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蘭軍
【摘要】目的:觀察中西醫(yī)結合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療效。方法:160例異位妊娠患者隨機分為A組30例:甲氨喋呤(MTX)75mg肌注,一次性,同時口服米非司酮和宮外孕二號方加味;A1組32例:同A組西藥用法;B組30例: MTX 25mg肌注,連續(xù)3日,同時口服米非司酮和宮外孕二號方加味;B1組27例,同B組西藥用法;C組20例,應用陰道超聲引導下異位妊娠囊穿刺注射MTX50mg,口服米非司酮和宮外孕二號方加味;C1組共21例,同C組西藥用法。結果:六組治療有效率比較:A、A1組有效率為之前有差異(P<005);B、B1組有效率之前有差異(P<005);C、C1組有效率之前無差異;(2)各組血β-HCG降至正常t,A< A1,B< B1,C< C1,有差異(P<005)。結論:中藥聯(lián)合MTX、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方法簡單療效好,能提高治療有效率和促進血β-HCG轉陰。
【關鍵詞】 異位妊娠;甲氨喋呤;宮外孕二號方加味
【中圖分類號】R682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9-120-01
異位妊娠是婦產科常見急腹癥之一,尤以輸卵管妊娠最為常見[1]。本院近年來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宮外孕,取得了較為顯著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我院20111-20161收治的未破裂異位妊娠住院治療患者160例,隨機分為A、A1、B、B1、C、C1六組。年齡18-37歲,停經時間35-52天,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3-15天。各組的停經天數(shù)、年齡、治療前附件包塊直徑及血β-HCG水平之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參考《婦產科學》[2],經臨床病史、血β-HCG及盆腔陰道B超檢查確診。保守治療指征:1患者年輕且有生育要求;2生命體征穩(wěn)定;3B超測定附件包塊直徑<40cm,少量或無盆腔積液征;4用藥前血β-HCG<2000IU/L。5外周血白細胞>4×109/L,血小板>100×109/L,肝、腎功能正常。
12方法A組采用MTX 75mg單次肌注,口服米非司酮150mg,空腹或進食2h后頓服,服后禁食2h,連服5天,宮外孕二號方加味口服,一天一劑二煎,共7d;A1組用藥MTX、米非司酮,用法同A組。B組MTX 25mg肌注,連續(xù)3日,米非司酮和宮外孕二號方加味用法同A組;B1組用藥MTX、米非司酮,用法同B組。C組應用陰道超聲引導下異位妊娠囊穿刺注射MTX50mg,米非司酮和宮外孕二號方加味用法同A組;C1組用藥MTX、米非司酮,用法同C組。
部分患者陰道流血時間過長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宮外孕二號方加味:丹參15g、桃仁15g、赤芍12g、三棱9g、莪術9g、天花粉20g、全蝎4g,同時臨證加減。
13觀察指標各組用藥后均嚴密觀察腹痛、陰道出血及肛門墜脹等表現(xiàn),每天監(jiān)測血壓、脈搏2次。如有效果不佳或手術指針者,立即手術治療。各組均第7、9、14、21天復查血β-HCG、陰道B超、血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計算β-HCG下降率(β-HCG下降率%=(治療前血β-HCG值-治療后血β-HCG)/治療前血β-HCG)。
14療效評價參照《婦產科學》[2]相關標準擬定。治愈:血β-HCG轉為正常。顯效:治療期間生命體征平穩(wěn),用藥7天后血β-HCG下降>50%。婦科檢查:陰道流血停止。無效:用藥14天后血β-HCG下降不明顯或持續(xù)升高,嚴重腹腔內出血,均需立即手術治療。
15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兩組間采用t檢驗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百分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
2結果
21A、B組有效率分別高于A1、B1組,有差異(P<005),C組與C1組無明顯差異。
4討論
研究表明,中藥聯(lián)合MTX、米非司酮治療宮外孕,有效率較高(<005),效果較單純西藥好。診療后β-HCG下降至正常的時間,包快穩(wěn)定及消失的時間都明顯縮短(P均<005),表明中藥有促進β-HCG下降的作用。中西結合用藥具有協(xié)同殺胚作用,進一步阻止滋養(yǎng)細胞及胚胎生長,促進局部炎癥吸收,降低輸卵管破裂、腹腔出血的危險性,顯示出中西醫(yī)結合之優(yōu)越性。對于仍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應盡可能地保留輸卵管的完整性[3],但需嚴格掌握適應證和治療原則,若有急腹癥征象,應隨手術治療。
參考文獻
[1]朱琴. 米非司酮聯(lián)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療效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15,(10):696-698
[2]謝幸,茍文麗. 婦產科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第8版
[3]何樹菊. 異位妊娠的病因及治療研究進展[J].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4,(7):87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