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芳 周昌仕
[摘 要]基于2006—2016年中國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14個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出口貿易的面板數據,分析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水產品出口貿易現狀,運用三維引力模型,探究影響中國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出口貿易的因素,推動多邊合作、建立糾紛解決機制、提升水產品競爭力和加大金融投資將有利于推動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水產品貿易合作與發(fā)展。
[關鍵詞]海上絲綢之路;水產品;出口貿易;三維引力模型
[中圖分類號]F752.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8)05-0028-06
Abstract: Using the panel date of Chinas export trade of aquatic products in 14 countries along the Maritime Silk Road from 2006 to 2016.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quatic products export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along the Maritime Silk Road, and based on the three-way gravity model,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xport trade of China to the Maritime Silk Road. Therefore, promoting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establishing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quatic products and increasing financial investment will help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of Chinas aquatic products trade along the Maritime Silk Road.
Keywords: Maritime Silk Road; Aquatic Products; Export Trade; Three-Way Gravity Model
[作者簡介]孟芳(1993-),女,湖南常德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洋管理與政策;周昌仕(1971-),男,湖南永州人,教授,研究方向:海洋經濟管理、財務理論與實踐。
[基金項目]2017年廣東省社科規(guī)劃基金項目“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海洋產業(yè)合作研究”(項目編號:GD17XYJ34)。
一、引言
海洋是聯結各國經貿、文化交流的天然紐帶,“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與《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和行動》的發(fā)布為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海洋經濟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合作契機和發(fā)展平臺。近年來,在政府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實施的大背景下,中國已與諸多“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在海洋領域啟動了合作項目,“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中國—印尼海上合作基金”等相繼成立。構建“藍色經濟示范區(qū)網絡”,推動海洋經濟共同發(fā)展已成為研究熱點。
國內學者主要從貿易效率、貿易潛力、貿易特征等不同角度對我國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間的貿易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1]-[4]。譚秀杰等(2015)通過使用隨機引力模型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貿易潛力進行了分析,發(fā)現“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效率在不斷上升,中國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出口貿易仍具有很大潛力。鄭軍等(2017)通過社會網絡分析法,將貿易依賴度概念和閾值設定引入,從貿易網絡整體性、貿易伙伴間關系等四個方面分析2000—2014年海上絲綢之路沿線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貿易網絡結構特征及演化規(guī)律,結論表明海上絲綢之路域內相關國家和地區(qū)依賴度不斷提高,中國倡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使得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網絡集聚效應迅速得到提升。
水產品出口貿易作為中國出口貿易中的重要部分,在新形勢下水產品出口貿易額增長迅猛,但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如出口對象過于集中在美、日、韓、歐洲等國家和地區(qū),貿易摩擦頻繁等。楊衛(wèi)等(2017)通過計算我國水產品出口的二元邊際效應,并以此為基礎定量評估了技術性貿易壁壘可能對二元邊際所產生的影響。在各國紛繁復雜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和政治因素等的影響下,中國水產品亟須拓展出口貿易空間,改善現有條件,提升我國水產品貿易水平。
綜上所述,學者們對我國水產品出口貿易研究對象多集中在日、韓、東盟等國家和地區(qū),研究內容多集中于雙邊貿易關系和貿易潛力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分析中國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出口貿易現狀,運用三維貿易引力模型實證分析其水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因素,提出具體的對策建議,為促進中國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出口貿易提供參考。
二、中國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出口貿易現狀
(一)貿易規(guī)模
2016年中國水產品出口總額137.05億美元,主要出口市場為日本、東盟、歐洲、韓國等(見圖1),本文研究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背景下中國水產品出口貿易流量的影響因素,因此選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具有代表性的14個國家和地區(qū)為樣本,分別是: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伊朗、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越南、埃及、以色列、南非、肯尼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坦桑尼亞。
