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莎莎
陳云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為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陳云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黨的領袖人物的精神風范,集中體現(xiàn)了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陳云同志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堅定理想信念、堅強黨性原則、求真務實作風、樸素公仆情懷、勤奮學習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边@五個方面集中詮釋了陳云精神的豐富內(nèi)涵。
理想信念就是共產(chǎn)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陳云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遇到過很多危險,但他從來沒有被嚇倒,并始終堅守對馬克思主義、共產(chǎn)主義的信仰不動搖。陳云并不是一開始就選擇了共產(chǎn)主義的,他經(jīng)過迷茫徘徊和不斷的選擇,才最終確立了共產(chǎn)主義的信仰。但是,陳云一旦確立了自己的信仰,便始終堅定不移地追隨,從不曾動搖和改變。
在革命道路中,陳云數(shù)次遭遇過考驗。
首先是生命的考驗,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后,面對敵人的血腥迫害,陳云和工友說了一首打油詩:“鐵窗風味,家常便飯,殺頭槍斃,告老還鄉(xiāng)”。1931年5月,陳云當選中央特科書記,在領導中央特科工作中,陳云自己的人身安全也受到了極大的挑戰(zhàn),但是他不怕犧牲,堅持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其次是金錢的考驗,陳云一生領導國家的財經(jīng)工作,他最后留給子女的財富,只有不到2萬元的稿費,再加他去世之前,每個月1336元的工資,按照國家規(guī)定家屬可以領10個月?lián)嵝艚?,?3360元,整個加起來也就3萬多塊錢。改革開放以后,面對物質(zhì)利誘,面對部分人士的懷疑,陳云一直堅持他的信念,并多次對身邊工作人員、在公開場所講:“馬克思主義、共產(chǎn)主義的真理,一定會戰(zhàn)勝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和作風的侵蝕?!标愒七€曾遭受過逆境的考驗,在“文革”期間,陳云被下放到江西“蹲點”,在逆境中,陳云仍舊樂觀:“只要保留我黨籍,我就可以讀書。我身體還好,我還要研究一些問題,我為革命還要做一些事情?!?h3>堅強黨性原則
在黨性問題的論述中,陳云始終強調(diào)要嚴格遵守黨的紀律,“黨的紀律是統(tǒng)一的,必須無條件遵守”。他自己一生嚴格遵守黨的紀律,是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光輝典范。
對黨內(nèi)同志,陳云強調(diào)不接不送,不請不到?!皼]事別來,有事說事,如果電話中能把事辦了,就別跑腿了”。而“不接不送”,就是任何形式主義的東西一概免去。他在黨內(nèi)以不收禮著稱。他常說,“收禮是有求于我,收下后,決定事情必有偏差。”
他在黨內(nèi)以不收禮著稱。他常說,“收禮是有求于我,收下后,決定事情必有偏差?!?/blockquote>
陳云一生都節(jié)衣縮食,勤儉節(jié)約,衣服基本都是有補丁的。他常常說“穿舊衣服,就是穿衣服的利息”。他在東北時期的一件棉坎肩,一直穿了38年,一直沒有舍得扔掉,細數(shù)上面的補丁,密密麻麻足足有32個。在吃的方面,陳云一生堅持不吃高級菜。在家里陳云的飯菜很簡單。以晚年的一日三餐為例,早餐是面包、果醬、豆?jié){;午餐是一葷一素一湯,二兩主食;晚餐是豆制品、蔬菜、水果,再加一兩半米飯。1949年到北京后,陳云一直住在北長街58號,這是一所老房子,年久失修,經(jīng)常漏雨。1976年唐山發(fā)生大地震,這所房子他的辦公室南墻被震裂有1米多長、2厘米寬的裂縫,當時就暫時支了一個鋼架,陳云在里面辦公。最后,經(jīng)過再三動員,陳云于1979年冬搬到中南海居住,北長街的房子改作他用。但就是這樣,陳云的子女也曾回憶,父親搬到中南海,但心里總感到不安,有半年的時間,他總覺得自己住的房子太好了。陳云使用鉛筆都是“握不住”了,仍舊在使用,所用的毛巾都是到了“四穿”牌的程度——破了四個洞,還舍不得扔,用來擦桌子,桌子不能擦,再用來拖地。從出行方面來說,陳云一生不坐專列,晚年到各地視察,更是僅掛一節(jié)車廂,就行駛?cè)珖鞯亍?/p>
