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利娟
自改革開放以來,西方文化不斷向中國市場開拓。由于其在諸多方面價值取向與我國傳統(tǒng)思想可謂是大相徑庭,因而不可避免地對國人的價值觀念造成了一定沖擊。尤其是在當今社會轉型時期,西方文化帶來的負面影響日益突出,極大地削弱了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影響力。本文從當代大學生的文化視角出發(fā),基于對揚州、鎮(zhèn)江以及南京等高校部分在校生的抽樣調查,在大學生對待中西文化態(tài)度、原因等方面進行了問卷、訪談等信息采集工作,并就調查結果探討和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對其人生價值取向的影響,力求為傳統(tǒng)文化教育提供參考性建議。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要以儒家思想為價值導向,追求“天地人和”,具有濃厚的哲學性思考;西方文化則帶著濃厚人文主義色彩,伸張個性,崇尚科學。中國人擅走“迂回戰(zhàn)術”,西方人更愛“正面交鋒”;中國人強調服從集體,西方人看重個人英雄;中國人崇尚“大智若愚”,西方人欣賞“鋒芒畢露”...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逐漸加快,中西文化兩相碰撞,對我國社會造成了重大影響。
據調查顯示,受中西文化碰撞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充滿了進步與落后并存的矛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隨著西方理性科學的傳入,大學生們往往會用科學的方法思維和行事,然而受傳統(tǒng)思想中敬畏神靈的影響,又常常做出迷信之舉。在受調查學生中,70%以上表示遇到相對焦慮的事情時會“轉發(fā)錦鯉”,希望能夠好運加持。
西方文化強調個性、提倡個人欲望的抒發(fā),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禮”為重、大局為重。在受調查學生中,80%左右反映周圍同學“比較自私”、“為了申請獎項而參加活動”等。
作為西方最著名思想之一,民主思想在我國影響甚廣。在受調查學生中,90%以上表示學生會或班團成員往往會享有更多“特殊待遇”,渴望學校更加民主,然而自身卻又往往做不到“一視同仁”。
不可否認的是,西方文化中追求民主、自由、科學等進步因素的確是為國人的思想開辟了一片新的天地。然而,西方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主義等腐朽思想也同樣不可忽略。大學生群體作為國家建設的未來力量更是應當在文化碰撞之下端正思想,辯證地看待問題,做出正確的價值取向。
調查發(fā)現,80%以上學生對“西方比中國先進”這一觀點表示認同。然而對于究竟西方國家比我們先進在哪,大部分人只能給出相對寬泛而老套的例子,比如“科技比我們先進”“感覺更加民主開放”等。當問及他們是從哪些渠道了解到“西方更先進”時,絕大部分表示“事實就是如此”或者“大家都這么想的”,并表示其實自己并沒有多做了解,只是在周圍大環(huán)境的影響罷了。同樣,對于中國比西方落后在哪,這些學生的回答也是差強人意。
在調查的學生中也不乏有過留學經歷的,這些學生表示感受最深的就是西方學院里的學術氛圍更加熱烈或是環(huán)境更好等。他們還補充道,在國外待了一段時間后逐漸會產生各種不適應,也關注到一些不好的現象,經歷了之后才意識到其實國內很多方面較西方而言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還有一部分學生表示中國正在越來越好,科技方面取得了量子衛(wèi)星“墨子號”重大發(fā)現登上《科學》雜志、可燃冰采取領先美俄等成就,經濟方面更有亞投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的繁榮發(fā)展等等。
其實,從目前發(fā)展態(tài)勢來講,中西方的差距的確是在不斷縮小,中國文化也正在以昂揚的姿態(tài)走向世界。而且,西方社會中也存在著貧富差距懸殊、恐怖主義、錢權游戲等不良現象,并不是只有表面的光鮮。至于那些負面看法,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人們自那段屈辱歷史以來的固化觀念所導致的,然而更多則是由于個人對別國知之甚少,甚至是對自己國家了解過少。正如調查中所暴露出來的一樣,85%以上學生表示自己“不會主動去關注國內的發(fā)展動態(tài)”。正所謂“愚昧源于無知”,因為我們對其他國家“無知”,所以才覺得他們高人一等,覺得“海歸”都是個寶貝;因為我們對自己國家“無知”,所以才“滅自己威風”,讓自己顯得卑微。
本文進行調查之初意在為高校愛國主義教育方面試提供可行性意見,然而調查顯示,盡管90%左右學生反映進入高校之后,除必修科目外,自己很少接觸其他相關的教育活動,但他們中絕大多數仍舊不贊同或認為學校開展有關祖國成就的講座講座或其他文化宣傳教育無關緊要,表現出了對文化了解的冷漠。部分教師也指出,近些年來,高校教育也曾開設相關科目,然而收獲的效果卻是微乎其微。他們還補充道,傳統(tǒng)文化教育以及關注國事的培養(yǎng)應當從基礎教育做起,使學生們從小養(yǎng)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習慣。作為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徑,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文化教育普及的全民性在日新月異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綜上來看,落實傳統(tǒng)文化教育、培養(yǎng)正確價值觀的出路只有全面加深文化了解,而從基礎教育做起、做好則又是必由之路、重中之重。
本文受揚州大學校科創(chuàng)基金項目資助(x20170217) 。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