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克春
【文題】
根據(jù)下面的文字,選取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各種眼光。眼光中飽含著各種情,有關愛、真情、愛意、嚴厲、恐懼、痛恨,也有信任、鼓舞、期望、絕望……眼光也表現(xiàn)了人們的見識,有人眼光高遠、獨到,成就事業(yè)、未來,有人眼光短淺,看不清人生的方向。
【寫作指導】
眼光一般分為幾個含義:(1)形容視線;(2)指觀察事物的能力;(3)指眼睛;(4)視力;(5)指在某一時刻,對某領域趨勢準確預測的能力,也即眼力。以外,還要清楚它是否有比喻義、雙關義。對“眼光”可作出如下三個層次的解讀:第一層是“眼光”所觸及到的人、事、景、物;第二層是“眼光”中所傳遞的情愫;第三層是“眼光”中所承載的意蘊,所展示的胸懷、境界。這三個層面是逐層深入的,作者對其理解的深度直接決定著立意的高度。不僅如此,“眼光”的方向也呈現(xiàn)出如下三個維度:一是自己觀察外部世界的眼光;二是外界觀察自己的眼光;三是自己與外界雙向交流的眼光。不同的方向折射出觀察者洞察世態(tài)人情、社會萬象的不同理念。
【二類文】
朵云箋上的淚光
□姜美茹
曾經(jīng)見過張愛玲的一張黑白肖像,瘦削蒼白并不驚艷,唯有那雙狹長明亮的眼睛清冷中透著孤傲,看似不著凡塵卻又流露著一股淡淡的悲哀,讓人們將它與那段被歷史風塵掩蓋的硝煙歲月聯(lián)系起來。此時,我驀地想起她筆下的那輪月亮,也有這般光亮。
“三十年前的月亮,像朵云箋的信紙上濺了一滴淚珠?!?/p>
那是一雙多么敏銳聰慧的眼睛,又曾經(jīng)懷著怎樣的滿腹心事,將目光投向那輪紅黃濕暈的月亮,然后不動聲色地寫下這驚為天人的描述?
想起有人曾經(jīng)拿她與民國才女林徽因?qū)Ρ?,批評她當同代的女文人已經(jīng)將足跡踏遍了大江南北,她卻在上海的深巷中,在兒女情長的瑣事里消磨了自己的青春。
果真如此嗎?當然不是!
她心系夢繞的是同樣一片水深火熱的土壤。當她帶著悲涼的目光自侃“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她也懷著深沉卻不留痕跡的愛意。在《中國的日夜》里她說道:“譙樓初鼓定天下,安民心,嘈嘈的煩冤的人聲下沉。沉到底……中國,到底?!鄙罘€(wěn)的筆調(diào)里流淌過錯綜復雜的情感。她的筆下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人物,只是掙扎在巨變中的祖國里的蒼涼的影子,他們對著亙古如一的月亮,默默在那被舊時代烙印的朵云箋上濺起一滴淚珠。
她的眼光淡漠,卻沒有冷漠。那些廣大的時代的負荷者認真生活過又最終湮沒的痕跡,通過她的曲筆凝固在永恒的書卷上。尖酸刻薄的曹七巧,死在織金云朵上的馮碧落,一個個栩栩如生,使人讀著那一段段曲折動人的傳奇,心也隨之起起伏伏,但漸漸得以撥開迷霧,站在新時代的肩膀上,面對那些“美麗而又蒼涼的手勢”,心中忽有幾分明白,有如月光瀉地。
然而,當一部分世人的眼光兜兜轉轉后垂向她時,卻只對她的傳奇人生再三玩味,甚至連那段與胡蘭成糾葛的往事也為人們津津樂道。
于我,卻只愿將目光久久駐留于那雙清冷明亮的眼眸,輕輕念一句:“三十年前的月亮,像朵云箋的信紙上濺了一滴淚珠?!?/p>
如此足矣。
【評點】這是一篇人物類散文,如果文章能把“目光”改為“眼光”,在開頭簡練引出話題加以闡釋,明確指出眾人對張愛玲的看法,引出自己的觀點,恰當用一些過渡語段表明層次,文章的邏輯層次會更緊密一些。
評分:內(nèi)容25分+表達19分+發(fā)展等級16分=60分。
【一類文】
眼光
宋杰
古人喜歡用“鼠目寸光”來形容見識短淺的庸人,喜歡用“眼光獨到,犀利”來形容那些有遠見的人。在我看來,眼光就是發(fā)現(xiàn)和鑒別事物的能力,獨具慧眼方能換取人生的大境界。
獨具慧眼的人永遠也不會礙于社會的環(huán)境,他們的眼光可透過人性的偏見,去審視人類的靈魂。年輕時的盧梭,可謂人類獨具慧眼的人之一。他不滿于當時的社會制度,強烈地崇尚著自由和民主。教會的白眼沒有讓他倒下,相反,他更加激進。他的眼光,似乎要穿過茫茫的社會的黑暗,直達云霄。無盡的黑暗卻換來他追求光明的目光,他強烈地向往著他心中那塊自由、民主的領土。今天,世人在法國先賢祠瞻仰他。因為他的靈魂超越了他的墳墓,他的眼光透過了古代而審視今天。
有“眼光”的人不會為當時的時代所迷惑,他們在世人的偏見中愈加堅定。石魯,從他的衣食住行來看,他是多么的怪異!凡人難以理解。然而,他的“眼光”是審視未來,而不是審視現(xiàn)在,也許,石魯沒有瘋,瘋的是世人。因為他的畫到了他瘋了之后才進入到更高的境界;因為他的“眼光”透過現(xiàn)在而審視未來……世人對他的偏見不能使他退卻,卻讓他更加堅定,進入他人生的大境界!
目光短淺的人只會看到一時的利益而忽略了人生的大方向,別具慧眼的人能看到人生的價值,正確看待得與失、勝與負的人生問題。在他們的人生坐標上,他們的“眼光”讓他們的人生方向更加堅定,直向人生的大境界。喬治·桑是世界女權運動的代表,出生在上層的貴族女性,世人對她的期待不過是生兒育女、關懷家庭的女性,然而她的眼光卻聚焦在婦女解放上,并且終身為自己所信仰的事業(yè)奮斗。所有世人對她的詬病只能使她的志向更堅定,使她的靈魂更圣潔。
朋友,也許你是眼光獨到的人,也許你不是。那么,請形成你的“眼光”吧!請尊重有遠見卓識的人吧!不要讓他們感到孤獨,跟隨他們的腳步,進入人類的大境界。
【評點】文章開篇由兩類人引出對眼光內(nèi)涵的闡述,直接點明觀點“獨具慧眼方能換取人生的大境界”。接著從審視人類的靈魂,審視未來,看到人生的價值等三方面舉例加以論證,行文思路清晰,例證有力,層層推進。
評分:內(nèi)容25分+表達22分+發(fā)展等級20分=67分。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