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佳
【摘 要】色素沉著影響著人們的美觀和自信,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美白護膚祛斑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夺t(y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中指出斑為 “憂思抑郁,血弱不華,火燥結滯而生”,更有“無淤不成斑”之說,因此通過研究疏肝理氣活血法對皮膚色素沉著的影響,以期為治療皮膚色素沉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疏肝理氣 活血 色素沉著
色素沉著指的是皮膚或粘膜顏色加深和色素量增加。皮膚色素沉著只是一個癥狀,并不是疾病的診斷名詞。皮膚病學把以皮膚色素沉著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統(tǒng)稱為皮膚色素沉著過度性疾病。色素沉著可見于許多皮膚?。ㄈ赴?、黃褐斑、曬斑、黑變病等)[1],中醫(yī)將皮膚色素沉著稱為“面塵”、“黧黑斑”等?,F代醫(yī)學認為該疾病的病因與精神因素、日曬、妊娠、化妝品使用不當、口服避孕藥等有關[2],中醫(yī)對其病因病機的其獨特的認識。
1 病因病機
1.1肝氣郁結
《醫(y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中指出斑為 “憂思抑郁,血弱不華,火燥結滯而生”,認為色素沉著的病因為與情志有關。肝屬木,喜調達而惡抑郁,肝的生理功能為主疏泄,可以調節(jié)精神情志。情志不暢則肝郁,肝郁則氣滯,氣滯則血瘀,加之郁久可以化火,灼傷陰血,血行不暢,肌膚失于榮養(yǎng)而產生皮膚色素沉著。張杰[5]認為面部色素沉著主要病因病機是“虛”和“郁”,指出:“郁”致肝失條達,氣機郁結則氣血逆亂,氣滯血瘀,加之郁久可以化火,灼傷陰血,血行不暢,導致顏面氣血失和,瘀積成斑。
1.2瘀血阻滯
《難經》曰:“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色澤去,所以面色黑如漆,此血先死?!?指出氣機紊亂,氣血悖逆,不能上榮于面,則面生色斑。目前很多醫(yī)家贊成“無瘀不成斑”的觀點,認為氣滯血瘀是皮膚色斑發(fā)病的關鍵。不論是氣病及血,還是血病及氣,最終都可導致氣滯血瘀。氣滯血瘀和臟腑的損傷往往是互為因果的。瘀血停滯于經絡臟腑,肌膚失于榮養(yǎng)而產生皮膚色素沉著。叢春雨[6]認為:氣滯血瘀,瘀阻絡脈所引起的面部皮膚色素沉著,多伴有痛經、月經衍期、經色暗紅或有血塊、甚則閉經。
1.3 肝脾失調,肝腎不足
《外科正宗》曰:“黧黑斑者,水虧不能制火,血弱不能華肉,以致火燥結成斑黑,色枯不澤?!薄镀諠健吩唬骸案文I陰血虧虛,水不制火,血弱不能外榮于肌膚,火燥結成黧斑?!泵鞔悓嵐t于《外科正宗·雀斑》中提出:“雀斑乃腎水不會榮華于上,火滯結而為斑”;并于《外科正宗·女人面生黧黑斑》中闡明了黧黑斑發(fā)生的原因是由于“水虧不能制火,血弱不能華肉,以致火燥結成黑斑,色枯不澤。朱啟芳[8]認為黧黑斑的病機與肝脾腎三臟相關:腎陰不足,陰不制陽,虛熱內生,郁結于內,阻于皮膚所致;脾氣虛弱,運化失常,痰濕內停,肌膚顏面失于榮養(yǎng)而生褐斑;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氣郁結,日久化熱,肝熱上沖于面,致面生色斑。
2 辨證論治
2.1氣郁血虛證:
顴部及前額出現色素沉著,伴胸悶,表情沉默或少言寡語,情緒不佳,心悸倦怠或頭暈目眩, 舌淡苔薄, 脈弦或弱。治當行氣解郁, 養(yǎng)血榮面, 可選用柴疏四物湯:柴胡10g,白芍10g,枳殼12g,陳皮12g,香附12g,川芎12g,熟地黃15g,當歸15g,炙甘草10g,桂枝6g。
2.2氣血郁瘀證:
顴部及前額有色素沉著,伴胸脅悶痛,急躁易怒,失眠多夢,心煩,或大便干結,舌暗紅或瘀紫,苔薄黃,脈沉澀。治當行氣解郁,活血化瘀,可選用逍遙桃紅湯:柴胡10g,當歸15g,白術15g,茯苓15g,白芍15g,川芎12g,生地黃15g,桃仁12g,紅花12g,赤芍10g,薄荷10g,炙甘草10g。
2.3肝郁腎虛證:
