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梅
使用化學除草效果好、見效快。但玉米除草劑品種繁多,使用技術要求高,使用不當會對玉米產生藥害。如何科學、合理選擇、使用除草劑呢?
首先要因地制宜科學選藥。玉米田除草劑根據應用時機和除草原理,分為玉米芽前封閉性除草劑和玉米苗后莖葉處理除草劑兩大類。
芽前封閉性除草劑的除草原理,是在玉米播種之后出苗以前,玉米出苗以后雜草出苗以前或雜草在3葉期以前,把藥劑均勻噴灑到土壤表面,分布在土壤表層的雜草種子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遇到降雨或澆水之后就會迅速萌發(fā),伸長的雜草胚軸、幼芽一旦接觸到地表上的藥劑就會中毒,幼芽萌發(fā)中止或幼苗枯死。玉米種子一般分布在土表3厘米之下,萌發(fā)出土時因為胚軸在土壤下面不會接觸到藥劑,所以不會中毒。常見玉米芽前封閉性除草劑有乙莠合劑、丁莠合劑、異丙莠合劑等,對玉米田一年生闊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有很好的封閉性除草防效,但對宿根性雜草無效。
苗后除草劑,就是利用雜草和玉米對藥劑的生理性耐藥差異,把藥劑噴灑到雜草的莖葉上使之中毒死亡。玉米體內有能夠分解這種除草劑的酶類物質,使其耐藥性較好,利用這種生理選擇性差異達到除草壯苗的目標。當今應用最為廣泛的玉米苗后除草劑有煙嘧磺隆、磺草酮、2,4-D丁酯及二甲四氯類。鑒于玉米田常用除草劑的除草原理和特點,東北的玉米田可以選用芽前封閉性除草劑。
其次要嚴格按技術要求用藥。近幾年玉米田除草劑之所以經常出現藥效不好、藥害不斷的現象,主要是部分農資經銷商和農民,往往把除草劑作為萬能藥,想當然隨意加大劑量減少噴霧量。沒有嚴格按照技術要求選藥、用藥??茖W使用玉米田除草劑要遵守以下三個嚴格:
態(tài)度嚴格:認真對待、理解除草劑的風險性和技術性,才能用好除草劑,達到真正簡便、高效的目的。
時機嚴格:使用前一定要認真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或向技術人員咨詢。根據玉米生長管理規(guī)律及其生理特點、環(huán)境條件、土壤條件等,選擇最合適的時機用藥。比如,在土壤有一定濕度條件下噴灑封閉性除草劑,防效最好;使用煙嘧磺隆等苗后除草劑的最佳溫度是25℃左右,但氣溫超過35℃時特別容易產生藥害。使用2,4-D和二甲四氯類除草劑的最佳時機在玉米3葉期前后而且溫度在10℃以上,低溫或玉米拔節(jié)期使用極易造成藥害。
方法嚴格:很多人為了省勁,隨意加大藥劑劑量減少噴霧量,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噴霧要求霧滴在一定細度的前提下,藥劑能夠均勻覆蓋在一定面積上的土表或雜草莖葉上,這樣才能有較好的防效。我們當前使用的噴霧器械噴出的霧滴都比較粗,需要100斤左右的噴霧量才能夠較好地覆蓋住一畝地面積上的靶標。即便是把藥劑用量增加幾倍,噴霧量不夠,藥劑也不會均勻地分散分布。所以,藥劑的用量按照產品說明掌握就可以,但噴霧量一定不能隨意減少。在噴灑煙嘧磺隆類苗后除草劑時,順壟噴灑,把藥劑直接噴灑在雜草上,可以達到省工、安全、高效的目的。
只有嚴格遵守、應用科學技術,合理使用除草劑,才能達到安全、簡便、經濟和高效的目的。
土壤封閉除草劑效果不理想,如何處理已經萌生的小草,此時使用的除草劑一般以煙密磺隆類成分為主,單一制劑有80%玉農樂等,復合制劑主要是添加了阿特拉津(莠去津),如50%玉寶、80%玉封殺等,一般在施藥后7天左右雜草變黃,20天左右雜草枯萎死亡。在玉米2~5葉期可全田噴霧,除草效果好、安全性高。也有個別品種對該類除草劑敏感,植株會葉片發(fā)黃,但一月左右可恢復,不影響產量。
特別提醒:全田噴霧的玉米田應在5個葉以內,且施藥的前后7天不要使用有機磷農藥,否則,應定向噴霧。因這兩方面的使用不當,可對作物造成嚴重藥害。
2如何處理多年生惡性雜草:由于同樣成分的土壤封閉除草劑多年連續(xù)使用,使得喇叭花、三棱草(香附子)、陽旋花等一些多年生惡性雜草猖獗發(fā)生,可以說防除該類雜草的首選仍然是煙密磺隆,除草效果好、安全性高,但由于這種農藥的成本偏高,一些農民依舊使用成本比較低廉的2.4D丁酯和二甲四氯鈉。
特別提醒:2,4D丁酯和二甲四氯鈉兩者的作用特點相同,雖然在高劑量下對三棱草、喇叭花等多年生雜草有效,也可較好地防除部分一年生闊葉雜草,但是,玉米在3~5葉期的耐藥性強,過早、過晚、過量使用都會產生藥害,表現癥狀是玉米葉片變窄或者皺縮,心葉卷成直棒狀,或心葉難以抽出而呈牛尾巴狀。莖扭曲,根莖變脆,易倒折,莖基部發(fā)粗呈鵝頭狀,甚至開裂。嚴重的植株上部發(fā)育生長受阻,上部葉片畸形,雄穗發(fā)育不全,雌穗畸形。同時因其揮發(fā)性強、飄移性大、藥械難以清洗容易產生藥害等缺點,極易對大豆、花生以及闊葉蔬菜產生藥害,因此在玉米田使用該類除草劑,要特別注意直接或間接造成其它作物的藥害。
(作者單位:164021黑龍江省趙光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