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建立HPLC梯度洗脫測定黃芪葉中量大成分鼠李檸檬素3-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HPLC法;色譜柱:Diamonsil-C18(5?m, 4.6nm×250nm);流動相:甲醇(A)-水(B),梯度洗脫(0~45min, 10%A→85%A),流速1.0mL·min-1,檢測波長266.9nm,柱溫25℃。結果:鼠李檸檬素3-O-β-D-葡萄糖苷在2.1~33.0?g范圍內呈良好線性關系(r = 0.9999),平均加樣回收率(n=9)99.3%,RSD=1.35%;6批黃芪葉中鼠李檸檬素3-O-β-D-葡萄糖苷平均含量為0.44%。結論:該方法準確、簡單、具有良好的重復性和穩(wěn)定性,為黃芪葉質量控制提供了科學的依據(jù)。
【關鍵詞】 黃芪葉;含量測定
黃芪葉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腫瘤、抗病毒、能有效的保護肝臟,降血糖等作用[1]。葉中主要含黃酮和皂苷類成分[2]。本文建立了黃芪葉中鼠李檸檬素3-O-β-D-葡萄糖苷含量測定方法,并比較6個批次黃芪葉鼠李檸檬素3-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為評價黃芪葉的質量控制和綜合開發(fā)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1 實驗儀器、材料和試劑
1.1儀器
Waters 2695型高效液相色譜儀,四元梯度泵,2996型PDA檢測器;梅特勒AL204天平(Mettler-Toledo Group);梅特勒AB265-S天平(Mettler-Toledo Group)。
1.2試藥
鼠李檸檬素3-O-β-D-葡萄糖苷由實驗室自制,結構經MS、IR和NMR確證,HPLC (峰面積歸一化法)純度>98.5%;甲醇(色譜純,Dikma公司);水為超純水;其余試劑為分析純。
黃芪葉于2010年采集于黑龍江省大興安嶺,經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王振月教授鑒定為膜莢黃芪的干燥葉。
2 方法與結果
2.1 對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稱取對照品鼠李檸檬素3-O-β-D-葡萄糖苷4.13mg置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加至刻度,搖勻,配制成0.413mg/mL鼠李檸檬素3-O-β-D-葡萄糖苷的對照品液。
2.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黃芪葉,粉碎,過4號篩,精密稱取約2.0g,置圓底燒瓶中,精密加甲醇50mL,稱定重量,加熱回流4個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甲醇補足減少的重量,混勻,濾過,精密取續(xù)濾液25ml,收干溶劑,殘渣加甲醇溶解,轉移至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為供試品。
2.3 色譜條件
色譜柱:Diamonsil-C18(5?m, 4.6nm×250nm);流動相:甲醇(A) -水(B),梯度洗脫(0~45min, 10%A→85%A),流速1.0mL·min-1,檢測波長266.9nm,柱溫25℃。理論塔板數(shù)按鼠李檸檬素3-O-β-D-葡萄糖苷計算,不低于6000。對照品與樣品的色譜圖見圖1。
2.4 標準曲線制作
分別精密吸取“2.3”項下對照品溶液5、10、20、40、80?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以峰面積Y對進樣量X進行線性回歸,獲得回歸方程Y=3000000X-750318,r=0.9999,表明鼠李檸檬素3-O-β-D-葡萄糖苷在2.1~33.0?g時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2.5 精密度
精密吸取對照品10μL,按“2.3”項下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6次,記錄峰面積,結果鼠李檸檬素3-O-β-D-葡萄糖苷RSD=0.98%。說明精密度高。
2.6 重復性
精密稱取同一批次供試品黃芪葉約2.0g共6份,按“2.2”項下方法平行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3”項色譜條件進樣10μL,測定。記錄峰面積,結果鼠李檸檬素3-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平均值為4.39mg/g,RSD=1.3%。說明此方法重復性良好。
2.7 穩(wěn)定性
取“2.2”項下供試品溶液,室溫放置0,2,4,12,18,24 h后,按“2.3”項色譜條件進行HPLC分析,記錄峰面積,結果RSD(n=6)為1.12%,結果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h內穩(wěn)定。
2.8 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取鼠李檸檬素3-O-β-D-葡萄糖苷對照品適量,置5ml容量瓶中,配成濃度為2.21mg/ml的對照品儲備液,精密稱取同一批次的黃芪葉樣品約0.5g,共9份,根據(jù)樣品中含鼠李檸檬素3-O-β-D-葡萄糖苷量的50%,100%,150%,分別向樣品中加入2.21mg/ml對照品液0.5,1.0,1.5mL,各3份,按“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溶液,照“2.3”項下色譜條件進樣分析,測定,計算加樣回收率平均值為99.3%(n=9),RSD為1.35%。
2.9 樣品含量測定
分別取6個批次的黃芪葉,按“2.2”項制備供試品溶液,各3份,按“2.3”項色譜條件進行HPLC分析,進樣量10?L,記錄峰面積,結果見表1。
參考文獻
[1] 黃賢榮, 梁愛君, 黃忠, 等. 黃芪莖葉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解放軍藥學學報, 2012, 28(3):264-270.
[2] 陳虎虎, 龔蘇曉, 張鐵軍, 等. 黃芪莖、葉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藥學評價研究, 2011, 34(2):134-137.
通訊作者:馬振平, 女(漢族), 碩士,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