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小學階段是學生初步接受系統(tǒng)且正規(guī)的教學的初步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還是能力的具備都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因此,只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合理的引導教學,將使得學生終身受益。而小學語文學科以期獨特的內容和形式,對塑造兒童的審美心理有很大的影響,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加強語文學科美學內涵的挖掘,讓小學生在語文學科學習的過程中其審美心理也得到極大的培養(yǎng)。本文將從語文基本知識教學、語文閱讀教學、語文寫作教學、語文古典佳作欣賞四方面詳細論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塑造兒童的審美心理。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對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科知識的教學固然重要,而其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也不可或缺。兒童的審美心理是其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基礎,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注重語文學科知識與學會說呢過審美心理塑造的巧妙結合,讓學生從真正意義上認識語文學科的魅力,從而讓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過程成為其審美的過程。
1 語文基本知識教學中兒童審美心理的塑造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在于其優(yōu)美佳作的不覺傳世,更在于其基本文化的燦爛奪目,而小學語文教學中涉及的大多為漢語基本知識的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其美的挖掘,讓學生在基本知識的學習中不僅感受到漢語的美,更在知識的學習中初步塑造其審美心理。一方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巧用漢字的拆分教學,讓學生在漢字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古人發(fā)明漢字的無限智慧,以及一個個“方塊字”的魅力,從而讓學生學會審美,并且試著將這種美傳承;另一方面,教學時基本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著重其成語與古典故事的教學,成語古典故事集我國古代人民的偉大精神與創(chuàng)造智慧與一體,其中涉及的內容不僅有教學意義更有其美學意義,巧妙結合這些基本知識開展教學讓兒的審美心理得到初步塑造。
2 語文閱讀教學中兒童審美心理的塑造
如果說單獨的文學基本知識是一種形式美,那么由這些基本知識組成的文章則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一種意境美育感悟美,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加以合理的引導教學,讓學生享受閱讀的過程,從而讓兒童的審美心理得到一定程度的塑造。例如在《山中訪友》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大聲朗讀課文,首先,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感悟山中訪友的愉悅心情以及山中的這些“老友”給與不同的適宜感,其次,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悟到語文知識的美,從而讓學生初步感受美并塑造一定的審美心理。當然,語文閱讀的美不僅僅體現(xiàn)代文的美,更體現(xiàn)在古詩文以及文言文之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加以合理的引導,將會讓學生的審美心理得到很好的塑造。
3 語文寫作教學中兒童審美心理的塑造
審美心理的塑造并不僅僅在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更在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而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則是教師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而作文的創(chuàng)造是學生綜合能力的展示過程,字、詞、句都是語文學科的基本內容,許多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能夠熟練的運用基本知識,卻不能很好的將其融合在一起來創(chuàng)作優(yōu)美的文章,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其能力的培養(yǎng),具體的在如何更好的開展語文寫作的教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做到以下兩方面,一方面可以極大的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科知識的運用能力,另一方面,學生寫作的過程不僅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能力,更需要學生能夠將意境美用美妙的語言表現(xiàn)出來,不言而喻,作文寫作的過程是兒童審美心理塑造的實踐過程。加強這一階段的教學,讓兒童的審美心理得到真正的塑造。
4 語文古典佳作欣賞中兒童審美心理的塑造
古典佳作是語文學科的瑰寶,其具有深刻的美學教育意義,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古典佳作的審美教學,讓兒童審美心理得到強化塑造。例如教師在課外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欣賞閱讀諸如《愛的教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繁星春水》等名著,讓學生在這些名著的閱讀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其中的精神以及美好的品質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充分的感悟作者中表現(xiàn)出的思想美、意境美、結構美、表達美等等一系列的美,從而讓兒童的審美心理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得到強化塑造。充分挖掘古典名著的美學意義,讓學生閱讀名著的過程成為品析美的過程,從而讓學生從真正意義上認識美以及感悟名著的美。
5 結語
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授過程,更是引導學生養(yǎng)成能力的過程。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的利用現(xiàn)有教學資源在巧妙的運用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開展兒童審美心理的塑造,從而讓學生真正遨游于美的世界,讓學生在寓學于樂的過程中全面發(fā)展。當然,兒童審美心理的培養(yǎng)不同于其學科知識的灌輸教學,其審美心理的塑造過程需要教學付諸更多的耐心與教學技巧,是一個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長期堅持的過程。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郵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