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聞
在 中國近代文學(xué)史上,魯迅先生曾是年輕人心中的一面旗幟,他把文學(xué)當(dāng)成匕首與投槍,一生都在與黑惡勢力作斗爭。眾所周知,魯迅的“罵”是出了名的,但凡他看不慣的人和事,他都會“痛下殺手”,在全國各大報刊上 奮筆疾書“舌斗群魔”。魯迅的刀筆犀利,罵人能罵到入骨三分,比如我們中學(xué)課本曾收錄過魯迅先生的一篇雜文,叫《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罵的就是當(dāng)時文化界的著名人物梁實秋。
其實,不只是梁實秋,被他罵過的人不計其數(shù),大多是社會名流,諸如:吳稚暉、徐志摩、章士釗、胡適、林語堂、郭沫若、丁玲等。
魯迅一身都是硬骨頭,他不會只罵那些無權(quán)無勢的文人同道,對于那些貪官污吏,更是絲毫不手軟,就連手握生殺予奪大權(quán)的要人,他也照罵不誤。比如戴笠,那可是個連日本人都怕得要命的主兒,魯迅先生照罵不誤。但是,縱觀魯迅一生,卻從沒罵過蔣介石,這多少讓人有點不解。
魯迅與蔣介石是浙江老鄉(xiāng),兩人的老家相距不足150公里,雖然兩人的人生并無實際“交集”,但是,從零星的史料與當(dāng)事人的文章中,我們?nèi)钥梢园l(fā)現(xiàn),兩個人是有些“惺惺相惜”的。從這個鮮為人知的故事中,我們也能窺見他們兩人之間的那種微妙關(guān)系。
1930年12月,兼任著教育部長的蔣介石收到密告:“教育部那個特約編輯周豫才,就是通緝在案的魯迅?!备婷苷叩谋疽馐窍虢璐搜?,沒想到蔣介石卻對告密者說:“你找個他在部中的好朋友去告訴他,我很高興能與他共事。我素來很敬仰他,還想和他會會面。只要他愿意去日本住一段時間,不但可以解除通緝令,職位也當(dāng)然保留;而且如果有別的想法,也可以辦到?!焙髞?,收到消息的魯迅,拒絕了蔣的“好意”,不想與他這個重權(quán)在握的浙江老鄉(xiāng)一晤。
抗戰(zhàn)前夕,魯迅肺結(jié)核病嚴重,乃至臥床不起,當(dāng)時,魯迅曾想赴蘇聯(lián)治療肺病。蔣介石知道這件事后,立刻指示撥出一筆錢幫助魯迅到日本治病。蔣介石說:“我是浙江人,我知道浙江人的脾氣,魯迅是吃軟不吃硬的。送他去日本養(yǎng)病,他就不會罵人了?!?/p>
后來蔣介石還委托蔣夢麟專程去看望魯迅,但是,這次仍然被魯迅拒絕了。無論蔣介石出于憐才之心,還是桑梓之情,或者出于其他考慮,國民黨在上海的特務(wù)組織都未敢加害魯迅。魯迅最終因為肺結(jié)核,在1936年10月19日,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雖然魯迅一再拒絕蔣介石的“好意”,當(dāng)然,蔣只是在打人情牌,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封住魯迅的嘴,聰明如魯迅者,當(dāng)然不會輕易上當(dāng)?shù)摹5牵斞冈趦?nèi)心深處對他這個身居高位的小老鄉(xiāng)也是存有一絲期待的,所以,終其一生,沒在公開場合罵過蔣介石。
而魯迅先生逝世的噩耗驚動了無數(shù)的中國人,在上海,敬仰他的民眾絡(luò)繹不絕地參加到治喪的活動中。蔡元培、內(nèi)山完造、宋慶齡、史沫特萊、茅盾等人組成了魯迅治喪委員會。很多政界名流、知名人士都送了花圈和挽聯(lián)。而鮮為人知的是,蔣介石還委托上海市長吳鐵城到靈堂致哀,并以他個人名義敬獻花圈——花圈上題寫了普通的六個字:“魯迅先生千古”。
有人說,魯迅先生也是識時務(wù)者。當(dāng)初在“左聯(lián)”,李立三讓魯迅用真名罵蔣介石,遭到魯迅拒絕,認為這樣做風(fēng)險很大,“文章很容易寫……但在上海就無法住下去?!彼贼斞鸽m然嫉惡如仇,但是仍然要為自己的人身安全考慮。我們不能對魯迅求全責(zé)備,保全生命,才能繼續(xù)戰(zhàn)斗,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