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來 張能靜
通過中藥材、蔬菜、經(jīng)濟作物或糧食作物進行輪作換茬,能夠有效減輕或杜絕病蟲草害的危害與傳播、控制作物連作障礙、減少藥肥使用量、減少環(huán)境污染、降低成本。利用不同作物的根系層次,吸收土壤中的養(yǎng)分,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良土壤結(jié)構(gòu),提升產(chǎn)品質(zhì)量,最終達到高產(chǎn)、高效、優(yōu)質(zhì)、生態(tài)、安全之目的。
1 種植模式
板蘭根為十字花科,以葉、根入藥,主治傷風感冒。其特點:適應(yīng)性強,對自然環(huán)境和土壤要求不高,醫(yī)藥部門需求量很大,經(jīng)濟效益較高。板蘭根一般在清明前后播種,當年霜降前后約10月底收獲完畢。因此,種植板蘭根的田,應(yīng)搶先在上年秋播時種一季冬蔬菜或綠肥。板蘭根收獲后播種小麥或接茬油菜,畝綜合經(jīng)濟效益較高。
2 主要栽培技術(shù)
2.1 蔬菜(綠肥)
蔬菜可種越冬蔬菜,如菠菜、茼蒿、青菜等品種(上年秋播時種植)。
作綠肥田的有紫云英、紅花草等品種(上年秋播時種植)。
2.2 板蘭根
2.2.1 選地
宜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種植;低洼地、重粘土、重茬田均不宜種植。
種前要施足基肥,深耕曬垡,精細整地,畦寬1.5米左右,溝寬20厘米,深25厘米。
2.2.2 播種
播前浸種,晾干,隨即拌細土播種,以條播為宜,溝深2~3厘米,行距20厘米,株距7~10厘米,留種田適當稀播,行株距20×12~15厘米,播后覆薄土,每畝大田用種量1.5~2公斤。
2.2.3 田間管理
①出苗后要多次中耕、松土、除草、定苗、勻苗。
②苗期要追2~3次肥料。
③遇旱要在早晚澆水抗旱,遇雨要及時清溝理墑,排水降漬。
④及時防治病蟲害,重點防治霜霉病、蚜蟲、紅蜘蛛等。
2.2.4 收獲
板蘭根可分別在夏至和霜降后各收割板蘭根地上部分大青葉。一般在離地面2厘米處割葉,并將收割的葉片及時曬干出售。根在霜降前后選擇晴天小心輕挖,不要弄斷根,所挖鮮根,要去掉泥土,曬干后出售。
2.3 小麥
2.3.1 品種布局與茬口配套
冬性品種配早茬,春性品種配晚茬,選擇適宜當?shù)胤N植的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品種。
2.3.2 適期播種,控制播量
冬性品種一般在10月5~20日播種為佳,播量10公斤/畝左右。春性品種在10月15~25日播種為好,播量為12.5公斤/畝左右,不論什么品種,播期推遲,播量適當增加。
2.3.3 平衡施肥,合理灌溉
①基肥:30%小麥專用肥50公斤/畝或高濃度復(fù)合肥30~35公斤/畝,尿素10公斤/畝,鉀肥10公斤/畝,有家雜肥的氮素肥可適當減少。
②追肥:3~4葉時苗肥用尿素10公斤/畝左右,長勢正常的田地,一般不要追施臘肥;拔節(jié)孕穗肥一般在3月20日左右用尿素10公斤/畝左右,施肥時土壤墑情較好(如下雨),用高濃度復(fù)合肥15公斤/畝更好;根外追肥,齊穗時結(jié)合統(tǒng)防統(tǒng)治進行葉面噴肥。
2.3.4 開好田間一套溝
小麥高產(chǎn)栽培要求窄畦深溝,畦寬3m左右,畦溝、腰溝深20cm,周溝80cm,做到溝溝相通,達到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的標準。
2.3.5 及時防治病蟲草害
冬春做好麥田化學(xué)除草工作,及時做好小麥的紋枯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蟲等病蟲的綜合防控工作。
2.4 油菜
2.4.1 選擇優(yōu)良品種
選擇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抗病、雙低、雜交優(yōu)勢強,綜合性狀好,產(chǎn)量高,適宜當?shù)卦耘喾N植的品種。
2.4.2 培育適齡壯苗
要留足苗床,施足基肥,一般于9月10日~15日播種,每畝苗床播種0.5公斤,3葉期畝用15%多效唑粉劑50克兌水50公斤噴霧,防止高腳苗。壯苗指標為:苗齡35天左右,苗高6寸,綠葉6張,莖粗0.6厘米,葉片厚、葉柄短、無病蟲、青綠。
2.4.3 科學(xué)用肥
掌握“施足基肥、輕施苗臘肥,早施重施苔肥”的原則,基肥中氮肥占50%,磷、鉀肥全部作基肥,同時可用一些硼肥作基肥。苗肥以捉黃塘,促平衡為目的,臘肥以有機肥壅施根部,起防凍保苗作用,臘苗肥占總氮量的10~15%,苔肥占總氮量35~40%,以2月中旬施用最佳,在開花期可噴施一些硼肥,可防花而不實。
2.4.4 合理密植
根據(jù)土壤肥力,一般畝產(chǎn)175公斤左右,適宜密度每畝1~1.1萬株,畝產(chǎn)200公斤每畝0.8~1.0萬株為宜,移栽時刨除過大苗和弱小苗,杜絕爛耕爛栽,放水栽菜和栽后大水漫灌。
2.4.5 防漬澇,防凍害、防旺長
要高標準開好一套溝,達到溝溝相通,防止旱澇災(zāi)害,冬前結(jié)合中耕,搞好培土壅根并噴施多效唑控制旺長。
2.4.6 病蟲草害綜合防控
重點防治菌核病,蚜蟲等,要立足預(yù)防為主,并要做好雜草防除工作。
(作者單位:1.223125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qū)三河鎮(zhèn)農(nóng)技站;2.223111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qū)岔河鎮(zhèn)農(nóng)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