中國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出口貿易額增長迅速,2006—2016年,中國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出口貿易額由1.73億美元增長到26.16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35.26%,中國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出口額占中國水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均呈現上升態(tài)勢(見圖2)。且2010年“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提出后,中國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出口貿易額增速更加明顯,年均增長率高達72.23%,說明近十年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在中國水產品出口貿易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二)貿易結構
本文所研究的水產品是指整個水產行業(yè)全部生產活動中所形成的各種產品的總和。根據《商品名稱及編碼協(xié)調制度的國際公約》,將HS第三章初級水產品(編號HS03)作為研究對象,包括以下八大類:活魚(0301);鮮、冷魚(0302);凍魚(0303);鮮、冷、凍魚片(0304);干及鹽腌漬的魚、熏魚、可食用的魚粉和粒(0305);活、鮮、冷、凍、干、鹽、腌漬的甲殼動物(0306);活、鮮、冷、凍、干、鹽、腌漬的軟體動物(0307);除了甲殼類和軟體動物以外的活、鮮、冷、凍、干、鹽、腌漬的水生無脊椎動物(0308)。
中國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出口種類以0303、0304、0306、0307為主,占中國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出口總額的98.36%,中國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出口貿易結構主要為初級水產品,還處于較低水平的初加工貿易階段。
三、水產品出口貿易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一)三維貿易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以牛頓經典力學的萬有引力公式為基礎,20世紀60年代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將引力模型應用到國際貿易領域,Mátyás(1997)提出三維引力模型,包括進口、出口和時間三種效應,進口與出口效應控制了某一國家所有不隨時間改變的可測或不可測的因素的影響總和,時間效應用于控制所研究的所有國家共有的商業(yè)周期性或全球化進程因素的影響。之后學者們對傳統(tǒng)引力模型進行拓展,逐漸將人口、人均收入、匯率、文化差異、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等變量因素引入,使得引力模型在雙邊貿易流量決定因素實證研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理論基礎更是得到不斷的完善。本文借鑒Egger、李婷婷和李強等的做法,利用出口國效應、進口國效應和時間效應三個維度來研究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水產品貿易活動,但由于本文研究的是中國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出口貿易,所以出口國效應將不予考慮,主要關注進口國效應和時間效應兩個維度。
貿易引力模型假設兩國之間的貿易流量與經濟規(guī)模成正比,與兩國之間的距離成反比?!?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背景下,中國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出口貿易受到多因素的影響,除了傳統(tǒng)的GDP、人口和距離等因素外,金融危機、貿易壁壘、外商直接投資等都會對我國水產品出口產生一定影響。本文根據我國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出口貿易的特點及收集到的數據,確定了中國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因素(見表2)。
(二)數據來源及模型構建
1.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06—2016年“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具有代表性的14個國家和地區(qū)為樣本數據,分別是: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伊朗、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越南、埃及、以色列、南非、肯尼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坦桑尼亞。中國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出口額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進口額均來自聯合國商品貿易數據庫(UN COMTRADE),各樣本國家GDP和外國直接投資凈流入數據皆來自于世界銀行數據庫(http://data.worldbank.org.cn/),匯率變量采用的是2006—2016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時期平均值,數據來源于世界銀行數據庫(http://data.worldbank.org.cn/),距離變量采用中國北京到貿易國首都或經濟中心的空中距離,數據來源于距離計算器(http://zh.the time now.com),失業(yè)率數據源自聯合國ILO數據庫(http://www.ilo.org/global/lang-en/index.htm),中國和貿易國WTO/TBT-SPS數據來自中國WTO/TBT-SPS通報咨詢網(http://www.tbt-sps.gov.cn/)。
2.模型構建
為了將解釋變量間的非線性關系轉為線性關系,消除回歸過程的非正態(tài)分布和異方差現象,本文對除了虛擬變量外的解釋變量取自然對數,拓展后的引力模型如下:
lnYit=β0+β1lnGDPc+β2lnGDPit+β3lnIMit+β4lnFDIit+β5lnRt+β6lnDi+β7lnTSit+β8lnURit+β9Pt+α+βi+λc+μ
其中,Yit為中國對i國的水產品出口額,β0為未知常數項,β1—β9為未知的回歸參數,μ為隨機誤差項。
由于在回歸過程中存在多重共線的現象,因此本文通過采取逐步回歸的方法對模型進行修正,由于URit、IMit且對貿易的影響效果不顯著,最終將解釋變量URit、IMit予以剔除。最終保留GDPt、GDPit、FDIit、Rt、Di、TSit、Pt共7個解釋變量進行回歸分析,修正后的貿易引力模型為:
lnYit=β0+β1lnGDPc+β2lnGDPit+β4lnFDIit+β5lnRt+β6lnDi+β7lnTSit+β9Pt+βi+λc+μ
3.模型檢驗與結果分析
(1)最小二乘估計
在剔除變量后,對剩余變量用Eviews9.0軟件進行最小二乘估計,回歸結果如表3所示。
通過對中國水產品出口流量的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其結果表明:中國和貿易國的GDP、外商直接投資凈流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距離、貿易國WTO/TBT-SPS通報數還有“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實施這些解釋變量聯合起來對中國水產品出口貿易流有影響,且各自對中國水產品出口貿易流產生影響。其中,貿易國雙方GDP、外國直接投資凈流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對中國水產品出口貿易流具有顯著正向作用,距離和貿易國WTO/TBT-SPS通報數則具有顯著負作用。匯率對中國水產品出口貿易產生正的影響,但匯率上升促進出口而抑制進口,匯率降低則會使中國水產品進口成本下降,促進進口而抑制出口,如此,匯率對貿易總量的正負影響將會相互抵消。
(2)進口效應
(3)時間效應
根據表4可知進口效應βi,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斯里蘭卡都對我國有進口意愿,其中,菲律賓(4.984)、馬來西亞(3.484)對我國有較強的進口意愿,泰國(2.987)和新加坡(2.637)次之,斯里蘭卡的進口意愿較弱。而坦桑尼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越南等國的參數系數為負,表明其進口意愿不強。
