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郵報》10月20日文章,原題:中國正在融化的冰川吸引游客并引發(fā)氣候擔憂在云南玉龍雪山(如圖),當順著冰層滾落的一塊石頭碎片從正在操作GPS設備的地質(zhì)學家陳彥君(音)身邊飛速滑過時,“白水一號”冰川上方傳來一陣破裂聲。更多物體從陳所說的世界上融化最快的冰川之一的冰層上跌落。
陳離開冰層走到一片曾被冰川覆蓋的光禿禿的山體。在這里,裸露的巖石上散落著游客丟棄的氧氣瓶。如今,每年數(shù)百萬游客被位于世界“第三極”東南邊緣的白水冰川美景所吸引。亞洲10大河流——包括長江、黃河、湄公河和恒河等——都受到“第三極”季節(jié)性融化冰川的滋養(yǎng)。
多年來,科學家已觀測到全球變暖對玉龍雪山的影響。一個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過去10年來白水冰川每年后退約27米。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參觀玉龍雪山的游客達260萬人次。為保護冰川,有關部門不但限制每天游覽人數(shù),還計劃人工造雪,甚至在溪流上筑壩以增加濕度。
當?shù)乇0矖钌俜澹ㄒ簦┯H眼目睹一個變暖的世界正在融化這里的冰川。楊記得小時候在他村里就能看到冰川最底部,但如今這已成為往事。“現(xiàn)在只有爬到山上才能看到冰川?!睏钍卣f道?!?/p>
(作者薩姆·麥克尼爾,丁雨晴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