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哮喘是由不同細胞和細胞組分間相互作用引起的慢性疾??;過敏性鼻炎則是由基因等多種因素誘發(fā)的疾病,大多數(shù)患者出現(xiàn)過敏性鼻炎后若不及時治療,極易誘發(fā)支氣管哮喘[1]。對于急性發(fā)作的支氣管哮喘,臨床上常采用常規(guī)藥物(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順爾寧+氨茶堿)治療,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或減輕,但再次遇到變應原后又會引發(fā)支氣管哮喘[2]。噻托溴銨是一種抗膽堿的特異性選擇藥物,可以長期擴張支氣管,以降低患者再次遇到變應原后出現(xiàn)哮喘癥狀的風險。本研究就噻托溴銨輔助治療支氣管哮喘合并過敏性鼻炎患者的療效及預后進行評價,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至2018年6月于撫順市石化總醫(yī)院進行治療的成人支氣管哮喘合并過敏性鼻炎患者68例為受試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4例。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1.2 病例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同時符合《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3]中支氣管哮喘及《過敏性和非過敏性鼻炎的診斷和管理》[4]中過敏性鼻炎者;年齡≥18歲。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肺部疾病或嚴重肺部感染者;②合并心臟疾病者;③青光眼或前列腺腫大者;④妊娠、哺乳期女性;⑤伴有精神疾病或不能遵從醫(yī)囑者;⑥代謝功能異?;蚝喜盒阅[瘤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抗哮喘藥物: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AstraZeneca AB公司生產,瑞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 H20140457,規(guī)格:160 μg),4.5 μg/撳;口服孟魯司特鈉顆粒(Merck Sharp & Dohme Corp.U.S.A公司生產,美國,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40167,規(guī)格:4 mg),10 mg/次,1次/d;口服氨茶堿片(國藥集團汕頭金石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4021063,規(guī)格:0.1 g),0.2 g/次,3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吸入噻托溴銨噴霧劑(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70023,規(guī)格:150 μg),2.5 μg/撳。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3個月。
1.4 肺功能指標檢測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均檢測肺功能指標水平,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第1秒用力呼氣溶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呼氣流量峰值(PEF)。
1.5 評估標準
1.5.1 哮喘控制測試評估標準 治療前及治療 3個月后,兩組患者采用哮喘控制測試(ACT)評分表[5]作為哮喘控制療效評估依據(jù),總分為25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哮喘控制越好。
1.5.2 過敏性鼻炎評分評估標準 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采用過敏性鼻炎評分量表(SFAR)[6]作為過敏性鼻炎的療效評估依據(jù),總分16分,分數(shù)越低,癥狀越輕。
1.6 觀察指標 比較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FVC、FEV1、FEV1%、PEF)、哮喘控制效果(ACT評分)、過敏性鼻炎評分(SFAR);治療3個月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差異。
1.7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Foxtable 2016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FVC、FEV1、FEV1%、PEF均顯著升高,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2 哮喘控制情況及過敏性鼻炎評分比較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ACT得分及SFAR得分均明顯升高,且觀察組ACT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SFAR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相關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相關指標比較(±s)
對照組 34 1.1±0.3 1.9±0.3 10.995 0.000 1.3±0.3 1.5±0.3 2.749 0.008 FEV1(L)治療前 治療3個月后 t值 P值觀察組 34 1.2±0.2 2.2±0.4 13.038 0.000 1.3±0.2 1.8±0.5 5.141 0.000對照組 34 30±7 71±8 22.490 0.000 232±9 303±11 29.190 0.000 0.000 3.000 1.000 0.004 PEF(L/min)治療前 治療3個月后 t值 P值觀察組 34 30±7 85±10 26.273 0.000 232±9 351±14 41.691 0.000 t值 0.000 6.374 0.000 15.720 P值 1.000 0.000 1.000 0.000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哮喘控制情況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哮喘控制情況比較(分,±s)
ACT得分 SFAR得分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3個月后 t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3個月后 t值 P值對照組 34 14.5±3.2 20.2±2.5 8.185 0.000 13.2±2.1 7.4±1.6 12.810 0.000觀察組 34 14.6±3.2 23.8±1.6 14.994 0.000 13.3±2.1 6.3±1.2 16.876 0.000 t值 0.129 7.072 0.196 3.207 P值 0.898 0.000 0.845 0.002
2.3 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且兩組輕度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疾病,環(huán)境因素的改變也會導致哮喘的發(fā)生?;颊唧w內的多種細胞共同作用導致支氣管痙攣,引起喘息、胸悶等癥狀。過敏性鼻炎也是由基因和環(huán)境多種因素引發(fā)的變態(tài)反應,患者接觸過敏原,特異性IgG抗體與抗原結合,使患者出現(xiàn)鼻塞、鼻涕、噴嚏、呼吸不暢等癥狀。
過敏性鼻炎和支氣管哮喘的關系密切,因為發(fā)病機制和誘因的相似性,使兩種疾病往往同時出現(xiàn),80%的哮喘患者同時患有過敏性鼻炎[7]。隨著環(huán)境和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全球大約2.5億人患過敏性疾病,其中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又是最高發(fā)的疾病[8]?;颊吲c過敏原接觸后出現(xiàn)過敏性鼻炎,引發(fā)下呼吸道感染,最終導致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生,故需同時治療支氣管哮喘和過敏性鼻炎。目前,臨床上的治療大多只是針對支氣管哮喘,患者接受治療后哮喘癥狀消失,但由于過敏性鼻炎和環(huán)境的影響,使哮喘易反復發(fā)作。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使用噻托溴銨輔助治療 3個月后,肺功能指標、哮喘控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與張朝巍和李杰[9]的研究結果一致,推測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噻托溴銨是一種具有特異選擇性的抗膽堿藥物,具有選擇拮抗性,可以使平滑肌M 3受體得到抑制,擴張支氣管;②噻托溴銨在抑制M 3受體時,具有可逆性和競相性,可以使平滑肌更好地發(fā)揮作用;③噻托溴銨具有與糖皮質類激素相似的抗炎作用,可以減輕呼吸道的高反應性,減少氣道重構;④噻托溴銨具有專一的支氣管擴張位點,并且對劑量具有穩(wěn)定性,可以產生24 h以上的支氣管擴張作用。
另外,本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 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過敏性鼻炎癥狀改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與劉穎慧[7]的研究結果一致,該研究報道噻托溴銨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對過敏性鼻炎患者體內產生的特異性IgG抗體發(fā)揮作用;患者接觸過敏原后,噻托溴銨可直接與IgG抗體結合,使變態(tài)反應不再發(fā)生。
除療效外,用藥安全性也是目前臨床治療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考慮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針對兩種用藥方案的安全性分析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用藥后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與王中原和張敏珍[10]的研究結論類似,研究證實,噻托溴銨的吸收不會受食物的影響,血漿蛋白結合率為72%,且不會通過血-腦屏障。而且,該藥物進入人體后,大部分劑量經糞便排出體外,用藥2~3周穩(wěn)定后,也不會產生藥物積累,治療安全性較理想。
綜上所述,支氣管哮喘合并過敏性鼻炎患者使用噻托溴銨輔助治療效果更好,預后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