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暉
【摘 要】目的:分析散結通痹湯治療胸痹心痛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留血樣的胸痹心痛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并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3例患者,觀察組43例患者。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西藥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散結通痹湯,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三個療程,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且觀察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P<0.05)意義。結論:對胸痹心痛患者采用散結通痹湯治療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的血脂水平,具有非常好的臨床療效。
【關鍵詞】胸痹心痛;散結通痹湯;單硝酸異山梨酯片;療效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8-261-01
近年來,人們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狀態(tài)一直在發(fā)生改變,再加上我國老齡化趨勢的不斷發(fā)展,胸痹心痛的發(fā)病率逐年上漲。由于患者在患病后疼痛癥狀明顯,因此給患者的生活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為探索出一個治療胸痹心痛的有效方法,筆者對胸痹心痛患者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基礎上采用散結通痹湯進行治療,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留血樣的胸痹心痛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并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3例患者,觀察組43例患者。對照組患者中男22例,女21例,年齡45~71歲,平均年齡(58.0±13.0)歲;觀察組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年齡43~74歲,平均年齡(58.5±15.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統(tǒng)計學結果為P>0.05,可做對比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患者口服單硝酸異山梨酯片(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40039,規(guī)格:20mg*48s)治療,每次給藥20毫克,每天給藥兩次,一個月為一療程,持續(xù)治療3個月,即三個療程,必要時給予硝酸甘油。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疏肝散結湯治療,藥方組成:瓜蔞20g、澤瀉12g、薤白12g、茯苓12g、丹參12g、紅花12g、黃芩10g、甘草9g、當歸9g、降香9g、赤芍藥9g、川芎9g、水蛭3g。藥方以1000毫升水煎煮,取藥液300毫升,每天一劑,分早晚在飯后半小時服用。一個月為一療程,持續(xù)治療三個療程。藥方加減:患者濕熱、熱毒癥狀較重,加入梔子和黃連;患者病程較長,陽虛陰盛,加入巴戟天、桂枝、杜仲與補骨脂。
1.3 觀察指標與判斷標準 療效判定標準:患者胸悶、胸痛、心悸氣短等臨床癥狀基本上消失,心電圖檢查結果為指標基本正常,硝酸甘油基本停用,即為顯效;患者胸悶、胸痛、心悸氣短等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心電圖檢查結果為指標有明顯改善,硝酸甘油使用劑量有明顯減少,即為有效;患者胸悶、胸痛、心悸氣短等臨床癥狀、心電圖檢查結果以及硝酸甘油使用劑量均無改善,即為無效。
檢測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脂水平,包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將研究中86例患者的相關資料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并采用SPSS20.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以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百分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X2對計數(shù)資料進行檢驗,t檢驗計量資料,判斷統(tǒng)計學意義的標準為:P<0.05差異具有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脂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2。
3 討論
胸痹心痛是一種以胸部悶痛,甚至胸痛徹背,喘息不得臥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疾病[1-2]?;颊甙l(fā)病時輕者則只感覺到胸悶如窒、呼吸不暢,心前區(qū)和膺背肩胛間有絞痛感,癥狀持續(xù)時長一般為幾秒到幾分鐘,給予治療或休息后癥狀可得到緩解,但癥狀會反復發(fā)作;重者表現(xiàn)為心痛徹背、背痛徹心,并且癥狀持續(xù)發(fā)作,不可緩解。
從中醫(yī)的角度來看,胸痹心痛屬于本虛標實、虛實夾雜的疾病,由寒邪內(nèi)侵、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diào)、勞逸失調(diào)、年邁體虛等多種因素而引發(fā),主要病機為氣滯血瘀[3],因此,治療胸痹心痛應以活血化瘀為主。相關研究表明[4],采用中醫(yī)的方法治療胸痹心痛,特別是湯劑,具有非常好的效果。為此,我院選用散結通痹湯治療胸痹心痛患者,方中所用瓜蔞與薤白可起到降脂散結、行氣止痛的作用;澤瀉可去脂利濕,川穹可行氣活血,茯苓可利水滲濕、健脾寧心、和胃安神,黃芩可瀉火解毒、具有清熱燥濕、降血壓的作用;水蛭具有溶解血栓、抗凝的作用[5];而丹參、紅花、甘草、當歸、降香、赤芍藥均具有養(yǎng)血活血、降凝緩酯、化瘀的功效。眾藥共用便可起到降脂散結、活血化瘀的作用。在用藥時隨患者癥狀進行藥物的加減,效果更加。從此次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血脂水平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明顯較優(yōu)。
綜上所述,對胸痹心痛患者采用散結通痹湯治療臨床療效佳,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脂水平,可在臨床上廣泛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新,吳獻.胸痹心痛的病機辨證及證型客觀化研究[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7,(19):122-123.
[2] 李頌濱.瓜萎丹參湯聯(lián)合常規(guī)西醫(yī)療法治療胸痹心痛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27):183-183.
[3] 龍娜(審校),劉淑霞.胸痹心痛的中醫(yī)研究進展[J].陜西中醫(yī),2015,(2):253-254.
[4] 王瑩威,劉新宇,曹德漢.理氣化痰降濁法論治胸痹心痛(痰濁內(nèi)阻證)[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7,(8):1498-1499.
[5] 周玉鳳.炙甘草湯加制水蛭治療胸痹心痛作用機制、 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光明中醫(yī),2017,(23):3440-3442.