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四川 成都 610000)
支氣管哮喘是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也被稱之為哮喘;該病是由多種細胞及細胞組分所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還常會引起氣道反應性增高[1];患者是以喘息、氣促、咳嗽、胸悶等為主要癥狀,常在夜間、凌晨發(fā)作或加重,哮喘疾病還具有病程長、反復發(fā)作的特點,嚴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臨床中主要是通過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來治療哮喘,但起效較慢,很多患者的療效不夠理想,為此本科主張為成人哮喘患者加用孟魯司特鈉進行輔助治療,現(xiàn)將治療過程及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做如下報道。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科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成人支氣管哮喘患者,樣本數(shù)量為94例,入院后行肺功能檢查、胸部X線檢查、特異性過敏原檢測等,均符合《中國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13版)中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2]。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實驗組與參照組,各47例。實驗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5例、22例;年齡23~75歲,平均年齡(44.8±4.8)歲;病程1~12年,平均(4.9±1.2)年。參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3例、24例;年齡22~74歲,平均年齡(45.3±4.6)歲;病程1~11年,平均(4.7±1.3)年。將兩組資料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年齡在18歲及以上者;且在1周之內(nèi)未服用β受體阻滯劑、在1個月內(nèi)未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者。排除標準:心、肝、腎功能不全者;傳染性疾病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時均使用特布他林霧化、氨茶堿進行平喘、氨溴索化痰,合并感染者使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并予以適當?shù)难a液、吸氧治療。
參照組:本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采用布地奈德(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987)進行霧化吸入治療,單次劑量為800μg,每天1次。
實驗組:本組患者在參照組用藥基礎(chǔ)上加用孟魯司特鈉咀嚼片(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20070)進行輔助治療,口服給藥,單次劑量為10 mg,每天1次,每晚睡前用藥。兩組患者均4周為一個療程,共治療兩個療程。
1.3 療效評定標準[3]患者的咳嗽、喘息、氣促等癥狀完全消失,且不需要使用β2受體激動劑,患者在晨起時的FEV1值占預計值的80%以上,PEF變異率低于20%,則為治療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明顯減輕,治療期間在哮喘發(fā)作時使用β2受體激動劑次數(shù)為1~3次/周,患者在晨起時的FEV1值占預計值的60%~80%,PEF變異率處于20%~30%范圍內(nèi),則為治療有效;未達到以上標準,則為治療無效。
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評價指標 ①肺功能指標:對比兩組患者的FVC(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PEF(呼氣峰值流速)、PEV1%(第1 s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的百分比)各指標;②癥狀緩解時間:記錄并統(tǒng)計患者的呼吸困難緩解時間、喘息緩解時間、咳嗽緩解時間以及胸悶緩解時間;③不良反應。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shù)據(jù)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予以Ridit分析,以α=0.05為檢驗標準,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實驗組經(jīng)孟魯司特鈉輔助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6.32%,顯著高于參照組的74.47%,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total therapeutic efficien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改善情況 治療前,兩組的FVC、FEV1、PEV、PEF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各指標均有所改善,但實驗組的改善程度更為顯著,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改善情況對比(x±s)Table 2 Comparison of pulmonary function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
2.3 兩組患者的各癥狀緩解時間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呼吸困難緩解時間、喘息緩解時間、咳嗽緩解時間以及胸悶緩解時間均顯著優(yōu)于參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的各癥狀緩解時間(x±s,d)Table 3 Compares the time of each symptom relief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x±s,d)
2.4 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個別患者出現(xiàn)咽部不適感,均可自行緩解,也未對疾病療效產(chǎn)生影響。
支氣管哮喘是以可逆性的氣道阻塞與非特異性的氣道高反應為臨床特征,是一種由多種炎性細胞、炎性因子共同參與的慢性氣道疾病,如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及其釋放的組胺、白三烯等物質(zhì),在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病、發(fā)展中均有關(guān)鍵作用[4]。這些炎性細胞或介質(zhì)可以促使氣管平滑肌收縮,使其對刺激更加敏感,氣道反應更強烈,因此減少炎性因子在支氣管哮喘患者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
臨床中常為支氣管哮喘患者采用糖皮質(zhì)激素來控制病情,布地奈德是常用的糖皮質(zhì)激素,可以有效抑制炎性細胞增殖、阻止炎性遞質(zhì)釋放,進而減輕氣道黏膜水腫,促使氣道逐漸修復[5];同時還可抑制抗體合成、調(diào)節(jié)免疫細胞,使炎性介質(zhì)的釋放量得以減少。但該藥物主要是作用于氣道炎癥初期階段,對白三烯的作用效果不明顯,故本科主張為患者采用白三烯受體拮抗劑進行輔助治療。孟魯司特鈉是一種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在支氣管哮喘的防治中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該藥物對白三烯受體可產(chǎn)生特異性阻斷作用,有效抑制炎性反應,對減少炎性細胞浸潤、減輕氣道慢性炎癥均有顯著幫助[6]。孟魯司特鈉主要作用于支氣管哮喘的遲發(fā)階段,對支氣管哮喘可以發(fā)揮更為持久、徹底的抗炎作用。在糖皮質(zhì)激素的基礎(chǔ)上加用孟魯司特鈉進行輔助治療,二者可以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使支氣管哮喘獲得更為理想的控制效果。此次研究中,對94例成人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參照組予以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chǔ)上加用孟魯司特鈉進行輔助治療,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6.32%顯著高于參照組74.47%,實驗組肺功能指標(FVC、FEV1、PEF、PEV1%)的改善程度優(yōu)于參照組,實驗組各癥狀消退時間對比參照組更快,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期間未見嚴重不良反應;這與也殷世杰[7]的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也充分體現(xiàn)出了孟魯司特鈉輔助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綜上所述,為成人支氣管哮喘患者加以孟魯司特鈉進行輔助治療,可使臨床療效得到顯著提升,還可加速患者的癥狀緩解時間、改善患者肺功能,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