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杰 殷汝松 韓俊霞
摘 要: 河北省青縣是河北省重要的無公害大棚蔬菜基地。春季大棚黃瓜在當地的蔬菜栽培中占有較大面積。為了適應早春大棚栽培的低溫弱光的環(huán)境條件,2010年起開始進行強雌性黃瓜品種的引種試驗。經過3 a(年)的試驗示范,強雌性黃瓜品種綜合性狀表現優(yōu)良、穩(wěn)定,已成為青縣春季大棚黃瓜的主栽類型。為促進該類型品種在青縣及周邊地區(qū)的推廣,筆者總結了早春大棚強雌性黃瓜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供廣大菜農參考。
關鍵詞: 強雌性黃瓜; 大棚; 早春; 高產高效
青縣位于河北中南部,蔬菜大棚種植9 334 hm2以上,年大棚收益在25億元以上,其中春、秋2季黃瓜種植面積在13 340 hm2以上,因此青縣素有“津南黃瓜第一縣”之稱。2010年引進強雌性黃瓜品種在青縣春大棚中試種,采用四膜覆蓋栽培,一般在1月10日左右播種,2月15日左右定植,3月14日左右開始采收,7月15日左右拉秧,667 m2產量12 500 kg以上,收入1.2萬元左右。2014—2016年推廣面積逐年擴大,特別是‘博美608等強雌性黃瓜品種的栽培面積占全縣春大棚黃瓜栽培面積的70%以上,已經成為青縣春大棚的主栽品種之一。
1 品種選擇
強雌性黃瓜的最大特點是雌性強,結瓜密,基本上1葉1瓜;瓜條整齊,把粗短、條直,腰瓜條長28~33 cm;密刺型,顏色深綠油亮,綠瓤;植株生長勢強,株型好,連續(xù)結瓜能力強,主蔓結瓜為主,產量高;耐低溫、高溫能力強,抗霜霉病、白粉病。適宜青縣春季大棚栽培的主要品種有‘博美608‘德瑞特315‘德瑞特258等。
2 大棚結構
青縣春秋大棚采用全竹結構, 由立柱、拉桿、架絲桿、拱桿、壓絲等構成,單棟面積0.33 hm2,長方體,大棚最高點2.7 m,跨度35.0 m左右,肩高1.7 m,柱間距1.0 m、立柱行間距1.8 m,大棚長度85.0 m左右。
3 育 苗
3.1 播期確定
在有加溫設施的溫室中,使用32孔穴盤育苗,春棚黃瓜日歷苗齡35 d左右,幼苗3葉1心,以塑料大棚內安全定植期為準,向前推35~40 d即為播種期。由于青縣大棚采用“4膜覆蓋”(一層大棚薄膜,2層天幕膜,1層小拱棚膜)栽培[1],因此青縣黃瓜播種期為1月10日左右。
3.2 苗期管理
播種后用地膜密封2~3 d,當有2/3的種子子葉出土及時揭掉地摸。苗期盡量少澆水,防止高溫高濕出現高腳苗,增加光照。一般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5~30 ℃,不宜過高,夜溫一定要控制在15 ℃以下,最好12~13 ℃,這樣有利于營養(yǎng)物質的積累,使幼苗生長健壯。定植前7~10 d溫室草苫早揭晚蓋,增加通風量和延長通風時間,溫度白天保持在20~25 ℃,夜間8~10 ℃,并需要1~2次短時間5 ℃的鍛煉。定植前1 d在苗床噴1次殺菌劑,使用25%嘧菌酯懸浮劑1 000倍液噴霧。
4 定植前準備
4.1 整地施肥
冬前要深翻曬地,定植前結合整地做畦施足底肥,青縣菜農一般每667 m2施優(yōu)質腐熟干雞糞2車(1車約2.7 m3)、腐熟干牛糞或腐熟干羊糞1車、氮磷鉀復合肥(mN∶mP∶mK=15∶15∶15)50 kg。平均1 m3雞糞含鹽分5~6 kg,連年使用雞糞已經嚴重制約土壤通透性和活性,但是雞糞肥效高,因此青縣菜農一般隔年每667 m2施優(yōu)質腐熟雞糞1車、牛糞或羊糞2車、氮磷鉀復合肥(mN∶mP∶mK=15∶15∶15)50 kg作為基肥?;嗜鍪┖?,深翻30~40 cm,土肥混勻、耙平,按1.8 m寬做畦,以南北走向立柱做畦背。畦背作為后期田間操作通道。
4.2 扣棚膜掛天幕
定植前20 d扣大棚膜,以便提高地溫,在大棚內10 cm地溫連續(xù)3 d穩(wěn)定通過12 ℃即可定植。定植前5~7 d掛天幕2層,間隔20~30 cm,最好選用厚度0.012 mm的聚乙烯無滴膜[1]。
5 定 植
