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
摘要:在中職計算機應用技術教育中,移動學習已經成為傳統(tǒng)教學必不可少的補充,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獲取教育資源。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如何利用好大數據技術改善和彌補移動教學的不足,已經成為中職教師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結合計算機應用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實際,分析大數據在移動教學中的運用,并結合我國目前中職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教學實際,對具體的教學方式進行改變,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對大數據背景下中職計算機應用技術,移動學習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大數據;中職計算機;移動學習
中圖分類號:G712;TP3-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017-01
Abstract:In secondary vocational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mobile learning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supplement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students can obtain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ytime and anywhere. With the arrival of big data, how to improve and make up for the shortage of mobile teach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computer applied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in mobile teaching, and combines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n vocational school in our country, and changes the specific teaching methods. It can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effectively. In this paper,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A brief analysis of mobile learning.
Keywords: big data; secondary vocational computer; mobile learning
中職主要培養(yǎng)具有較高素質的專業(yè)性人才,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掌握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都是教學效果的重要體現。計算機課程是中職教學過程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對于培養(yǎng)專業(yè)性計算機人員來說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職教學過程中,結合大數據的發(fā)展背景,借助移動學習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非常關鍵的一項內容,也可以取得相比于其他教學方式來說更加顯著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通過移動學習的模式來革除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弊端,解決學生基礎理論知識薄弱問題,保持教學案例的新穎性以及增進課堂師生互動都是比較有效的形式。
1 解決學生基礎理論知識薄弱問題
中職學生的文化科目知識掌握情況相對較差,存在著一系列學習問題,造成這一系列問題的原因與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有不可分割的聯系。根據實際的教學經驗,我發(fā)現在文化科目學習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學生,其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也會出現類似的問題。為了有效解決由于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所導致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差問題,教師可以發(fā)揮計算機課程應用教學過程中移動學習的作用,解決學生對于基礎理論知識掌握薄弱的問題。很多情況下,對于專業(yè)基礎性知識,教師都會花費一定的時間,利用課堂上來完成知識性內容的講解,如果學生能夠保持比較集中的注意力,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就能夠理解這一部分內容。而大部分學生出現基礎知識掌握較差的情況,往往是由于沒有進行有效、及時的課后復習所導致的。移動學習主要是借助智能化終端來使學生能夠完成及時學習、自主學習,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了解知識性的內容,對于學生在復習過程中不夠及時所導致的各種問題,借助移動學習形式恰好可以彌補這一不足。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結合中職學生基礎知識掌握薄弱的部分,教師可以設計相對應的知識性內容講解。上傳到網絡,使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靈活分配時間,通過移動學習的形式來復習這部分內容。
2 保持教學案例新穎性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他們學習的內容必須要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并保持較高的新穎性,能夠與社會對于專業(yè)性人才的需求相契合,在很多內容的教學過程中,中職教師都會通過列舉案例的形式增進學生認識,同時使學生了解具體的知識應用。在我國目前的中職專業(y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在案例的應用方面,有些教師沒有及時進行案例更新,導致學生沒有了解最先進的專業(yè)性知識應用情況。雖然傳統(tǒng)的案例比較典型,可以增進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了解,但是由于案例中可能會呈現出與目前社會需求不同的內容,沒有及時進行案例更新可能會阻礙學生畢業(yè)后的工作。借助移動學習的形式來進行案例更新,并使學生及時了解有關其專業(yè)性知識的應用問題是促進教學效率提升的關鍵。借助大數據來完成案例更新,了解社會不同領域對于相關專業(yè)性人才的需求以及具體知識的實際應用,是中職教師應該著重注意的內容。根據某一教學內容的具體情況以及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借助大數據,利用網絡的形式來完成案例的搜索,使案例具有典型性,又具有時間上的新穎性,充分發(fā)揮案例教學對于推動中職學生學習質量的作用。
3 增進課堂互動
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雙向互動的過程,課堂互動效率和質量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在具體的知識性內容講解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具體的策略來增進課堂互動,使學生能夠及時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也能根據學生的問題及時給予相應的對策。在中職專業(yè)課程教學過程中,由于部分專業(yè)性知識的應用比較廣泛,對于學生的部分問題,如果沒有進行提前了解與分析,教師可能會出現解答不全面的問題,這也會阻礙課堂互動效率的提升,因而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發(fā)揮大數據以及網絡化的作用,對于課堂互動對于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及時找到更加全面的方案予以解決。對于學生自身而言,相關問題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也是非常關鍵的,隨著計算機及應用技術的發(fā)展,移動學習更加高效,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課前預習時間,借助移動學習的形式來對自己所學習的內容進行初步了解,進而確定自己不了解的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
結語:在中職教學過程中,由于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不同,對于不同課程的理解情況也有差異,對于計算機應用技術來說,結合部分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理解情況較差的問題,借助移動學習方式來增進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了解是比較有效的。同時結合具體教學需要,以案例和實際應用的形式來完成這一情況,保持教學案例的新穎性,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使學生能夠及時了解自己專業(yè)性知識在以后工作過程中的應用形式。課堂互動是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借助移動學習的形式來增進課堂互動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王越.大數據時代下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的改革與發(fā)展[J].科技展望,2016,26(10):348.
[2]季亞萍.基于大數據時代背景的中職《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研究[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7(0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