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婭嵐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辯式思維品質,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應有之義。本文首先對審辯式思維品質進行了解讀,探索了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如何培養(yǎng)審辯式思維品質。
英語閱讀 審辯式思維 培養(yǎng)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8)26-0175-01
語言不僅是人際溝通的工具,也是人們思維所需的工具。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不但要讓學生習得語言知識、掌握語言技能,還要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審辯式思維能力。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而在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中就有一條是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因此對審辯式思維品質的研究是有意義的。本文首先對審辯式思維品質進行了解讀,探索了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如何培養(yǎng)審辯式思維品質。
1.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審辯式思維品質的解讀
(1)審辯式思維品質的界定
有關學者曾將Critical Thinking翻譯成“慎思明辯”,但我認為critical并非指“批評”,應該是“認真地審視思考”的意思,因此把Critical Thinking翻譯成“審辯式思維”是比較適宜的。在布魯姆的教育理論里,審辯式思維品質由低到高可以劃分為幾個層次(如圖1),即Remember、Understanding、Apply、Analyze、Evaluate、Create,它們依次被翻譯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chuàng)造。
(2)審辯式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途徑
從閱讀教學的相關流程和主要步驟(如圖2)來看,小學英語高段閱讀教學是學生審辯式思維品質獲得發(fā)展的重要路徑。
在閱讀教學Pre-reading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采取措施引發(fā)學生思考,從而為下一步進入語篇閱讀打下基礎;在While-reading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調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在解析語篇時更富有邏輯性,從而能夠高效地建構起英語知識和語言的結構體系;在Post-reading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想方設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的思維品質,從而激活他們的生活視像,進而更準確地獲得語篇知識。
2.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審辯式思維品質培養(yǎng)實踐
(1)課堂導入熱身,激活記憶層次。在課堂導入時,教師設計有效的導入可以激活審辯式思維的記憶層次,從而使新知與舊知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進而迅速進入新知識的教與學。如在教授PEP五年級下冊Unit 2 My Favorite Season 的Read and write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了歌曲“My favourite season”,不僅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使他們從歌曲中提出了與閱讀教學相關的信息:
教師:Whats this song about?生1:Seasons.
教師:Yes,its about seasons.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生2:Four.
教師:What are they?生2: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
接下來,教師把全班分成spring、summer、autumn、winter四個合作小組,圍繞“My favourite season”這一主題展開討論,從而內化了四季的知識和詞匯,喚醒了他們的記憶思維。
(2)增強整體閱讀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思維品質。作為英語閱讀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語篇閱讀,在培養(yǎng)學生審辯思維品質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通過整體感知的方式引導學生對語篇的內在邏輯展開思考,并進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分析思維品質。教材中的課文設計了“The teachers favourite season”“The students favourite season”和“The seasons Robin likes”三個話題,對閱讀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有效融合。課文還設計了生活化的語境,不但使學生有效習得了語言知識和技能,還對語篇進行了分析、整體感知和再構,從而發(fā)展了學生的分析思維。尤其是教材中以“Which season does Robin like”這一問題導入語篇閱讀,增強了學生的閱讀目標意識,激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有效的訓練了學生的分析能力。
(3)讀后生活化的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閱讀結束后,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四季美麗景色的音視頻。在這一情境下,學生們圍繞“My favourite season”這一主題展開分享交流,不但內化了語言知識,而且在討論交流中發(fā)散了思維,如有學生說:I like summer best because I can eat ice cream.有學生也說:We cant eat too much ice cream.I like summer best too because I like swimming.學生們在傾聽同學敘述的同時,不斷地思考并對自己的想法給予了評價,從而培養(yǎng)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在小學高年級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我們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審辯式思維品質,從而推動學生解析語篇的能力,促使他們在積極主動的自主學習中建構起語言知識體系。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僅以PEP五(下)《My favourite season B Read and write》為例,對審辯式思維品質中的記憶思維品質、分析思維品質、創(chuàng)造思維品質進行了實踐探索,為相關研究提供了實證的借鑒。
參考文獻
[1]李碧,徐家玉,張淑燕.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詞匯記憶中的應用[J].才智,2017(35):20.
[2]張玲玲.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促進英語思維能力的發(fā)展[J].當代教研論叢,2017(1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