在對待家人方面,陳云一向要求嚴格。在陳云家里,有個“三不準”家規(guī):不準隨便進出他的辦公室;不準翻看、接觸只供他閱讀的文件、材料;不準搭乘他使用的小汽車等等。全國解放初期,陳云擔任中財委主任,陳云夫人于若木也在中財委機關工作,本來完全可以搭乘他的汽車上下班,但于若木從來是自己騎自行車去機關,沒有搭過他一次便車。陳云一生有五個子女,二男三女,但是在教育子女問題上,陳云專門向夫人交代,要讓自己的子女從小像普通家庭的子女一樣生活和學習,不搞任何特殊化。教育的原則就是讀好書,做好人。
求真務實作風
對于實事求是,陳云踐行了一生,晚年更是提出一個充滿唯物辯證法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原則:“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交換、比較、反復”。
1958年,在鋼材產(chǎn)量上,毛主席提出要超英趕美,要翻一番。毛主席對這個數(shù)字也存在一定的懷疑,他就委托陳云去調(diào)查這個鋼鐵指標。陳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還找了冶金部的人來談話,發(fā)現(xiàn)以我們國家當時重工業(yè)基礎相對薄弱的背景下,年產(chǎn) 1800萬噸鋼是不可能完成的。陳云結(jié)合我國實際情況,不斷聽取冶金部等各部門同志的匯報,上下反復比較,提出我國當時鋼鐵年產(chǎn)指標1300萬噸。事實上,到那一年的年底,我國完成鋼鐵產(chǎn)量1387萬噸,與陳云提出的鋼鐵計劃指標相差不大。
進行第一汽車制造廠選址的時候,陳云也是反復比較,才得出第一汽車制造廠的廠址只能放在長春。原因是當時東北有鞍鋼,有電廠,有木材資源,且交通較為完善。陳云自己說過:“領導機關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作調(diào)查研究工作,最后討論作決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就夠了?!?h3>樸素公仆情懷
陳云長期主持全國財經(jīng)工作,經(jīng)常說兩句話:“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主?!?“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在國民經(jīng)濟調(diào)整的時候,陳云大膽提出用進口糧食解決老百姓吃飯問題。當時提出進口糧食是很不容易的。陳云不僅關心老百姓的吃飯問題,還解決老百姓的吃菜問題。北方冬貯白菜的供應工作涵蓋收貯運銷多個環(huán)節(jié),時間緊、任務重,加上冷空氣的突襲,難免會出現(xiàn)砍收不及時、供應不足或凍菜、爛菜等問題。陳云要求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在生產(chǎn)、流通、消費三個環(huán)節(jié)下大力氣,確保把冬貯白菜的供應工作做好,避免爛菜。
陳云自己說過:“領導機關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作調(diào)查研究工作,最后討論作決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就夠了?!?/blockquote>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陳云主持全國經(jīng)濟工作時,十分關心日用小商品的生產(chǎn)和供應。他經(jīng)常自己去北京的百貨大樓、菜市口,還有天橋的農(nóng)貿(mào)市場,一個柜臺,一個柜臺地走,大東西看過了,就看小東西。一次,忽然發(fā)現(xiàn)市場上沒有賣女同志裝飾發(fā)型用的發(fā)卡,就問人家為什么沒有發(fā)卡?人家說公私合營以后,沒有生產(chǎn)這個的了,生產(chǎn)發(fā)卡的鋼材也沒有了。陳云發(fā)現(xiàn)問題后,給負責鋼材生產(chǎn)部門的同志打電話,后來還寫了一個條子,說你們一定要撥出幾噸鋼材來,給全國女同志每人兩個發(fā)卡。
