鐔鶴婧
摘 要:古希臘古典時期是希臘哲學的鼎盛時期,產生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眾多對西方文明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他們在深入探討善與惡、幸福、正義等道德倫理問題的過程中,對于家庭中的倫理道德也進行了分析,逐步形成了古希臘時期有代表性的家庭思想。他們認為,家庭就是為了滿足日常重復的各種需要自然形成的第一種聯(lián)合體,在家庭中包含著夫妻關系、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兄弟之間的關系。若使家庭進一步發(fā)展,必須使家庭富裕起來,必須對家庭進行管理。
關鍵詞:古希臘;雅典;家庭;婦女
中圖分類號:B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3-0099-02
古希臘古典時期“大體上是公元前五世紀到四世紀四十年代馬其頓統(tǒng)一希臘以前。”[1]1這一時期希臘哲學進入鼎盛時期,產生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眾多對西方文明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他們對當時希臘雅典的經濟、民主政治、思想觀念等進行深刻反思,集中討論了人和社會的問題,其中包括關于家庭的問題,形成了古希臘古典時期的家庭思想。
一、古希臘古典時期家庭思想形成的社會背景
古希臘城邦眾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典和斯巴達。古希臘眾多影響深遠的哲學家都來自雅典。探討公元前8-6世紀古希臘雅典的經濟、政治、古希臘人的觀念所發(fā)生的深刻變化,對研究古希臘的家庭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在經濟上,從公元前8世紀到6世紀至古典時期,雅典經濟經歷了一個由盛轉衰的過程。雅典地處阿提卡半島,三面環(huán)海,良好的自然條件使雅典適合發(fā)展農業(yè)、手工業(yè)和海外貿易。隨著梭倫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完成,雅典的商品經濟、貨幣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雅典人用銀幣就可以買到谷物、魚干、大棗、乳酪等各種物品。公元前492年—449年希波戰(zhàn)爭雅典獲得了勝利,隨后成立了“提洛同盟”,雅典成為盟主,日益強大起來,到伯里克利時期雅典的經濟發(fā)展達到了鼎盛。雅典的經濟繁榮為政治、文化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在雅典出現(xiàn)了科學、文藝和哲學空前繁榮興盛的時期?!盵1]10但同時,雅典和斯巴達、科林斯等城邦存在日益尖銳的矛盾,終于在公元前431年爆發(fā)了持續(xù)多年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雅典最終戰(zhàn)敗,經濟陷入蕭條,出現(xiàn)了嚴重的危機,以前的霸主地位不復存在。
隨著雅典經濟經歷了一個由盛轉衰的過程,雅典的民主政治也經歷了一個演變的過程。古希臘在原始社會時期就存在著公民大會。在古希臘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轉變的過程中,隨著城邦的出現(xiàn)和商品經濟的發(fā)展,雅典的民主制度逐漸形成。梭倫改革創(chuàng)立了四百人會議,規(guī)定人民有投票的權利,如果有些公民不關心國家大事將會喪失公民權利,從而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礎??死锼固崮岣母镞M一步推動了雅典民主制的發(fā)展,創(chuàng)立了五百人會議,提出了貝殼放逐法?!肮?61—429年的長達三十二年的伯里克利時代,是雅典歷史上最繁榮最強盛的時代,是雅典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的時代?!盵1]19伯里克利每年用抽簽的辦法選取6 000名陪審員,這樣做不但盡量使審判公正,而且提高了雅典公民的參政能力和公民的素質,使雅典成為“全希臘人的學?!保诺涞拿裰髦贫冗M一步完善。但是雅典民主制度的本質終究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它的內部存在著無法克服的矛盾。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以后,雅典經濟由盛轉衰,農民、手工業(yè)者和商人大量破產,這些人原來積極參與雅典政治生活,是雅典民主制的基礎。當他們連基本的生活都無法保證的時候,自然也就失去了參與政治生活的興趣,即使參與政治生活,也是為了領取津貼以維持生活,這樣非常容易成為別有用心的人進行政治角逐的工具。同時,雅典所謂的民主派領袖無視人民的利益和法制,一切都從個人貪欲出發(fā),公民大會已經成為他們打擊異己的工具,雅典的民主制僅僅是一種形式而已?!斑@就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面臨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實際情況,了解這種背景才能了解他們的哲學和政治思想?!盵1]32
