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靜
摘要:“管”是為了“不管”。班主任要認清自我的角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力,利用班級組織機構的改革,使其充分的發(fā)揮作用;重點從學生的心理做好啟發(fā)、引領、鼓勵,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最大化綻放,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自我調控、學會創(chuàng)造;充分發(fā)揮“領頭星”作·用,最終班級學生的自我管理,把班主任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關鍵詞:角色轉變;班級組織機構改革;自我管理;表揚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2-0231-01
正文:在現(xiàn)代教育中,班級工作流于“班主任指手劃腳當導演,幾個小于部忙忙碌碌當主角,絕大部分學生互不關心當觀眾”的形式。班主任在一起,感嘆最多的就是一個字“忙”。這種保姆式、警察式的班級管理模式,過多地強調了班主任的主導地位,忽視了學生主體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學生對班集體的責任感和義務感,窒息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边@一教育思想告訴我們:自我教育是學生個性發(fā)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離開了這一環(huán)節(jié),任何教育都無法奏效。葉圣陶老先生就語文教學說過一句話——“教”是為了“不教”,我在這里套用一下,對班級管理而言——“管”是為了“不管”。班主任要努力實現(xiàn)角色的自我轉變,由牧羊人到領頭羊,實現(xiàn)班級學生的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的實質是啟發(fā)、引領、鼓勵學生自我管理、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自我實現(xiàn)潛能,其目的是使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1.班級組織機構的改革從制度上奠定自我教育的基石
一次學校組織教師學習魏書生的教育理論,我深思了許久,決心試一試。在班內試行了“人人崗位責任制”和“小組負責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叭巳藣徫回熑沃啤本褪侨巳耸前嗉壍墓芾碚撸總€學生在集體中都有自己負責的任務,既是干部,又是群眾;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
如果說班級組織機構是班集體的骨架,那么各種小組便是連接各骨架的神經網(wǎng)絡。為此我在班級組織了各種小組,有全員無條件參加的相對穩(wěn)定的行政小組,即值日小組,也有按各人意愿、興趣自愿組合的各種小組,如新聞小組、板報制作組、校園廣播組等等……每個小組都有各自的職責,有組織、有總結。各種小組幾乎為每個同學提供了參與嘗試和施展才能的機會。這樣一方面每個同學可同時扮演幾個角色,豐富學生角色體驗,發(fā)展集體中豐富和諧的人際關系。
2.其次幫助學生在心里筑起第一道防線,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2.1 寫申辯書,把批評變成了自我批評,把管理變成了自我管理,把教育變成自我教育
在科學分析寫檢查書和寫說明書各自利弊得失的基礎上,根據(j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我借鑒了“違紀讓學生寫申辯書”“心理病歷”的經驗。學生違犯校規(guī)校紀之后,我都讓學生寫規(guī)定字數(shù)的申辯書,然后張貼在教室里,對學生的所作所為,班主任不作任何評判,而是通過全班同學自由審閱,用集體輿論的力量去矯正、去評判。由于寫申辯書不給學生扣帽子、打棍子,充分尊重事實和真理,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尊嚴,學生大都能理智的對待自己所犯的錯誤,極少出現(xiàn)學生無理狡辯的現(xiàn)象。它不僅沒有助長學生繼續(xù)犯錯誤,反而進一步凈化了學生的人格和心靈。更重要的是,通過申辯學生認清了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滋生出榮辱觀和上進之心。申辯書把批評變成了自我批評,管理變成了自我管理,把教育變成了自我教育,它不僅減少了因批評而產生的心理摩擦,而且大大提高了管理的實效性。
檢查書、說明書、申辯書雖然只有兩字之差,選擇什么,教育效果卻大不相同。后者體現(xiàn)了教育思想的進步,反映出教育者的探索精神。只要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能從歷史的高度、從受教育者的角度探索教育規(guī)律,我們就能找到更多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2.2 起好字、號,明確做人的方向,提升做人的品質
在學習古代文學時,我們知道,大部分作家都有自己的名、字、號。名是父母起的,它寄托了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反映了家庭的文化背景。字是自己對名的演繹和注釋,它反映了子女對父母良苦用心的理解和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號是自己對自己生存狀態(tài)、人生追求和人生態(tài)度的高度概括。文雅凝練的字號像警鐘一樣時刻激勵著人們不斷上進,使許多人成為時代的驕子。
受此啟發(fā),我要求班里的每一個學生都給自己起字號,并以此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為了把字號蘊含的正面的德育信息內化為學生自己的高貴品質,我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讓學生講解字號的含義。二是讓學生定期修改自己的字號。修改的過程就是學生不斷提煉和內化的過程。例如:李亮的“佑德”(道德的守護神),李華明的“勤善”,王維的“醒默,(保持清醒的頭腦,少說空話、廢話)。
3.發(fā)揮“領頭星”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表揚是班級管理的常用策略。對學生要善于表揚,只要表現(xiàn)良好,不論多么細小的瑣碎之事,都要加以表揚,表揚可以帶來價值感和榮譽感,可以使人更加奮發(fā)地工作。班主任在平時口頭表揚的同時,要根據(jù)班級情況定期進行精英評選、男女生各項指標評比,評選最佳班長、班委、組長、舍長、科代表,學習之星、禮貌之星、衛(wèi)生之星、遵紀之星、兩操之星、愛心之星、誠信之星,使學生學會賞識別人,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增強學生的成就感、班級榮譽感和班級歸屬感,使學生自信、自愛、自強的種子生根發(fā)芽,使班級產生出無比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和親和力。
表揚不僅老師要做,而且班干部要定期表揚同學,同學之間要相互表揚,擴大表揚的范圍,增加表揚的力度。充分利用好表揚這個武器,正是這種激勵使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有聲有形的班風蔚然形成。在這種風氣中班級管理工作通過一種示范激勵的途徑使學生將自己與他人之間、自己與制度之間、自己與自己之間進行比較、對照,從而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自我修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當然,教育不是浪漫的詩篇,而是真實的生活。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管理不是弱化、甚至忽視班主任的管理作用,而是要求班主任能高屋建瓴地把握班級發(fā)展趨勢,避免自我管理隨意化、無序化,以致陷入自我管理的誤區(qū)。因此班主任要嚴格要求自己,勤觀察、勤督促、勤指導,使班級沿著正確軌道順利發(fā)展。有首歌唱得好:“一支竹篙呀,難渡汪洋海;眾人劃槳喲,開動大帆船。”只有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才能使班級這艘大船劈波斬浪,駛向成功的彼岸。
參考文獻:
[1]每個人都可以是班長[J].顧美珍.長三角(教育).2013(01).
[2]學會參與:主體性教育模式研究[M].浙江大學出版社 盧正芝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