此外,陳云還為人民的生活瑣事操心。1982年5月下旬,陳云在《人民日報》第八版的一角,看到一篇題為《首都少年兒童看戲難》的文章。他隨即給中央和國務院領導寫了一封信,建議在“六一”兒童節(jié)這一天,全國城鎮(zhèn)所有影劇院、機關企業(yè)的所有禮堂,免費向孩子們開放。由于時間已臨近“六一”,他在信封上還親筆批寫了“特急件”三個字。
勤奮學習精神
陳云同志出身貧寒,只讀過小學,但他在長期實踐中堅持不懈地刻苦學習,從而具備了很高的思想理論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強調(diào)“學習是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一天到晚工作而不讀書,不把工作和學習聯(lián)系起來,工作的意義就不完整,工作也不能得到不斷改進”。
在商務印書館的時候,陳云學了大量的馬列著作,包括他后來回憶的一些小說,都是在這里讀的。當時陳云的一個工友陳書平后來回憶,陳云晚上回到宿舍后,用兩種方式學習:一種是在被窩里用手電筒學習,一種就是跑到廁所里讀書。而且有時候一學就是一夜。
到延安后,陳云繼續(xù)學習。陳云的夫人于若木對子女們說:“你們的父親在延安時期讀書是到如饑似渴的地步,從來不打撲克、不跳舞?!泵飨谓兴麑W哲學,陳云記在心上,隨后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把馬列著作、毛主席的《矛盾論》《實踐論》等都學習了。陳云不僅自己學,還組建了一個學習小組,這個小組堅持了5年——從1938年到1942年,一度被評為中央的模范學習小組,很有名氣。在延安時期,工作和勞動非常忙,又要上山勞動。陳云則是雷打不動,每天上午學習,然后上山勞動。毛主席評價陳云:陳云同志有“擠”的經(jīng)驗,他有法子“擠”出時間來看書、來開會。
江西“蹲點”時期,陳云說,只要保留我的黨籍,我就可以讀書。去江西時,他帶了整整三箱子書,滿滿的馬列著作、毛澤東著作、魯迅等的書。這一階段,陳云把《毛選》讀了好幾遍,《列寧全集》全部做了標記。
改革開放以后,陳云說:“現(xiàn)在我們國家的經(jīng)濟建設規(guī)模比過去要大得多、復雜得多,過去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在當前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很多已經(jīng)不再適用。這就需要我們努力學習新的東西,不斷探索和解決新的問題。”
晚年,陳云仍然堅持著學習。他一生堅持活到老學到老,他一直堅持聽廣播,聽新聞。后來在病床上不方便,就讓秘書給錄制好,然后再放給他聽,一天也不漏,還有讀些報紙給他聽。陳云不斷地求學,堅持一生學習,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一直是刻苦學習。
陳云身上體現(xiàn)的老一輩革命家的精神風范,是激勵我們不斷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雖然陳云等老一輩同志的時代早已過去,但他們堅定信仰、黨性堅強、一心為民、實事求是、刻苦學習的精神是與時俱進的,這五種精神值得我們長久學習與研究。
猜你喜歡同志 音樂天地(音樂創(chuàng)作版)(2021年7期)2021-10-13 08:11:16基于大數(shù)據(jù)分析與審計的關系研究 科學與財富(2021年33期)2021-05-10 12:24:41侯宗騏同志逝世 四川蠶業(yè)(2021年1期)2021-02-12 02:03:26林向義同志逝世 心聲歌刊(2020年5期)2020-12-03 11:23:52OVER THE RAINBOW 漢語世界(2020年4期)2020-08-11 08:38:16My plan for new term 孩子·小學版(2019年4期)2019-09-10 07:22:44向陳云學習錘煉“筆力” 湘潮(上半月)(2019年12期)2019-05-22 06:20:50嚴良堃同志逝世 人民音樂(2017年7期)2017-07-19 13:03:04陳云貴:你是泥土你是光 海峽姐妹(2016年2期)2016-02-27 15:15:59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校園英語·中旬(2015年6期)2015-07-10 23: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