隨著雅典經濟和政治的變化,雅典人的觀念也發(fā)生了變化。在雅典經濟繁榮和民主制發(fā)展的時代,隨著雅典人改造自然的逐步深入和商品經濟的逐步發(fā)展,隨著家庭和城邦的出現(xiàn),隨著希波戰(zhàn)爭雅典的全面勝利,雅典人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命運不是由神決定的,起決定作用的是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此時,人們開始思考和人相關的一系列倫理道德問題,例如,和商品經濟相關的財產問題、法律問題、正義問題、功利問題,和家庭相關的門第問題、和城邦相關的個人和集體的關系問題、對原有的風俗習慣和宗教的認識問題等等??傊诺淙说男愿裉刭|、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日益體現(xiàn)著創(chuàng)新、果斷和智慧。“正是在這種觀念變革的情況下,蘇格拉底才會那么重視人,要求認識自己,重視知識的作用,將一切美德歸為知識;而柏拉圖則系統(tǒng)地發(fā)揮認識論,將知識置于人類認識的頂峰。”[1]44但是,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改變了雅典人的觀念,人們開始變得墮落了,私欲、欺騙“只要有利可圖,一切在所不惜”[1]45。在人們的心里只想著獲取錢財和榮譽時,就把正義、智慧、真理完全拋到了一邊。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想竭力改變這種狀況,于是深入探討究竟什么是善與惡、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正義等道德倫理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對于家庭中的倫理道德也進行了分析,逐步形成了古希臘時期有代表性的家庭思想。
二、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家庭思想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偉大哲人,他終生誨人不倦、熱愛雅典城邦,在哲學上強調人的理性精神以復興雅典,他“促使古希臘的哲學、科學和文明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代,深刻地影響了西方的思想傳統(tǒng)”[1]299。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黑格爾稱柏拉圖是“人類的導師”,柏拉圖創(chuàng)立的阿卡德米學園開創(chuàng)了西方學術自由的傳統(tǒng)。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是古希臘最博學的人之一。他們流傳下來的《理想國》《政治學》《尼各馬克倫理學》等著作中涉及關于家庭的相關問題,他們的家庭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關于家庭的含義、家庭內部的關系、家庭與城邦的關系。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提出家庭就是為了滿足日常重復的各種需要自然形成的第一種聯(lián)合體。在家庭中包含著夫妻關系、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兄弟之間的關系。對于夫妻關系,蘇格拉底認為是一種合作的關系,當夫妻出現(xiàn)矛盾時,丈夫要忍讓、克制。亞里士多德認為在家庭中男女平等,但妻子應終生尊重丈夫。對于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古希臘學者普遍認為作為子女應尊敬父母、要牢記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因為子女從父母那里受到了無比的恩惠。色諾芬在《回憶蘇格拉底》中講述了蘇格拉底循循善誘教導他的兒子要尊重母親。對于不尊敬父母、不孝順父母、對父母惡語相向的人被視為忘恩負義,他們會受到懲罰、會失去朋友的信任、會受到神的嚴厲懲罰[2]13-14。柏拉圖在早期對話《游敘弗倫篇》中提出孝敬父母是神為人類制定的最為普遍的律法。據亞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記載,雅典當選的各種官吏,在任職前進行的資格審查時的其中一項內容即考察他是否恭敬他的父母。對于兄弟之間的關系,蘇格拉底認為弟兄是寶貴的產業(yè),因為兄弟一起成長,兄弟之間應有良好的關系,即使有了矛盾,也要努力解決以緩和彼此之間的問題??傊?,在古希臘學者看來,家庭內部的夫妻關系、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兄弟之間的關系應是和諧的。若無和諧一致,親人之間有了埋怨和嫌棄將會非常令人難堪,一個家庭將不能成為幸福之家。關于家庭與城邦的關系,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第一卷中認為,家庭是城邦的基本組成要素,每個人天生趨向于城邦生活,城邦能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但是城邦先于個人和家庭存在。
第二,關于家庭的富裕問題。古希臘的學者普遍認為,若使家庭進一步發(fā)展,必須使家庭富裕起來,必須對家庭進行管理,包括對人的管理和對財產的管理。關于對人的管理,亞里士多德認為在家庭管理中,夫妻在家庭事務中是有分工的,可以讓女人料理家務,奴隸只是會說話的工具,同時要對所有的家庭成員進行道德教育,以達到城邦要求的“善”;關于對物的管理,要盡力了解家庭的需要,最好讓子女獨立經營財產進行競爭,還要認真考慮財產的繼承問題。
第三,關于婦女問題。柏拉圖是西方歷史上第一位主張男女平等的思想家。他認為男女機會均等,女子也可以通過考試成為普通人、士兵、護國者甚至哲學王,因為造就一個男子成為一個優(yōu)良的護國者的教育同樣也會造就一個女子成為一個優(yōu)良的護國者,男人和女人的本性是一樣的。色諾芬認為女子在記憶力、注意力、自我克制力等方面并不低于男子。而古希臘大多數(shù)哲學家如德謨克利特、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對婦女的態(tài)度則比較消極。亞里士多德認為,對于女人來說最主要的就是做家務,“嫻靜就是婦女的服飾”[3]40,女子從本性上就不適合城邦的政治生活,應處于被統(tǒng)治的地位。
參考文獻:
[1]汪子嵩,范明生,姚介厚.希臘哲學史: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古希臘]色諾芬.回憶蘇格拉底[M].吳永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3][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