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金萍 李 燕 王巧梅
(福建省立醫(yī)院,福建福州350000)
腦梗死患者的治療過程中,護理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配合相應的護理干預將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復。護理干預中,早期肢體功能訓練已經(jīng)被臨床研究證實在保證腦梗死患者安全和提高腦梗死患者健康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本研究將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82例腦梗死患者納入樣本中,以分組對照的形式探究早期肢體功能訓練的應用效果?,F(xiàn)將情況匯報如下:
選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2例腦梗死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將其分為兩組,一組為對照組,另一組為觀察組,每組均為相同的41例。對照組:男23例,占比56.1%;觀察組18例,占比 43.9%;平均年齡(65.73±2.41)歲;平均住院天數(shù)(38.25±4.31)d。觀察組:男 24例,占比 58.5%;觀察組 17例,占比 41.5%;平均年齡(65.84±2.35)歲;平均住院天數(shù)(38.17±4.52)d。兩組上述各項基本資料的對比中,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經(jīng)CT、MRI等確診為腦梗死;②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③自愿參與本次研究;④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嚴重心、肝、腎等器質性病變;②精神、意識障礙;③資料不全者。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并發(fā)癥預防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早期肢體功能訓練。(1)體位護理:選取平臥位,肩膀往前大約彎曲40°,往內旋轉月15°,往外開展約50°,手指伸展稍微彎曲。(2)肢體功能訓練:堅持由遠至近的原則,對患肢進行按摩,以此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指導并協(xié)助患者適當進行腕、肘、踝、膝等關節(jié)的運動,每次運動的時間控制在15-20min,每天運動2次。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逐步調整患者的臥位幅度,從15°開始每天提升10°,使得患者保持由臥位變?yōu)樽?。?)握手訓練:指導患者進行握手訓練時,要求患側拇指保持在健側拇指的上方,其余的手指進行交叉,利用健側引導患側進行上舉運動,每次持續(xù)時間10min,每次總共20個回合,每天運動2次。(4)其它訓練:起坐訓練:手放置在胸部,健腿放置在患腿下,帶至床邊后,變?yōu)閭扰P,健手撐床而起;步行訓練:先腳后跟著地,訓練20-30min,每天訓練2次,視訓練的效果逐漸轉為正常步行訓練。
評價護理干預的效果[2],顯效為功能缺損評分減少幅度在90%以上,生活基本自理;有效為功能缺損評分減少幅度在46%-90%范圍內,生活自理能力較弱;無效為功能缺損評分在46%以下,生活無法自理??傆行蕿轱@效率和有效率之和。采用Barthel指數(shù)[3]評價護理干預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強。
對照組護理干預無效8例,有效18例,顯效15例,總有效33例,總有效率80.5%;觀察組護理干預無效2例,有效16例,顯效23例,總有效39例,總有效率95.1%。兩組護理干預總有效率相比,觀察組明顯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1。
護理干預前,對照組和觀察組的Barthel指數(shù)均保持在較低水平,差異不顯著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對照組和觀察組的Barthel指數(shù)均有明顯的提高,但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2。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護理干預效果的比較[n(%)]
表2 對照組和觀察組Barthel指數(shù)的對比(±s)
表2 對照組和觀察組Barthel指數(shù)的對比(±s)
組別對照組(n=4 1)觀察組(n=4 1)t值P值護理干預前2 6.8 1±2.3 7 2 6.8 5±2.3 4 0.0 7 7 0.9 3 9護理干預后4 2.1 6±3.6 5 5 2.7 8±4.6 1 1 1.5 6 5 0.0 0 0
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治療不及時容易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導致患者死亡[4]。腦梗死的治愈率比較低,多數(shù)患者因為治療的效果不好而面臨死亡,尤其是護理干預效果不夠理想的情況下,患者健康的恢復將會變得更加困難。
早期肢體功能訓練針對腦梗死疾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提供肢體功能康復訓練服務,指導患者進行早期的康復訓練。研究表明[5],絕大部分的腦梗死患者發(fā)病后,肢體功能和認知功能會出現(xiàn)嚴重的缺陷,正常生活容易受到很大的影響。早期肢體功能訓練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加強對患者體位、肢體、握手、坐起、行走等訓練,使得各肢體功能逐步恢復正常,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護理干預總有效率和護理干預后的Barthel指數(shù),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了早期肢體功能訓練的重要性,可以提升治療的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
綜上所述,腦梗死患者護理中實施早期肢體功能訓練,有利于提升治療的有效性,促進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具有較高的應用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