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全
出生于四川榮縣的吳玉章是位德高望重的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時期,吳玉章與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謝覺哉一起,被尊稱為“延安五老”。新中國成立后,吳玉章長期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為文字改革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
1963年11月20日,吳本清探望自己叔祖吳玉章,離開前請吳老寫幾句話作留念。吳玉章就在他的日記本上題詞,寫了用于客廳的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創(chuàng)業(yè)難,守業(yè)更難,須知物力維艱,事事莫存虛體面”,下聯(lián)是“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身作則,行行當立好規(guī)?!?。寫后吳玉章還解釋說:“這雖是居家格言,但包含了我們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薄笆率履嫣擉w面,行行當立好規(guī)?!笔菂怯裾录绎L內(nèi)容的高度概括。
吳玉章家風是他革命經(jīng)歷和貢獻的凝練,他一生歷經(jīng)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建設(shè)時期,可謂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并且在多領(lǐng)域多方面為革命作出巨大貢獻。他是教育家、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和語言文字學家、新中國教育的開拓者、中國人民大學的創(chuàng)始人。1950年至1966年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同時還曾先后兼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院長、政務院文教委員會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等職。他一生務實嚴謹,一專多能,踐行了自己提出的“事事莫存虛體面,行行當立好規(guī)?!钡募绎L格言。
吳玉章一生為革命事業(yè)奔波,不搞任何特權(quán),他的家風也深深影響了家人。女兒吳春蘭走上了革命道路,加入共青團,積極投身土地革命,1933年犧牲;兒子吳震寰1919年赴法勤工儉學,1930年入黨,1938年學成回國從事水電建設(shè);子孫輩中間很多都是不同領(lǐng)域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