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燕
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圓滿落幕,除了運動員矯健的身姿和頑強的斗志,當屬他們在球場上不雅的吐痰動作,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原來,這是由人在運動中的生理機制決定的。體育鍛煉不單會使唾液變得黏稠,還會加速黏液的分泌,由于運動導(dǎo)致呼吸量的增加,刺激到了布滿支氣管的黏膜,并使其分泌出更多支氣管黏液,這是對抗細菌、粉塵和空氣中其他物質(zhì)的天生防御機制。而人們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要吐出這些因運動而產(chǎn)生的多余黏液。
所有的體育運動從生理學(xué)上分析都是一樣的。但是,像籃球和網(wǎng)球這樣的運動,比賽間隙比較多,球員可以趁機補充水分,水既可以滋潤喉嚨,又能降低唾液的黏稠度。足球比賽時間長,比賽間隙又很難得有補充水分的機會,加上足球場場地廣闊,不像籃球場和網(wǎng)球場,球員與觀眾之間的距離非常近,于是足球運動員往往會不自覺地往地上吐痰。
相較于其他球類運動,足球運動的跑動距離長,運動量大,僅次于馬拉松。優(yōu)秀的足球運動員每場比賽的跑動距離都在10千米以上,還要做拼搶和傳球等各種技術(shù)動作,人體的呼吸道在如此高強度負荷下,必然產(chǎn)生大量黏稠的分泌物。如果不及時吐掉,就會非常難受,對健康很不利。正式足球比賽場地的草皮一般都是細葉草,而不是寬葉草,并且在比賽前也都會進行修剪,所以不會存在口水粘在草葉上的情況,往往都是直接滲透到地里。
都說足球比賽是現(xiàn)代文明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但球場上有塵土飛揚的草屑,草屑和灰塵每分每秒都在不停歇地混入空氣中,進入球員的呼吸道,從而刺激到支氣管黏膜。這時候,身體為了讓呼吸道保持濕潤而啟動了自保機制。所以,這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濃痰,而只是單純的口水。有了這些原因,足球運動員在場上吐口水也就無可厚非了,畢竟,他們也不能帶著紙巾上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