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對事物觀察是否細致,是作文寫具體的關鍵。因此,培養(yǎng)學生學會觀察就顯得尤為重要。除了講讀中發(fā)揮名家名篇的引路作用,學習經(jīng)典的觀察方法、技巧外,適時啟發(fā)、隨機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世界,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去年冬天下了第一場大雪。晨讀課上,我問大家,今天的風景美不美,大家喜不喜歡?大家都異口同聲地作出肯定回答。當我再進一步問到景色美在哪里時,同學們卻沉默起來。究其原因,因為大家沒有細致觀察。趁此機會,我將以往學過描寫四季景色的課文逐一與同學們一起回顧,重點介紹作者觀察景物的方法。然后說道:“有些事情事前無法預料,不可能預先布置作業(yè),那么你們應該做生活的有心人,主動、隨時隨地地觀察周圍事物,平時注意積累,哪怕是刮風、下雨、打雷、閃電這樣的天氣變化,都應留心觀察,作為寫文章的素材。天長日久,日積月累,你的寫作水平就一定會提高的。”學生聽了我的話,一張張小臉上都顯露出躍躍欲試的神情。不久,第二場雪悄然降落大地,在當天的日記中,大多同學都描述得很具體。我乘機大大地表揚了他們一番,讓他們感覺作文并非是苦事。隨后的教學中,我有意識地結(jié)合課文繼續(xù)啟發(fā)引導。比如:在學習《爬山虎的腳》一課之前,我布置同學們觀察、采集爬山虎。上課時,對照課文與標本,引導大家觀察它的顏色、形狀,找出莖、葉柄、細絲(即腳)、小圓片等,同學們很容易就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僅此還不夠,我說:“葉老先生通過連續(xù)、仔細地觀察,發(fā)現(xiàn)了爬山虎會爬墻的秘密,你們觀察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一位家里有爬山虎的同學立刻站起來說:“我發(fā)現(xiàn)爬山虎的腳上、莖上都有須毛,是它幫助腳牢固地巴在墻上的?!逼渌瑢W也爭先恐后地交流了自己的觀察心得。此后,根據(jù)不同課文,我有意識地強化觀察方法的教學與訓練,著力評議寫作中進步明顯的同學的觀察日記、作文,獎優(yōu)扶劣,并連續(xù)出了幾期“觀察日記”板報,以此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此,同學們對觀察的興趣越來越高漲,時時處處都留心觀察,為作文積累了不少材料。
第二課堂是指在教學計劃之外,教師引導和組織學生開展的各種有意義、健康的課外活動。如何鼓勵學生多渠道地參與第二課堂、激發(fā)寫作興趣呢?
在課外閱讀中培養(yǎng)興趣。材料積蓄是作文之本,而課外閱讀是積蓄材料的極好方法?,F(xiàn)今社會,各種媒體傳遞著眾多信息,學生耳聞目睹社會方方面面的變化,各種新知識不斷充實學生頭腦。大量閱讀后,學生就有話可說,就會有表達的欲望,作文興趣也會隨之而生。以前我們班不少同學寫作基礎不好,對作文不感興趣,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在班上成立了課外閱讀小組,號召學生每人提供一本書,建起班級圖書角。同時,借課外讀物搭橋,與一些報刊社取得聯(lián)系,鼓勵學生向刊物投稿,既積累了寫作材料,又激發(fā)了作文興趣。
我還在班級開辟了“讀書活動心得體會專欄”。在指導學生讀好讀本后,我鼓勵人人寫體會,個個出板報。好的讀后感推薦給學校,在學校宣傳欄里展出。這樣全班掀起了“讀書熱”,踴躍寫稿,作文興趣越來越高。
(作者單位:岳陽市華容縣橋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