顴部及前額有色素沉著,伴腰酸腿軟,耳鳴,或情緒低落,胸脅脹滿,頭暈,或乳房脹痛,或手足心熱,舌淡紅苔薄,脈弦或沉弱。治當疏肝解郁,補益腎虛,可選用四逆腎氣湯,柴胡10g,枳實15g,白芍10g,生地黃24g,山藥12g,山茱萸12g,茯苓9g,牡丹皮9g,澤瀉9g,附子3g,桂枝3g,炙甘草10g。
2.4腎虛瘀血證:
顴部及前額有色素沉著,耳鳴,或頭暈,腰酸腿軟,或惡寒,或夜間小便多,或手足心熱,舌質暗夾瘀紫,苔薄略黃,脈細澀。治當補益腎氣,活血化瘀,可選用龜鹿抵當湯,枸杞子9g,鹿角15g,龜甲12g,人參10g,大黃6g,桃仁12g,水蛭6g,虻蟲3g。
2.5陰虛瘀血證:
顴部及前額有色素沉著,伴手足心熱,盜汗,或頭暈目眩,失眠多夢,或女子月經量少有血塊,或大便干結,舌質暗紅瘀紫,少苔,脈沉澀或細數。治當滋陰補血,活血化瘀,可選用化瘀養(yǎng)陰湯,當歸12g,赤芍12g,桃仁10g,桂枝10g,蒲黃8g,丹參10g,生地黃12g,黃精12g,沙參12g,川楝子9g,砂仁8g。
3 討論
肝郁氣滯血瘀是皮膚色素沉著過度性疾病最主要的病因病機。其中徐安妗[9]對色素沉著過渡性皮膚病應用疏肝活血(柴胡6g,生甘草6g,白茯苓12g,生白芍15g,白蒺藜15g,白及15g,丹參15g,炒白術10g,當歸10g,光桃仁10g,杜紅花10g)治療31例。其中17 例顯效(色素沉著明顯減退, 面積減少70 %以上), 11 例有效(色素部分消退, 面積減少50 %), 3 例無效。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炒白術、白茯苓健脾助運;生白芍養(yǎng)陰柔肝;全當歸、紫丹參、光桃仁、杜紅花活血化瘀;白蒺藜平肝開郁;白芷芳香上達,引藥上行面部;白及微寒清熱, 入血分能消腫生肌;生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 具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祛斑美容的作用。陳靜[10]等人采用活血祛瘀治療皮膚色素沉著過度性疾病,釆用四物湯加減治療40例皮膚色素沉著過度性疾病患者。治療2個月,基本治愈30例,顯效6例,好轉2例,總有效率為95%。以四物湯為基礎方,旨在補血化淤。四物湯以熟地為主,滋陰養(yǎng)血,配伍當歸補血養(yǎng)肝,和血調經;白芍養(yǎng)血和營以增強補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氣,調暢氣血。
4 總結
由以上病因病機可知,現代生活中,皮膚色素沉著最主要和肝相關,且最主要是肝氣郁滯、氣滯血瘀,并涉及脾腎等臟腑,所以治療、預防色素沉著的相關疾病應從肝入手,以疏肝理氣活血之法為主,輔助調和氣血,調理脾腎,調理一身之氣機、血行,在此基礎上辨證施治,調整個體陰陽。
參考文獻
[1]黃慧嫦.維生素C聯(lián)合多波長激光治療皮膚色素沉著過度性疾病療效觀察[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8,24(16):2816-2817.
[2]張晨,張虹亞.黃褐斑的中醫(yī)藥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5(6):886-889.
[3]唐勇,張曉娟.張杰從“虛”、“郁”辨治黃褐斑臨床經驗[C].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美容分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09.
[4]齊會英.叢春雨老師治療黃褐斑經驗[J].甘肅中醫(yī),2005,18(8):18.
[5]啟芳.辨證治療面部黃褐斑30例[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1,28.(11):678.
[6]徐安妗.疏肝活血化斑湯治療黃褐斑31例[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1,46(8):550-550.
[7]陳靜,王聽潔.四物湯治療黃褐斑40例[J].陜西中醫(yī),2010,31(11):1485—1486.
[8]張建平.清肝丸治療黃褐斑[J].山西中醫(yī),2011,27(4):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