變化規(guī)律,大大減少了數學難度!比如GeoGebra,可以繪制立體幾何圖形,360旋轉,減少學生空間想象的難度。還可以利用電子表格、統(tǒng)計軟件來幫助自己處理各種數據,分析其中的規(guī)律,利用文字處理軟件來報告自己探究的結果,與同伴交流。近些年微課慕課的制作,將數學學習由課堂延伸到課外,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軟件制作一些小微課或者小慕課放于課前預習或者課后小結,分解教學難點,降低學習難度,為學生可以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發(fā)展平臺。
三、轉變教學模式
要想更好地培養(yǎng)職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應該轉變教學的模式。將職高數學教師以講為主的教學形式轉變成為以學生講或者是以學生問為主的形式,鼓勵學生提出質疑。職高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盡量的避免自問自答或者是機械式的講解,具體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自主預習的工作,然后讓他們在課堂上將自己在預習過程中遇見的問題主動的提出來,然后和同學、教師之間共同進行討論。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小組討論意見,交流,游戲,輿論等形式,促進學習者的溝通和互動。這樣學生也就不會過分的依賴于教師的教學,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綜上所述,在實際的職高數學學習過程中,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將會拓展學生的學習成長空間。當職高學生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那將會主動的對一些問題進行思考,而不是教師不教就不學的狀態(tài)。同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還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轉變學生看待學習的態(tài)度,除此之外學生具備著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之后,那就會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己哪里還存在不足進而提高自己學習的目的性。
參考文獻:
[1] 陸嶸《如何利用職高數學教學開展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7(51).
[2] 高新珊《關于如何培養(yǎng)職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探討》,J考試周刊2015(6):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