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生良
俗話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备螞r是來自不同家庭的學生,他們在組成一個班級的同時就存在著個體上的客觀差異,比較而言,分為上、中、下不等層次,在課堂的教學實踐中,如果教師不加注意并調整教學方法,必定會導致兩極分化的嚴重問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是當前教學的重點,從原本的“時髦”變成如今的普遍,應用過程中,有形式化的問題,也有實質性的成果。為了更好的踐行“以生為本”的新課程核心教育理念,有效提升課堂的教學策略,筆者作為高中化學教師,在課堂實踐中對于分層教學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與嘗試,以期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高中化學 分層教學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8)26-0099-01
“面向全體學生”是素質教育的最大特點之一,既是要求通過教育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應有的提升與發(fā)展。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指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包括學習能力、基礎、習慣、愛好、性格、心理特點等,布置不同的教學內容,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并給予不同的教學輔助,讓班級的全體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升與發(fā)展。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巧妙的應用分層教學的方式,既能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fā)展,又能不受學校教條牽制,在原教學班級中進行統(tǒng)一授課呢?以下是筆者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對于分層教學進行的具體實施辦法:
1.分析學生差異,做好分層工作
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一個班級體的眾多學生中,每一位學生在學習能力、知識儲備、興趣愛好、個性特征以及心理素質等多方面都是存在差異的,反應在學習成績上就能夠相對更加明顯的進行區(qū)分了,而且分層教學的目的也在于提升每一位學生的現(xiàn)有成績和能力。所以,在實施分層教學之前,教師可以通過日常的教學觀察、教學測試等情況來詳細了解并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把班級學生劃分為:中上、中等和中下。
其中,中上,指學習能力強,邏輯推理能力強,而且有上進心,基礎扎實,成績優(yōu)異,穩(wěn)定的學生。這類學生,相比較來說,在班級中是比較顯眼的,很容易分出來;中等,指學習能力較強,理解能力較強,而且自覺性也比較強,但是基礎不夠扎實,成績也是忽高忽低,不穩(wěn)定。這類學生,在班級中占多數,而且與中上,與中下之間區(qū)分邊緣模糊,需要教師仔細斟酌;中下,指學習能力弱,自覺性差,而且基礎薄弱,重要的還有自信心不足,甚至存在自卑心理。這類學生,在班級中表現(xiàn)相對比較消極,人數較少,也很容易區(qū)分。對于學生的區(qū)分,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一方面,便于在備課、施教以及課后輔導等多個環(huán)節(jié)中“對癥下藥”,提升教學的針對性,讓每一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得到提升與發(fā)展,調動每一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實現(xiàn)班級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避免“貼標簽”。初中階段的學生可塑性較強,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成績差,除了智力因素之外,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2.分析課程組成,制定分層目標
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雖說有了初中的部分基礎,高中的深化相對來說并不是從未知到已知的,學生學習起來,相對比較容易,但正因為學生們存在著不同層次的化學基礎,在分層教學中,對教師的教學設計要求更高。這就需要教師要深入的研究教材,分析課程組成,根據大綱要求,確定必修和選修內容,明確哪一部分的內容教師必須掌握。在制定目標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適當做出調整。
對于中上層次的學生,目標設置要有深度和廣度,注重通過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理解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思維、觀察、分析等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中等層次和中下層次的學生來說,目標設置有一定的共性,就是要中肯且有提升,在教學中,既要有適合他能力的目標,能夠自主完成,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動力,建立學習自信心,又有提升他能力的目標,通過努力奮斗能夠完成目標,得到能力的提升?;A目標的確定,主要的是讓中等和中下層次的學生擺脫“死記硬背”的機械學習方式,掌握一定科學且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逐漸得到分析、觀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升。
此外,除了高中化學教學內容的目標設置之外,教師還要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盡量挖掘并讓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真正的“亮”起來,在學習之外,拓展更多的特長和愛好,提升整體素質。
3.分析教學結果,開展分層輔導
除了課堂教學之外,課下的時間也需要教師做好分層設計。一方面是分層作業(yè)。課堂練習一般分為兩部分:
(1)基礎練習,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統(tǒng)一標準、統(tǒng)一練習,面向全體學生。
(2)提高練習,在課堂上放1~2個練習,讓學生在學習簡單的知識之后,再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一些較復雜的問題;另一方面是分層輔導。分層輔導的目的是既能進行查漏補缺,完成教學任務,又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愛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創(chuàng)造力;最后是分層測試。如果在同一教學班內,把學生的單元測試完全分成不同的試卷,既造成了學生之間的學習水平難以比較,也會挫傷一部分中下學習水平學生的自尊心,同時也加重了出卷教師的工作量。所以分層測試的試卷可以采用同一試卷的必做題和附加題的形式加以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