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理
摘要:目的:探討酒駕血液樣本有效保存時間,防止無效檢驗,確保血液中乙醇含量測定結(jié)果準確。
關(guān)鍵詞:真空抗凝采血管;乙醇含量;血液樣本;保存時效
1、材料與方法
1.1樣本來源
選擇健康成年男性30人,在酒后30 min后至實驗室抽取靜脈血 2 mL 各 10 管 。血樣分別儲存于EDTA-K2 管、枸櫞酸鈉(1:9)管、肝素鈉管等三種真空抗凝采血管中,立即測量各管中血液的乙醇含量,選取其中乙醇濃度≥ 20 mg/100 mL 且含量數(shù)值接近的 30 份血樣為研究樣本(三種真空抗凝采血管各10份,分別依次標記為 1~10號),在冰柜 (-20℃)中保存并進行初篩,分別在 0、3、7、14、21、30、42、49 d 測定血液中乙醇含量。根據(jù)初篩結(jié)果,選擇血液中乙醇含量穩(wěn)定性較好的采血管,在 -20℃下冷凍存儲,分別在 0、3、7、14、21、30、60、90、120、150 和 180 d 測定血液中乙醇含量,以初始乙醇濃度≥ 20 mg/100 mL且含量數(shù)值接近的10 份血樣為研究樣本探討酒駕血液保存時效。
1.2儀器與材料
島津 GC-2010 plus 型氣相色譜儀、島津 HS-20型頂空自動進樣器。
乙醇標準品和叔丁醇標準品均由上海安譜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提供,乙醇標準品濃度為 100 mg/100 mL,叔丁醇內(nèi)標液濃度為40 μg/mL。EDTA-K2管、枸櫞酸鈉(1:9)管、肝素鈉管等真空抗凝采血管均采用江西南昌贛達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一次性真空儲血管。
1.3色譜條件
色譜條件:色譜柱為 Rtx-BAC1(30 m×0.32 mm)毛細柱,柱溫 40 ℃載氣為氮氣(純度≥ 99.999%), 流速 8 mL/min;進樣口溫度 150 ℃;柱流量 5 mL/min,吹掃流量3 mL/min,分流比6.4:1;檢測器為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溫度 250 ℃。頂空進樣:恒溫爐溫度 65 ℃,樣品流路溫度105 ℃,傳輸線溫度 110 ℃,樣品瓶恒溫時間 10 min,樣品瓶加壓時間0.3 min,加壓平衡時間0.3 min,導入時間0.8 min,導入平衡時間 0.4 min,進樣時間 0.5 min,進樣針沖洗時間 0.4 min。
1.4實驗方法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yè)標準《生物樣品血液中乙醇的頂空氣相色譜檢驗方法》(GA/T 1073-2013)進行檢驗。采用內(nèi)標曲線法進行定量測定,標準曲線方程為:y = 0.0574386 x - 0.0266151,y 為乙醇與叔丁醇的峰面積比值,x 為乙醇工作溶液濃度(mg/100 mL)。對同一份血樣進行平行試驗,結(jié)果取均值,且雙樣相差應(yīng)小于等于 5%。
1.5統(tǒng)計學分析
應(yīng)用 SPSS 20.0 進行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的方差分析和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 Duncan 氏新復極差法比較不同處理間的差異顯著性。檢測水準 α≈0.05。
2、結(jié)果
2.1-20℃保存條件下三種采血管中血液乙醇含量在各測試時間段的比較
2.1.1三種采血管血液乙醇含量的比較
三種采血管的血液乙醇含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 =221.051, P <0.01)。三種管的血液乙醇含量見表1。
3、討論
綜上所述:本研究證實保存時間對于血液乙醇含量檢測結(jié)果有重要影響。建議鑒定部門在采集涉嫌酒駕人員血液后,使用 EDTA-K2 真空抗凝采血管儲存,并于 -20 ℃保存條件下 90 d 內(nèi)檢驗,以保證血液中乙醇含量測試結(jié)果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 車輛駕駛?cè)藛T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 GB 19522-2010[S]. 北京 : 中國標準出版社,2011.
[2]杜娟,周枝鳳,劉源,等 . 采血消毒對血液中乙醇含量的影響[J]. 中國法醫(yī)學雜志, 2015, 30(2):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