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交賢
摘要:中國的古詩詞吸引了無數(shù)的文人騷客為此傾心,而作為古代詩人的佳作美篇,對一首古詩的理解,往往成為中學生的難點。如何在初中的古詩詞題目中拿到高分則成為很多中學生的苦惱。古詩詞不像白話文,古詩詞較為精簡,同時內容也比較晦澀難懂,而且在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古詩詞占有相對比較重要的地位,下面,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古詩詞教學展開敘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初中語文教學;古詩詞教學
古詩詞的內容一般都比較含蓄委婉,往往僅僅在幾個字中間就蘊涵了作者復雜多樣的情感??梢哉f,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古詩詞更是將這方面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作者往往會通過描寫周圍的事物來表達自身的情感,或是思鄉(xiāng)念親之情,或是感慨自身命運坎坷,或是感慨自身懷才不遇……情感豐富多樣,每字每句都值得我們斟酌。
一、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古詩詞教學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材內容。
初中語文的教材對于古詩詞的解讀往往僅僅局限于對字詞的釋義,而忽略了對于情感方面的灌輸,忽略了對于具體典故的補充,忽略了對學生相關背景知識的灌輸。而在考試中,考察力度更加大的是對學生理解能力方面和情感挖掘能力方面。所以,相對來說,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對于相關的背景知識以及情感方面會有一定的匱乏。
(二)學生方面。
由于古詩詞并不像白話文一樣,相比之下,古詩詞較為晦澀難懂,它的內容表達方式對學生來說理解也是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說,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枯燥乏味,學習上沒有太大的興趣。這就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甚至不愿意去學習。另外,在考試中,古詩詞往往作為全張試卷最為困難的題目,學生大都會對該類題目產(chǎn)生一種抵觸心理,導致學生在處理古詩詞的相關問題時,可能會存在“破罐子破摔”的心態(tài),加上學生本來課業(yè)任務就比較繁重,單只部分學生甚至完全放棄這道題目。
(三)教師方面。
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嚴重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導致教學觀念上存在偏差,一味的追求考試技巧的傳授,而忽略了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真正培養(yǎng),就古詩詞來說,部分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過分“抓重點”,導致學生在理解古詩詞內容的時候不夠全面,理解的時候也不夠透徹,可以說并沒有引導學生與古詩詞之間,與詩人之間產(chǎn)生情感方面的共鳴。這樣一來,學生根本無法真正的理解古詩詞背后的真實表達內容。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古詩詞,并沒有起到鑒賞的作用。另外,單單的給學生灌輸相關考試的一些技巧,很容易導致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了課堂的效率。
二、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具體策略
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理解能力以及情感挖掘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也要注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一)引導學生“讀”出情感。
古人曾經(jīng)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習古詩詞也是如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讀詩,品詩。例如,教師在進行一首古詩詞的教學活動時,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先進行默讀,具體品味古詩詞中的具體含義,具體情感,認真研讀故事,結合古詩詞的具體釋義,挖掘出文字背后的情感。然后,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盡興大聲的朗讀,要帶著自己所理解的感情,真正的將情感融入到古詩詞中,讓學生帶著情感進行讀詩。然后,教師就可以邀請學生踴躍起來進行閱讀,帶著自己所理解的情感進行朗讀。最后,教師就可以放出具體的名人閱讀材料讓學生欣賞,跟自己所理解的進行對比分析,從而相對透徹的把握古詩詞情感。
(二)引導學生“思”出情感。
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創(chuàng)設出開放性的課堂,引導學生思考,然后挖掘出詩詞具體的情感內容。例如,教師在講解某首古詩詞之前,可以先提問出與古詩詞內容相關的問題,然后讓學生進行思考,參照古詩詞的具體內容,如果學生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存在相對大的阻礙,教師也可以適當開展小組合作討論活動,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想法和疑問在小組內與同學進行交流。
(三)引導學生“聽”出情感。
教師在開展古詩詞教學活動之前,可以先給學生講一些相關的背景知識,包括詩人進行創(chuàng)作時的具體環(huán)境,以及相關的典故小知識,還有相關的作者其人,通過這些內容,學生可以更加深刻的對古詩詞的情感內容進行把控。避免了學生在進行研讀過程中的存在的盲目的問題。必要的時候,教師還需要借助多媒體設備,事先收集一些相關的圖片或者是影像資料,在課堂上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同時,視覺上的直接沖擊,也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和熱情。幫助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古詩詞的學習中。
總結:學習好語文古詩詞也許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可以嘗試不同的新方法,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課堂上老師的教學方式可能不是你想要的,適當可以詢問老師的意見,問其是否采用一種更加合適的方式去提高學生學習古代古詩詞的積極性,最主要的是要想辦法培養(yǎng)好自己對古詩詞的熱忱,有了熱忱更加有動力以及目標,如果剛開始感覺效果不太明顯,可以試著先易后難,而不是一味的死記硬背,這樣學習效率就會事半功倍,花費大把時間在語文項目中的一個分支確實不太合理,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將初中語文古詩詞的知識點吃透,搞懂,并且可以做到擴展延伸到古詩詞外的一些詩人事跡以及當時朝代的背景,對于學習歷史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好奇心驅使你可以成為對詩人的生平事跡的探索者或者用現(xiàn)代詞語形容為偵探,是否感覺那種感覺也是很棒的,學習的探索心也要好好的培養(yǎng),開啟學習古詩詞之旅吧。
參考文獻:
[1]包愛芳:《增強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學術期刊 《華章》 2017年1期
[2]鄭開玉:《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淺析》,學術期刊 《吉林畫報(教育百家 B)》 2017年5期
[3]常如正:《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思考》,學術期刊 《中學教育》 2014年1期
[4]張宇,《初中語文教育如何發(fā)展》,學術期刊《中學教育》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