一定要根據天氣情況定植,在經過一個陰冷天氣過程開始轉晴后抓緊時間晴天上午定植。畦內開2條淺溝(深5 cm左右),溝間距70 cm。溝內按株距30~34 cm放苗。澆小水,每667 m2定植2 200~2 500株,定植后在畦上扣小拱棚,一般選用厚0.012 mm聚乙烯無滴膜。
6 定植后管理
6.1 環(huán)境調控
剛定植后地溫較低,需立即悶棚,即使短時氣溫超過35 ℃也不放風,以盡快提高地溫促進緩苗。一般定植后1周即可緩苗,緩苗期間無過高溫度不需放風。小拱棚在早晨及時扒開,以盡快通過太陽輻射提高棚內溫度,從而提高土壤溫度。緩苗后根據天氣情況適時放風,應保證棚內溫度21~28 ℃的時間在8 h以上,同時注意掌握好下午結束放風(關風口)的時間,使夜間最低溫度維持在12 ℃左右。3月中旬后隨著外界氣溫升高,清晨當棚內氣溫升至24 ℃開小風口,氣溫升至32 ℃后加大風口放風,下午棚內氣溫降至20 ℃關閉風口。晴天上午澆水后要先閉棚升溫至33 ℃,而后緩慢打開風口放風排濕,氣溫降至25 ℃,關閉風口,如此每天進行2~3次,連續(xù)2~3 d,降低棚內空氣濕度,盡量減少葉片結露時間、降低葉片結露程度。當外界氣溫穩(wěn)定在12 ℃以上時可晝夜通風[2]。
6.2 肥水管理
定植后要澆1次緩苗水,以后不干不澆[3]。當黃瓜長到12片葉后,約60%的秧上都長有長12 cm左右的小瓜時,澆催瓜肥水。進入結瓜期后,需水量增加,要因長勢、天氣等因素調整澆水間隔期,前期間隔7~10 d,中期間隔5~7 d,后期間隔3~5 d,以晴天上午澆水為好。進入結瓜期后,結合澆水進行追肥,由于強雌性黃瓜產量高,需肥量大,特別是生長中后期,植株生長旺盛,產出量極高,因此一般連續(xù)追2次肥、澆1次清水,每667 m2沖施硝酸鉀型復合肥(mN∶mP∶mK=16∶6∶20)10 kg。
6.3 植株調整
當植株長到7~8片葉時,在株高25 cm左右,去掉小拱棚,開始吊繩,第1瓜以下的側蔓要及早除去,第1瓜以上側蔓,瓜前留2葉摘心。通過繞繩保持瓜秧整齊,避免瓜秧相互遮陰,當主蔓長到25片葉時摘心,促生回頭瓜,根瓜要及時采摘以免墜秧。及時摘除卷須、病葉、老葉,保持通風順暢[4]。
6.4 小拱棚、天幕的撤除
小拱棚一般在定植后15~20 d開始吊繩時撤除。隨著外界溫度升高,逐步撤除天幕,增加透光率,一般在3月中旬先撤除下層天幕,3月底4月初撤第2層天幕。
7 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棒孢葉斑病、灰霉病、白粉病等。霜霉病用50%霜脲氰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噴霧,棒孢葉斑病用25%嘧菌酯懸浮液2 000倍液噴霧[5],灰霉病用50%乙烯菌核利干懸浮劑800倍液噴霧,白粉病用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1 000倍液噴霧。主要蟲害有煙粉虱、蚜蟲、薊馬。煙粉虱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噴霧,蚜蟲用20%戊吡蟲胍懸浮劑2 000倍液噴霧,薊馬用2.5%多殺霉素水乳劑600倍液噴霧防治。
8 采 收
及時分批采收,促進后期植株生長和果實膨大。根瓜應適當提早采摘,防止墜秧。采收黃瓜外觀標準為粗度2.5~3.0 cm,長度28~33 cm,質量160~180 g。采摘后及時進行分級、裝箱銷售。
參考文獻
[1] 李賀鋒.春大棚無公害黃瓜早熟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3(7): 229.
[2] 丁進府.春季大棚黃瓜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3(1):96-99.
[3] 鄭聲云.春提早大棚黃瓜栽培技術[J].吉林農業(yè),2014(4):33-34.
[4] 張軍民.黑龍江省早春大棚旱黃瓜栽培技術[J].中國瓜菜,2012,25(3): 51-53.
[5] 王瑩瑩.李寶聚博士診病手記 黃瓜葉部病害這么多,如何是好?[J].中國蔬菜,2016(3):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