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在臨床表現上的特點,并分析相應的防治措施。方法: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共收治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60例,將其作為觀察組;同時選取同期在我院進行治療的2型糖尿病無尿路感染患者60例,將其作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血糖及血紅蛋白更各項生活指標進行記錄,得到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臨床特點。結果:經過對兩組患者的年齡對照,發(fā)現觀察組的平均年齡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患者所感染的病原菌主要為革蘭氏陰性菌,并以大腸埃希菌居多;觀察組中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甘油三酯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多發(fā)于老年患者,及時進行有效的防治對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概率十分重要。
【關鍵詞】2型糖尿?。换颊?;尿路感染;臨床特點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9-250-01
前言
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國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漸提高,飲食的種類與多樣性也逐漸增加。不同飲食中所含有的營養(yǎng)物質不同,但是基本上都還有較多的糖類,糖類雖然是重要的能源物質,但過多的攝取對人類的健康也將產生不利的影響。現階段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加,其主要的原因除了飲食的直接影響,還有遺傳以及環(huán)境的影響。2型糖尿病是一種典型慢性病,雖然不能對人體短時間內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但隨患者病齡的增加,其健康狀況逐漸惡化,這對我國國民的健康整體水平十分不利。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共收治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60例,男性患者32例,年齡55~80 歲, 平均年齡 (6545±181) 歲;女性患者28例,年齡57~78 歲, 平均年齡 (6729±232) 歲。在相同治療時間隨機選取的60例2型糖尿病無尿路感染患者,男性患者25例,年齡32~79 歲, 平均年齡 (4745±127) 歲;女性患者35例,年齡37~77 歲, 平均年齡 (4828±211) 歲。兩組患者在性別以及身體質量指數比較中,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方法將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60例作為觀察組;同期在我院進行治療的2型糖尿病無尿路感染患者60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的降糖藥物進行治療;觀察組根據藥敏試驗結果,在降糖藥物的基礎上進行抗拒藥物治療。定期對兩組患者血糖及血紅蛋白更各項生活指標
作者簡介:趙麗紅,女,19711105,黑龍江省雙城市,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神經內科;臨床護理。
進行記錄,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
13統(tǒng)計分析對數據的分析采用SSPS19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年齡比較觀察組男性患者平均年齡 (6545±181) 歲;女性患者平均年齡 (6729±232) 歲;對照組男性患者平均年齡 (4745±127) 歲;女性患者平均年齡 (4828±211) 歲。經過對比發(fā)現觀察組的平均年齡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病原菌主要分布情況經過對觀察組患者病原菌的的檢驗與統(tǒng)計,其中大腸埃希菌共28株(4667%),變形菌屬13株(2167%),白色假絲酵母菌 7株(1167%),克雷伯菌屬6株(10%)
銅綠假單胞菌6株(10%),可以發(fā)現觀察組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主要為革蘭陰性菌,并以大腸埃希菌為多。
23患者血糖及各項主要生化指標比較經過對兩組患者進行血糖及相關生化指標檢測得到,空腹血糖:觀察組患者為812±154 mmol/L,對照組患者為7,11±173 mmol/L;餐后2h血糖:觀察組患者為1427±213 mmol/L,對照組患者為1307±193 mmol/L;糖化血紅蛋白:觀察組患者為1415±142%,對照組患者為7,11±179%;甘油三酯:觀察組患者為213±078 mmol/L,對照組患者為134±175mmol/L,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梢缘玫接^察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甘油三酯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
24兩組患者治療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在觀察組中,產生并發(fā)癥的患者共17例(2833%),其中腎病8例(1333%),視網膜病變5例(833%),足潰瘍4例(667%);在對照組中,產生并發(fā)癥的患者共6例(1000%),其中腎病3例(500%),視網膜病變2例(333%),足潰瘍1例(167%),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進而可以得到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
3結論
31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臨床特征糖尿病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慢性病,其對患者的身體機能產生巨大影響,極易引發(fā)一些并發(fā)癥。糖尿病具有幾種不同的種類,其中2型糖尿病是比較常見的一種,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數量隨著我國的發(fā)展而進行不斷的增加,這種疾病的患者多為老年人。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與抵抗力較弱,所以極易受到細菌的感染,對其健康造成更為嚴重的影響[1]。與一般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同時患有尿路感染的患者其血糖以及其他重要相關生化指標更高,這就導致在治療的過程中更難有效控制病情,增加治療所需的時間與藥物量。同時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在并發(fā)癥發(fā)病率上也明顯高于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這進一步的使患者的病強加重。
3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細菌特點經過本研究可以發(fā)現,在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中,病原菌主要是你大腸埃希菌,這種細菌屬于革蘭氏陰性菌。大腸埃希菌主要存在于人體的大腸環(huán)境中,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受到極大的影響,導致大腸環(huán)境中的大腸埃希菌菌落進行轉移,通過排泄作用使患者的尿路受到感染[2]。患者尿路感染后的具體表現是輸尿管蠕動能力降低,不利于進行正常的排尿,從而使患者的生活受到極大的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劉玉妮,張怡,韋文合,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臨床特點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3):614-616
[2]郭秀婷,裴玉梅,張芬.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臨床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3):3026-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