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每次午飯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不用5分鐘馬上睡意襲來,哈欠連天。
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因為吃完飯后全身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系統(tǒng),幫助胃腸蠕動和消化,造成大腦供血不足,讓大腦缺氧了,才會覺得困。但事實可能并非如此,因為如果是大腦缺氧,那么感受到的不是困意而應(yīng)是暈。
大腦作為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身體會首先保證大腦的血液供應(yīng),根本不會因為消化這種小事就動用大腦供血。有研究發(fā)現(xiàn),飯后大腦的血流量不僅沒有變少還增多了,所以大腦缺氧的說法站不住腳。
那么到底是為什么?這可能跟你吃的東西有關(guān)系。美國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膽囊收縮素可能與餐后的睡意有關(guān)。研究人員測試了吃飯前后受測者膽囊收縮素的分泌量和睡意量表分數(shù),發(fā)現(xiàn)兩者成正相關(guān)。如果吃的食物太油膩,膽囊收縮素大量分泌,這可能是飯后覺得困的原因。除此之外,餐后血糖升高也可能會讓你犯困,因為餐后血糖升高會抑制下丘腦分泌一種“食欲素”。當食欲素含量低下,人就會覺得昏昏欲睡,不想運動。
血糖升高,同樣和吃什么有關(guān)系。中國人愛吃面食或米飯,這些都是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它們都會導(dǎo)致血糖的急劇升高,讓人飯后犯困。而美國人的飲食,午餐一般以色拉、三明治為主,這些屬于低碳水化合物食物,血糖升高較低,因此也不容易犯困。美國人還特別喜歡喝咖啡,咖啡里含有咖啡因,具有刺激神經(jīng)興奮、鎮(zhèn)痛,解除疲勞等作用。這就是為什么很少看到美國人睡午覺。所以如果你想保持精神飽滿的工作狀態(tài),午飯一定不要吃得太油膩,清淡為主,然后少吃高碳水化合物的主食,這樣中午可能就不會那么困了。據(jù)《科普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