由表5可知時間效應,2006—2008年呈現小幅上升,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低迷逐漸降低,2012年特別是2013年“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實施后,時間效應又呈現出快速上升的趨勢。
四、結論與建議
貿易暢通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實施優(yōu)先發(fā)展的方向,也是連接其他方面的橋梁和紐帶,對于加強我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經濟關系、深化區(qū)域合作具有積極意義。本文采用三維引力模型,通過分析“海上絲綢之路”沿線14國2006—2016年水產品出口貿易的面板數據,探究影響中國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出口貿易流的影響因素。結果表明:1.貿易國雙方GDP、外國直接投資凈流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與出口水平顯著正相關,距離和貿易國WTO/TBT-SPS通報數則具有顯著負作用。2.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和新加坡對我國有較強的進口意愿。3.“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實施對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貿易具有促進作用。
在政府積極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實施的背景下,如何發(fā)揮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資源與產業(yè)優(yōu)勢,深化貿易交流,以及提出切實可行的經貿合作路徑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谏鲜鼋Y論,本文提出加強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貿易的以下幾點政策建議:
(一)加強雙邊貿易關系,推動多邊合作
一國的經濟規(guī)模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潛在的需求能力,“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規(guī)模對我國水產品出口有顯著正影響,因此,在保持我國與進口意愿較強國家的貿易聯系的同時,也應發(fā)展與潛在進口意愿國家(如印度尼西亞、埃及、以色列等)之間的水產品貿易。
(二)加深對話合作,建立糾紛解決機制
中國在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水產品貿易過程中,難免會有貿易摩擦和糾紛,這就需要制定協(xié)調雙邊貿易關系的相關政策,加強與各國和地區(qū)之間的溝通對話,推廣使用國際標準。同時,中國也需要與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建立健全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對話與合作機制,探索構建與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信息交易平臺。
(三)加強產學研結合,提升水產品競爭力
中國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水產品出口多以初級產品為主,還處于低水平的貿易階段。因此,應積極采取產學研相結合的創(chuàng)新生產方式,將科研成果推廣轉化為新產品,調整水產品出口貿易結構,通過提升高附加值水產品在我國水產品出口貿易中所占的比重,采用科技創(chuàng)新來促進水產業(yè)實現由規(guī)模粗放擴張向精品集約發(fā)展方式轉變,提升我國水產品總體競爭力。
(四)加大金融投資,推進產融結合
金融發(fā)展水平和FDI都對雙邊水產品的貿易競爭力有著重要的影響,“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對融資有著巨大的需求。金融機構應更加重視金融與產業(yè)的緊密結合,產融結合有利于資本的快速流動,提高資本的配置效率,推動企業(yè)更快的發(fā)展。產融結合需要金融機構和民營企業(yè)協(xié)調合作,政府也應調動民營企業(yè)參與的積極性,民營企業(yè)既是國際市場的重要開拓者,更是對外投資、境外合作、“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參與者。
[參考文獻]
[1]耿曄強.中國對日本水產品出口動態(tài)增長研究:基于CMS模型的實證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10(7):19-27.
[2]鄭軍,張永慶,黃霞.2000—2014年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網絡結構特征演化[J].國際貿易問題,2017(3):154-165.
[3]吳迎新.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合作研究——以海洋產業(yè)競爭優(yōu)勢及合作為中心[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6(2):188-197.
[4]陳繼勇,盧世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貿易競爭性測度及影響因素[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7,11(38):3-14.
[5]譚秀杰,周茂榮.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潛力及其影響因素——基于隨機前言引力模型的實證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5(2):3-12.
[6]居占杰,劉園園.基于競爭優(yōu)勢的中國水產品出口貿易轉型研究[J].農業(yè)現代化研究,2014,35(5):556-561.
[7]王詠梅.綠色貿易壁壘對水產品出口的影響效應分析——以浙江省為例[J].國際貿易問題,2011(4):65-74.
[8]楊衛(wèi),吳萌.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水產品出口的二元邊際影響——基于對日美韓出口數據的分析[J].中國漁業(yè)經濟,2017,1(35):67-73.
[9]Tinbergen J. Shaping the World Economy: Suggestion for 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M].New York: The Twentieth Century Fund,1962.
[10]Mátyás L. Proper Econometric Specification of the Gravity Model[J].The World Economy,1997,20(3):363-368.
[11]Egger P.A Note on the Proper Econometric Specification of the Gravity Equation[J].Economics Letters,2000,66(1):25-31.
[12]李強,田曉宇.東盟“10+3”出口與進口效應:基于三維引力模型的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0(6):47-53.
[13]李婷婷,鄭文堂,陳建成.中國人造板出口貿易影響因素及發(fā)展?jié)摿Γ夯谫Q易引力模型的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4(8):92-101.
[14]蔡婷,侯方淼.中國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出口貿易實證分析——以林產品為例[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6):50-55.
(責任編輯:郭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